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 《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第四版)》
图书分类 一 〉理学 一 〉生态学
本书可免费申请样书

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第四版)

Michael Begon Colin R.Townsend John L.Harper著;李博,张大勇等译 著;

2016-03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华国采教育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折后价:¥128.00 定价:¥128.00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435566
  • 1
  • 64379
  • 46246510-5
  • 平装
  • 16开
  • 2016-03
  • -
  • 1000
  • 800
  • -
  • 理学
  • 生态学
  • 0713
  • Q14
  • 生态、环境、地学类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 -
  • -
  • -
  • -
内容简介:

Begon, Townsend和Harper编写的《生态学》一直被公认为生态学不同领域的权威教材。第四版一如既往地对生态学不同主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从基本原理的讲述到21世纪生态学理解的生动反映。

目录

 前辅文
 绪言: 生态学及其学科范畴
 第一部分 有机体
  第1 章 有机体与环境:进化背景
   1.1 引言:自然选择和适应
   1.2 物种的特化
    1.2 .1 种内的地理变异: 生态型
    1.2 .2 遗传多态性
    1.2 .3 人工选择压力下的种内变异
   1.3 物种形成
    1.3 .1 ``物种''的内涵
    1.3 .2 岛屿和物种形成
   1.4 历史因素
    1.4 .1 岛屿模式
    1.4 .2 大陆板块漂移
    1.4 .3 气候变化
   1.5 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的匹配
    1.5 .1 地球上的陆地生物群系
    1.5 .2 群落的生活型谱
   1.6 群落内匹配的多样性
    1.6 .1 环境的异质性
    1.6 .2 物种的匹配
    1.6 .3 相似物种的共存
   小结
  第2 章 条件
   2.1 引言
   2.2 生态位
   2.3 个体对温度的响应
    2.3 .1 ``极端''的含义?
    2.3 .2 代谢、生长、发育和个体大小
    2.3 .3 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2.3 .4 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2.3 .5 遗传变异以及耐寒进化
    2.3 .6 高温下的生命
    2.3 .7 温度------ 刺激因子
   2.4 动植物分布与温度的关系
    2.4 .1 温度的时空变异
    2.4 .2 典型温度和分布
    2.4 .3 分布和极端条件
    2.4 .4 分布以及温度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5 土壤和水的pH
   2.6 盐度
    2.6 .1 海洋和陆地界面的条件
   2.7 风、海浪以及水流的物理力量
    2.7 .1 危险、灾害以及大灾难: 极端事件的生态学
   2.8 环境污染
   2.9 全球变化
    2.9 .1 工业废气和温室效应
    2.9 .2 全球变暖
   小结
  第3 章 资源
   3.1 引言
   3.2 辐射
    3.2 .1 辐射强度和质量的变化
    3.2.2 净光合作用
    3.2 .3 常绿灌木中的阳生和阴生植物
    3.2 .4 是进行光合作用还是保水? 战略和战术方案
   3.3 二氧化碳
    3.3 .1 C3途径
    3.3 .2 C4途径
    3.3 .3 CAM途径
    3.3 .4 植物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响应
   3.4 水
    3.4 .1 攫水之根
    3.4 .2 尺度和两种植物水分散失的观点
   3.5 矿质营养
   3.6 氧气
   3.7 生物作为食物资源
    3.7 .1 作为食物的动植物的营养含量
    3.7 .2 植物组织的消化和吸收
    3.7 .3 物理防御
    3.7 .4 化学防御
    3.7 .5 隐态、警戒态和拟态
   3.8 资源分类和生态位
    3.8 .1 必需资源
    3.8 .2 其他资源类型
    3.8 .3 生态位的资源维度
   小结
  第4 章 生命、死亡与生活史
   4.1 引言: 生命的生态学事实
   4.2 什么是个体?
    4.2 .1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4.2 .2 构件生物的生长型
    4.2 .3 构件生物种群的大小
    4.2 .4 衰老或永葆青春的构件生物
    4.2 .5 整合
   4.3 统计个体数量
   4.4 生命周期
   4.5 一年生物种
    4.5 .1 简单一年生生物: 同生群生命表
    4.5 .2 生育力表和基础繁殖率
    4.5 .3 存活曲线
    4.5 .4 存活曲线的分类
    4.5 .5 种子库、短命植物以及典型的一年生植物
   4.6 具有重复繁殖季节的个体
    4.6 .1 同生群生命表
    4.6 .2 静态生命表
    4.6 .3 生育力表
    4.6 .4 构件特性的重要性
   4.7 繁殖速率、世代长度和增长率
    4.7 .1 变量之间的关系
    4.7 .2 生命表和生育力表中变量的估算
    4.7 .3 种群投射矩阵
   4.8 生活史进化
    4.8 .1 生活史的组分
    4.8 .2 繁殖价
    4.8 .3 权衡
    4.8.4 繁殖代价
    4.8 .5 子代数量和适合度
   4.9 选择集、适合度等高线和生境分类
    4.9 .1 选择集和适合度等高线
    4.9 .2 生境: 分类
   4.10 繁殖分配以及分配时令
    4.10 .1 繁殖分配
    4.10 .2 成熟年龄
    4.10 .3 单次繁殖特性
   4.11 子代个体大小与数量
    4.11.1 子代数量: 窝卵数
   4.12 r选择和K选择
    4.12 .1 r/K概念的证据
   4.13 表型可塑性
   4.14 系统发育约束和异速生长约束
    4.14 .1 个体大小和异速生长的影响
    4.14 .2 系统发育的影响
   小结
  第5 章 种内竞争
   5.1 引言
    5.1 .1 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
    5.1 .2 单向竞争
   5.2 种内竞争、密度依赖的死亡率和生育力
   5.3 密度还是拥挤?
   5.4 种内竞争和种群大小的调节
    5.4 .1 环境容纳量
    5.4 .2 净增长曲线
    5.4 .3 S 型增长曲线
   5.5 种内竞争和密度依赖性生长
    5.5 .1 恒定最终产量定律
   5.6 种内竞争的量化
   5.7 数学模型: 引言
   5.8 离散繁殖季节模型
    5.8 .1 基本方程式
    5.8 .2 竞争的类型?
    5.8 .3 时滞
    5.8 .4 不同竞争类型的整合
    5.8 .5 混沌现象
   5.9 连续繁殖: 逻辑斯谛方程
   5.10 个体差异: 不对称竞争
    5.10 .1 个体大小不等性
    5.10 .2 抢先占有资源
   5.11 领域性
   5.12 自疏作用
    5.12 .1 动态自疏线
    5.12 .2 物种界线和种群界线
    5.12 .3 所有物种共有单一的界线?
    5.12 .4 自疏作用的几何基础
    5.12 .5 自疏界线的资源分配基础
    5.12 .6 动物种群的自疏作用
   小结
  第6 章 扩散、休眠和集合种群
   6.1 引言
   6.2 主动和被动扩散
    6.2 .1 被动散布: 种子雨
    6.2 .2 通过互利媒介的被动散布
    6.2 .3 主动探索和发现
    6.2 .4 克隆扩散
   6.3 分布格局: 扩散(散布)
    6.3 .1 斑块化
    6.3 .2 (空间和时间上)利于集群分布的驱动力
    6.3 .3 降低集群分布的驱动力: 密度依赖性扩散
   6.4 迁移的格局
    6.4 .1 潮汐、日夜和季节性运动
    6.4 .2 长距离迁移
    6.4 .3 ``单程'' 迁移
   6.5 休眠: 时间上的迁移
    6.5 .1 动物的休眠: 滞育
    6.5 .2 植物的休眠
   6.6 扩散和密度
    6.6 .1 近交和远交
    6.6 .2 避免亲属竞争
    6.6 .3 恋巢性
   6.7 种群内扩散的变异
    6.7 .1 扩散的多态性
    6.7 .2 性别相关的差异
    6.7 .3 年龄相关的差异
   6.8 扩散的种群统计学意义
    6.8 .1 扩散建模: 斑块化分布
    6.8 .2 扩散和单种群的统计学
    6.8 .3 入侵动态
   6.9 扩散与集合种群的统计学
    6.9 .1 集合种群理论的发展: 无种群定居的可栖息斑块
    6.9 .2 集合种群理论的发展: 岛屿和集合种群
    6.9 .3 一个种群何时是集合种群?
    6.9 .4 集合种群动态
   小结
  第7 章 生物有机体和单物种种群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 生态恢复、生物安全和保护
   7.1 引言
   7.2 生态位理论和管理
    7.2 .1 恢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境
    7.2 .2 应对入侵
    7.2 .3 濒危种的保护
   7.3 生活史理论和管理
    7.3 .1 物种性状可作为生态恢复的有效预测因子
    7.3 .2 物种性状可用来预测生物安全的优先级
    7.3 .3 物种性状可用来预测生物保护和收获管理的优先等级
   7.4 迁移、扩散和管理
    7.4 .1 生态恢复和迁移物种
    7.4 .2 预测入侵种的扩张
    7.4 .3 迁移物种的保护
   7.5 小种群动态和濒危种保护
    7.5 .1 问题的尺度
    7.5 .2 保护工作应该聚焦于哪些地方?
    7.5 .3 小种群遗传学: 对物种保护的意义
    7.5 .4 灭绝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小种群的动态
    7.5 .5 种群生存力分析: 将理论应用于管理
     7.5 .5.1 生物地理格局的长期研究带来的启示
     7.5 .5.2 专家的主观评估
     7.5 .5.3 种群续存时间的一般数学模型
     7.5 .5.4 模拟模型: 种群生存力分析(PVA)
    7.5 .6 集合种群的保护
   7.6 全球气候变化和管理
    7.6 .1 在变化的背景下预测疾病和其他入侵种的扩张
    7.6 .2 濒危种的管理
   小结
 第二部分 种间关系
  第8 章 种间竞争
   8.1 引言
   8.2 种间竞争的若干实例
    8.2 .1 鲑鱼之间的竞争
    8.2 .2 藤壶之间的竞争
    8.2 .3 两种拉拉藤属植物之间的竞争
    8.2 .4 草履虫之间的竞争
    8.2 .5 鸟类之间的共存
    8.2 .6 硅藻之间的竞争
   8.3 评估种间竞争的若干普遍性特征
    8.3 .1 揭示竞争的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
    8.3 .2 资源利用性竞争与干扰性竞争以及他感作用
    8.3 .3 对称竞争与不对称竞争
    8.3 .4 对某一资源的竞争可以影响对另一资源的竞争
   8.4 是竞争排斥还是共存?
    8.4 .1 种间竞争的逻辑斯谛模型
    8.4 .2 竞争排斥原理
    8.4 .3 互抗
   8.5 异质性、拓殖与抢先式竞争
    8.5 .1 不可预测的生境空斑: 竞争弱者是拓殖强者
    8.5 .2 不可预测的空斑: 对空间的抢先式占领
    8.5 .3 波动环境
    8.5 .4 寿命不可预测的短命斑块
    8.5 .5 集群分布
   8.6 似然竞争: 对无天敌空间的竞争
   8.7 种间竞争的生态学效应: 实验研究
    8.7 .1 长期实验
    8.7 .2 单世代实验
   8.8 种间竞争的进化后果
    8.8 .1 自然实验
    8.8 .2 基于自然实验的研究
    8.8 .3 选择实验
   8.9 生态位分化与竞争共存物种之间的相似性
   8.10 生态位分化和资源利用的机制
    8.10 .1 对一种资源的利用
    8.10 .2 对两种资源的利用
    8.10 .3 对两种以上资源的利用
   小结
  第9 章 捕食作用的本质
   9.1 引言: 捕食者的类型
   9.2 植食作用和植物个体: 耐受还是防御
    9.2 .1 耐受和植物补偿性生长
    9.2 .2 植物的防御性响应
    9.2 .3 植食作用、落叶与植物生长
    9.2 .4 植食作用与植物存活
    9.2 .5 植食作用与植物繁殖
    9.2 .6 附言: 动物中的化学防御
   9.3 捕食作用对猎物种群的影响
   9.4 消费对消费者的影响
   9.5 食谱的宽度和组成
    9.5 .1 取食偏好
    9.5 .2 偏好转变
    9.5 .3 食谱宽度: 最优觅食途径
    9.5 .4 一般情况下的觅食
   9.6 在斑块生境中的觅食
    9.6 .1 导致集群分布的行为
    9.6 .2 斑块的最优觅食途径
    9.6 .3 理想自由分布和其他相关的分布:集群与干扰
   小结
  第10 章 捕食作用的种群动态
   10.1 引言: 多度格局及其解释的必要性
   10.2 捕食者-- 猎物及植物-- 植食动物系统的基本动态: 循环趋势
    10.2 .1 Lotka-Volterra 模型
    10.2 .2 滞后的密度依赖
    10.2 .3 Nicholson-Bailey 模型
    10.2 .4 单一世代循环
    10.2 .5 自然界中的捕食者-猎物多度循环:真的是捕食者-- 猎物循环吗?
   10.3 拥挤效应
    10.3 .1 Lotka-Volterra 模型中的拥挤效应
   10.4 功能响应
    10.4 .1 rm Ⅰ 型功能响应
    10.4 .2 rm Ⅱ 型功能响应
    10.4 .3 rm Ⅲ 型功能响应
    10.4 .4 功能响应及Allee 效应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10.5 异质性、集群与空间变异
    10.5 .1 对猎物密度的集群响应
    10.5 .2 图解模型中的异质性
    10.5 .3 Nicholson-Bailey 模型中的异质性
    10.5 .4 风险集群与空间密度依赖
    10.5 .5 一些时间连续模型中的异质性
    10.5 .6 集合种群的观点
    10.5 .7 实践中的集群、异质性及空间变异
   10.6 多重平衡: 关于种群爆发的一个解释?
   10.7 捕食者-- 猎物系统之外
   小结
  第11 章 分解者和食碎屑者
   11.1 引言
   11.2 参与分解过程的生物
    11.2 .1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
    11.2 .2 食碎屑者和专性食微生物者
    11.2 .3 分解者和食碎屑者的相对作用
    11.2 .4 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分解者、食碎屑者及其食物的化学组成
   11.3 食碎屑者-- 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
    11.3 .1 植物性碎屑的利用
    11.3 .2 落地果实的消费
    11.3 .3 对无脊椎动物粪便的取食
    11.3 .4 对脊椎动物粪便的摄食
    11.3 .5 腐肉的分解
   11.4 结论
   小结
  第12 章 寄生与疾病
   12.1 引言: 寄生物、病原体、感染和疾病
   12.2 寄生物的多样性
    12.2 .1 微寄生物
    12.2 .2 大寄生物
    12.2 .3 巢寄生和群居寄生
   12.3 作为生境的宿主
    12.3 .1 活养寄生物与尸养寄生物
    12.3 .2 宿主特异性: 宿主范围与人畜共患病
    12.3 .3 宿主体内的生境特异性
    12.3 .4 宿主是具有活性的环境: 抵抗、恢复和免疫
    12.3 .5 宿主反应的结果: -I-R
    12.3 .6 寄生物诱导的生长与行为变化
    12.3 .7 宿主体内的竞争
   12.4 寄生物在宿主间的传播和分布
    12.4 .1 传播
    12.4 .2 传播动态
    12.4 .3 接触率: 密度和频率依赖传播
    12.4 .4 宿主多样性与疾病的空间散布
    12.4 .5 宿主种群中寄生物的分布: 聚集分布
   12.5 寄生物对宿主存活、生长及生育力的影响
   12.6 感染的种群动态
    12.6 .1 基础繁殖率和传染阈值
    12.6 .2 直接传播的微寄生物:R_0和临界种群大小
    12.6 .3 直接传播的微寄生物: 传染曲线
    12.6 .4 直接传播微寄生物: 感染循环
    12.6 .5 直接传播的微寄生物: 免疫计划
    12.6 .6 直接传播的微寄生物: 频率依赖的传播
    12.6 .7 农作物病原体: 将大寄生物看作微寄生物
    12.6 .8 其他类别的寄生物
    12.6 .9 集合种群中的寄生物: 麻疹
   12.7 寄生物与宿主的种群动态
    12.7 .1 耦联的(相互作用的) 或者改动过的宿主动态?
    12.7 .2 柳雷鸟和线虫
    12.7 .3 施瓦巴德驯鹿和线虫
    12.7 .4 赤狐和狂犬病
   12.8 寄生物与其宿主间的协同进化
   小结
  第13 章 共生和互利共生
   13.1 引言: 共生者、互利者、偏利者和生态系统工程师
   13.2 互利共生的保护者
    13.2 .1 清洁鱼和顾客鱼
    13.2 .2 蚂蚁-- 植物的互利共生
   13.3 作物种植与家畜饲养
    13.3 .1 人类农业
    13.3 .2 蚂蚁对昆虫的饲养
    13.3 .3 甲虫和蚂蚁对真菌的种植
   13.4 种子和花粉的散布
    13.4 .1 种子散布的互利关系
    13.4 .2 传粉的互利关系
    13.4 .3 繁殖地传粉: 无花果和丝兰
   13.5 消化道生物与宿主的互利关系
    13.5 .1 脊椎动物的消化道
    13.5 .2 反刍动物的消化道
    13.5 .3 自食其粪
    13.5 .4 白蚁的消化道
   13.6 动物细胞中的互利: 昆虫的菌胞共生
   13.7 水生无脊椎动物中的光合共生者
    13.7 .1 造礁珊瑚和珊瑚白化
   13.8 高等植物和真菌的互利关系
    13.8 .1 外生菌根
    13.8 .2 丛枝菌根
    13.8 .3 欧石南类菌根
   13.9 真菌与藻类: 地衣
   13.10 互生性植物对大气氮的固定
    13.10 .1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互利关系
    13.10 .2 根瘤菌与植物互利关系的代价与益处
    13.10 .3 非豆科植物的固氮互利关系
    13.10 .4 种间竞争
    13.10 .5 固氮植物和演替
   13.11 互利关系的模型
   13.12 从共生到亚细胞结构的进化
   小结
  第14 章 多度
   14.1 引言
    14.1 .1 相关性、因果关系与实验
   14.2 波动还是稳定?
    14.2 .1 多度的决定与调节
    14.2 .2 关于多度的理论
    14.2 .3 种群多度的调查方法
   14.3 种群统计学方法
    14.3 .1 关键因子分析
    14.3 .2 敏感性、弹性和lambda贡献分析
   14.4 机制派方法
    14.4 .1 在多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建立关联
    14.4 .2 种群扰动实验
   14.5 密度派方法
    14.5 .1 时间序列分析: 对密度依赖性的剖析
    14.5 .2 时间序列分析: 对时滞的计数和刻画
    14.5 .3 综合考虑密度依赖性和非密度依赖性------ 天气与生态学相互作用
   14.6 种群周期及其分析
    14.6 .1 种群周期的观测
    14.6 .2 柳雷鸟
    14.6 .3 雪兔
    14.6 .4 田鼠亚科动物: 旅鼠和田鼠
   小结
  第15 章 种群相互作用水平上的生态学应用: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管理
   15.1 引言
   15.2 病虫害的管理
    15.2 .1 经济危害水平和经济阈值
    15.2 .2 化学除害剂、病虫害反弹和次级病虫害
     15.2 .2.1 杀虫剂
     15.2 .2.2 除草剂
     15.2 .2.3 靶标有害物种再爆发
     15.2 .2.4 次级病虫害
    15.2 .3 除草剂、杂草和农田鸟类
    15.2 .4 除害剂抗性的进化
    15.2 .5 生物防治
    15.2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15.2 .7 对入侵生物早期防治的重要性
   15.3 收获管理
    15.3 .1 最大可持续产量
    15.3 .2 简单的MSY 收获模型: 固定配额
    15.3 .3 一种更安全的替代: 固定收获努力
    15.3 .4 其他追求MSY 的收获方法: 固定比例收获或保留固定数量繁殖个体
    15.3 .5 被收获种群的不稳定性: 多重平衡点
    15.3 .6 被收获种群的不稳定性: 环境波动
    15.3 .7 关注被收获种群的结构: 动态库模型
    15.3 .8 资源收获管理的目标
    15.3 .9 经济和社会因素
    15.3 .10 由数据做出估计: 将管理带进实践
   15.4 生态管理中的集合种群观点
    15.4 .1 破碎生境中的生物防治
    15.4 .2 为渔业管理设计保护区网络
   小结
 第三部分 群落和生态系统
  第16 章 群落的性质: 时空格局
   16.1 引言
   16.2 群落组成的描述
    16.2 .1 多样性指数
    16.2 .2 秩-- 多度图
   16.3 群落的空间格局
    16.3 .1 梯度分析
    16.3 .2 群落的分类和排列
    16.3 .3 群落生态学的边界问题
   16.4 群落的时间格局
    16.4 .1 奠基者控制和优势度控制的群落
    16.4 .2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6.4 .3 新成火山岩上的原生演替
    16.4 .4 海岸沙丘上的原生演替
    16.4 .5 弃耕地上的次生演替
   16.5 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取代概率
   16.6 演替的生物学机制
    16.6 .1 竞争-- 拓殖权衡和演替生态位机制
    16.6 .2 促进作用
    16.6 .3 与天敌的相互作用
    16.6 .4 资源比率假说
    16.6 .5 决定性特征
    16.6 .6 动物在演替中的作用
    16.6 .7 顶极的概念
   16.7 时空背景下的群落: 斑块动态观
    16.7 .1 优势度控制的群落
    16.7 .2 空白斑块形成的频率
    16.7 .3 空白斑块的形成和填补
    16.7 .4 奠基者控制的群落
   16.8 结论: 从景观角度来考虑的必要性
   小结
  第17 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量
   17.1 引言
   17.2 初级生产力的格局
    17.2 .1 生产力的纬向趋势
    17.2 .2 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和年际趋势
    17.2 .3 内源性与外源性生产
    17.2 .4 生产力和生物量相互关系的变化
   17.3 限制陆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因子
    17.3 .1 太阳能的低效利用
    17.3 .2 水分和温度是关键因子
    17.3 .3 排水状况和土壤质地可改变水分有效性及生产力
    17.3 .4 生长季节长度
    17.3 .5 矿质资源的不足可能导致低生产力
    17.3 .6 限制陆地生产力的因子概述
   17.4 限制水生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因子
    17.4 .1 溪流中阳光和养分的限制
    17.4 .2 湖泊中的养分
    17.4 .3 养分和海洋涌升流的重要性
    17.4 .4 水生群落中生产力随深度而变化
   17.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归宿
    17.5 .1 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关系
    17.5 .2 通过食物网的能流的可能途径
    17.5 .3 转化效率在决定能量途径上的重要性
    17.5 .4 通过不同群落的能流
   小结
  第18 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18.1 引言
    18.1 .1 能量通量和养分循环间的关系
    18.1 .2 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8.1 .3 养分收支
   18.2 陆生群落中的氮收支
    18.2 .1 向陆生群落的输入
    18.2 .2 从陆生群落的输出
    18.2 .3 碳输入和输出随林龄而变化
    18.2 .4 养分循环相对于输入和输出的重要性
    18.2 .5 陆地生态系统养分收支的一些关键要点
   18.3 水生群落中的养分收支
    18.3 .1 溪流
    18.3 .2 湖泊
    18.3 .3 河口
    18.3 .4 海洋的大陆架区域
    18.3 .5 开放海洋
   18.4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8.4 .1 水循环
    18.4 .2 全球养分流动的一般模型
    18.4 .3 磷循环
    18.4 .4 氮循环
    18.4 .5 硫循环
    18.4 .6 碳循环
   小结
  第19 章 种群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9.1 引言
   19.2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9.2 .1 群落中普遍存在的当前竞争作用
    19.2 .2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力
    19.2 .3 来自群落格局的证据: 生态位分化
     19.2 .3.1 生态位互补
     19.2 .3.2 生态位的空间分化
     19.2 .3.3 生态位的时间分化
     19.2 .3.4 生态位分化------ 表象还是真相? 零模型(null model)
     19.2 .4 来自形态学式样中的证据
     19.2 .5 负相关分布中的证据
     19.2 .6 竞争的角色评估
   19.3 群落组织的平衡和非平衡观点
   19.4 捕食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9.4 .1 植食动物的作用
    19.4 .2 食肉动物的作用
   19.5 寄生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19.6 捕食者和寄生物影响的评价
   19.7 群落生态学的多元论
   小结
  第20 章 食物网
   20.1 引言
   20.2 食物网中的间接效应
    20.2 .1 ``非预期'' 效应
    20.2 .2 营养级联
    20.2 .3 含四营养级的系统
    20.2 .4 是否所有生境中都存在级联? 级联的作用发生在群落水平还是物种水平?
    20.2 .5 对食物网的调控是下行的还是上行的?世界为何是绿的?
    20.2 .6 强关联种和关键种
   20.3 食物网结构、生产力和稳定性
    20.3 .1 ``稳定性''为何义?
    20.3 .2 群落复杂性和``约定俗成''
    20.3 .3 模型群落中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种群
    20.3 .4 模型群落中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整个群落
    20.3 .5 实际中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种群
    20.3 .6 实际中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群落
    20.3 .7 物种数量抑或其特性?关键种的再讨论
   20.4 食物网中的经验格局: 营养级数目
    20.4 .1 生产力、生产空间、还是只是空间?
    20.4 .2 模型食物网的动态脆弱性
    20.4 .3 捕食者设计及行为的约束条件
    20.4 .4 杂食性
    20.4 .5 食物网的分割
   小结
  第21 章 物种丰富度的格局
   21.1 引言
    21.1 .1 影响物种丰富度的4 类因素
   21.2 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21.2 .1 局域和区域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
    21.2 .2 物种相互作用和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21.3 影响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变异因素
    21.3 .1 生产力和资源丰富度
    21.3 .2 空间异质性
    21.3 .3 环境严酷性
   21.4 影响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异因素
    21.4 .1 气候变异
    21.4 .2 环境年龄: 进化时间
   21.5 生境面积和偏远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
    21.5 .1 MacArthur 和Wilson 的``平衡'' 理论
    21.5 .2 生境多样性是单方面起作用还是岛屿面积的一个独立效应
    21.5 .3 偏远程度
    21.5 .4 哪个物种? 周转
    21.5 .5 哪个物种? 不协调
    21.5 .6 哪个物种? 进化
   21.6 物种丰富度的梯度
    21.6 .1 纬度梯度
    21.6 .2 海拔和深度梯度
    21.6 .3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梯度
    21.6 .4 化石记录中分类群丰富度的格局
   21.7 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机能执行
    21.7 .1 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机能执行的正相关关系
    21.7 .2 对丰富度-- 生态系统过程关系的不同解释
   21.8 物种丰富度格局的评价
   小结
  第22 章 生态学在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应用: 基于演替、食物网、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理论的管理
   22.1 引言
   22.2 演替和管理
    22.2 .1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的演替管理
    22.2 .2 为恢复而进行的演替管理
    22.2 .3 为保护而进行的演替管理
   22.3 食物网、生态系统功能和管理
    22.3 .1 食物网理论指导的管理
     22.3 .1.1 莱姆病 (Lyme disease)
     22.3 .1.2 鲍鱼渔业管理
     22.3 .1.3 鲑鱼在溪流湖泊中的入侵
     22.3 .1.4 有关入侵的对立假说
    22.3 .2 通过操控湖泊食物网来管理富营养化
    22.3 .3 农业生态系统过程的管理
    22.3 .4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22.4 生物多样性及管理
    22.4 .1 保护区的选择
    22.4 .2 多用途保护区的设计
   22.5 可持续性的三个基本原则
    22.5 .1 经济观
    22.5 .2 社会观
    22.5 .3 集成
   小结
 参考文献
 生物名词索引
 主题词索引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