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图书分类 一 〉文学 一 〉新闻传播学

广播影视类专业丛书、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一五规划教材 : 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蒋贻杰 著;

2010年8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新华国采教育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折后价:¥34.00 定价:¥34.00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106578
  • -
  • 69385
  • 0065171906-4
  • -
  • 16开
  • 2010年8月
  • -
  • 363
  • 333
  • -
  • 文学
  • 新闻传播学
  • 0503
  • G212.1
  • 新闻
  • 高职
  • -
  • -
  • -
  • -
内容简介:

一、教材的编排方式为直线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是对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排列方式。也就是说,在教材的内容排列中,后面不重复前面已讲过的内容。教材共分十三章,沿着采访与写作基本操作程序的直线,循序推出章节,把有关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应有内容以章节的方式进行统摄。网络新闻写作是第四媒体出现后的一种新的写作形态,但仍然是存在于采访与写作这条基本的直线上的,也就是说是这条基本直线延伸的必然。考虑到这点,我们把网络新闻写作也作为其中的一个章节。
二、经过多年高职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利用概念,借助言语符号进行思维,也就是说,以语言、逻辑、数字和符号为媒介,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比较适合培养学术研究型为主的人才。高职教育不重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尤其是高级研究型人才,而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才是高职教育的目的。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上,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会采访新闻和写作新闻,而不是去研究新闻学派及其渊源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表现客体是广阔的社会和丰富的生活,在思维形式的分类上这恰恰更多地属于教学中长期被忽略的形象思维。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这一高职教材中,对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和争议问题,并没有像以往的教材那样一一展开,而是遵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的路子,让优秀作品引路,让学生从模仿、借鉴中进入角色。作品是社会和生活的浓缩,是教学对象产生美的必要空间,是教学对象走向写作走向职业岗位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这样的教材设想,更适合高职新闻教育应用型的人才的培养。

目录

第一章 新闻思维与现代新闻观念
第一节 新闻思维的独特性
第二节 新闻思维在采写中的应用
第三节 现代新闻观念
第二章 新闻采访的主体和客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及其主体
第二节 新闻记者的素质
第三节 新闻记者的自律与他律
第四节 新闻采访的客体
第三章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采访前准备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 制订采访计划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方式与访问技巧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方式与方法
第二节  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接触点
第三节 提问的方式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四节 做好采访记录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深化
第一节 新闻主题的提炼
第二节 新闻素材的筛选
第三节 新闻框架的建立
第六章 新闻写作的特性
第一节 新闻写作中的各种关系
第二节 新闻体裁的分类
第三节 新闻写作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用事实说话
 第二节 短些,再短些
 第三节 生动活泼
第八章 消息的采访与写作
第一节 消息的要素及其关系
第二节 消息标题的写作
第三节 导语的写作
第四节 主体的展开与结构的安排
第五节 消息的结尾
第六节 消息背景的灵活处理
第七节 消息写作的散文化和故事化
第九章 消息的分类采访与写作
第一节 动态消息与简讯的采写
第二节 事件性消息的采写
第三节 非事件性消息的采写
第四节 人物消息的采写
第五节 会议消息的采写
第六节 社会消息的采写
第十章 通讯的分类写作
第一节 通讯的概述和分类
第二节 人物通讯
第三节 事件通讯
第四节 风貌通讯
第十一章 新闻特写
第一节 新闻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新闻特写的写作要求
第三节 特写的技法
第四节 特写的写作
第五节 特写的类型
第十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第一节 广播电视写作的特点与要求
第二节 广播通讯的写作
第三节 专题类电视新闻写作
第四节 评论类电视新闻写作
 ……
第十三章 网络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