图书详情 | 《宗教社会学(第四版)》
图书分类 一 〉哲学 一 〉哲学
本书可免费申请样书

博雅大学堂·哲学 : 宗教社会学(第四版)

孙尚扬 著;

2015年8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华国采教育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折后价:¥45.00 定价:¥45.00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62788
  • 4版
  • 82921
  • 0041169953-1
  • 平装
  • 16流
  • 2015年8月
  • -
  • 335
  • 348
  • -
  • 哲学
  • 哲学
  • 0101
  • B920
  • 哲学
  • 本专科
  • 初版
  • -
  • -
  • -
内容简介:
本教材将首先介绍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研究对象与范围,然后介绍几种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宗教进行界定。本教材将重点探讨宗教性的意义系统之获得与维系,分析神义论在宗教性意义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并勘定宗教性的意义系统之社会实在基础;以功能主义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宗教与社会秩序之间的互动,及宗教的各种功能;就世俗化与去世俗化两种势力和趋势的对立与共存--此为该教材新增内容--等问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讨论,展现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各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阐发授课者本人的理解;本课还将对举世瞩目的公共生活中的宗教(新增内容)、新兴宗教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将回归中国境遇,深入探讨宗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以期昭示正确理解中国境遇中的宗教问题之路径与视野。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
    1.社会学
    2.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
  二、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宗教社会学简史
    1.宗教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2.宗教社会学的复苏与发展
    3.宗教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第二章  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撮要
  一、研究类别的划分与若干重要概念简介
  二、抽样
  三、几种基本的研究方式
第三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定义与本质
  一、定义问题
    1.定义问题的重要性
    2.实质性定义
    3.功能性定义
    4.新的尝试
  二、本质问题再探
  三、宗教的构成要素
    1.宗教信仰
    2.宗教仪式
    3.宗教经验
    4.宗教群体与组织
  四、宗教类型
第四章  宗教性的意义系统
  一、宗教与意义系统
    1.对意义的界定
    2.宗教与群体意义系统的建构和维持
    3.宗教与个体的意义系统的获得
    4.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共契与公民宗教问题
  二、神义论问题
    1.神义论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2.神义论与意义危机
    3.神义论的类型
  三、宗教意义的社会实在基础
    1.作为社会基础的看似有理结构
    2.多元社会中宗教意义系统的看似有理结构
第五章  宗教与社会秩序
  一、宗教与秩序的维系
    1.宗教与社会整合
    2.宗教与社会控制
    3.宗教与个体的社会化
    4.宗教与心理调适
  二、宗教的社会功能的复杂性
  三、宗教与社会冲突
    1.冲突论与整合论的对垒
    2.马克思主义的论断
    3.当代冲突论对冲突类型的分析
    4.当代冲突论对冲突根源的分析
  四、宗教与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释义
    2.宗教阻碍社会变迁
    3.宗教推助社会变迁
第六章  世俗化与神圣化:两股奔涌不息的浪潮
  一、世俗化释义与世俗化理论简史
  二、世俗化探源
  三、世俗化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四、世界的去世俗化
  五、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共存
第七章  现代社会中的新兴宗教运动
  一、新兴宗教的界定
  二、新兴宗教的特征与类型
  三、新兴宗教的类型
  四、新兴宗教的形成模式
  五、新兴宗教探源
  六、邪教与新兴宗教
  七、公众反应与政府控制
第八章  宗教与传统中国社会
  一、中国社会、文化的宗教性问题
  二、中国宗教的功能分析
    1.中国宗教在维系宗法性社会结构及其秩序方面的功能,
    2.中国宗教的文化功能
  三、国家对宗教的控制
  四、宗教之间的关系
  五、中国宗教的一般特征
附录一  定量研究案例: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教的
    态度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二、样本基本情况
  三、北京市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状况
    1.生活满意度与命运控制度
    2.压力感与人际支持
    3.抗压支持的精神来源
    4.周边的宗教氛围与宗教供给
    5.对超自然现象的相信与认同
    6.敬拜神灵与供奉宗教物品
  四、北京市大学生的基督信仰与实践
    1.对宗教的多元认同与兴趣
    2.对基督宗教的了解程度
    3.了解基督宗教的主要途径
    4.基督宗教聚会活动的参与
  五、基督徒的信仰实践
    1.教龄与入教
    2.教会的选择
    3.宗教活动参与
    4.宗教虔诚
  六、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
    1.对基督宗教的总体看法
    2.基督宗教与中国的关系
    3.希望基督徒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
    4.基督宗教发展的原因
  七、宗教发展政策建议
  八、基本发现
  九、结语
附录二  定性研究案例:论赵紫宸在秩序与意义之间的
    选择及其得失
  一、功能取向:基督教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社会重建论
    1.基督教社会哲学释义
    2.温和的重建论
  二、意义取向:论恶的问题
  三、反思赵紫宸的选择之得失
附录三  随机数表
参考文献
第四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