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9-01

最新印次日期:2019-1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以下为《简明中国音乐史》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现代出版社
  • 9787514369038
  • 1-1
  • 554712
  • 16开
  • 2019-01
  • 通用
  • 本科 高职 五年制高职 高职本科(应用型本科) 中职 继续教育(成教、自考等)
作者简介
乔邦利,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音乐美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音乐学专业相关教学与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近现代与当代音乐、音乐批评、音乐表演艺术理论、歌剧艺术、音乐教育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项,在全国音乐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育部统编教材1部,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针对我国现有高职高专院校音乐系科的学制与教学特点,本教材特别聘请了我国音乐理论界著名的中国音乐史学科专家担任主编,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简明实用、易学易懂等特点,为我国迄今为止高职高专音乐系科不可或缺的教材,同时也是广大高中应届、往届学子报考音乐学院最短、平、快的备考利器。目前正在广泛普及使用过程中。扫码即可下载书内相关音频。
目录
第一编 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第 一 章 远 古 至 夏 、 商 的 音 乐 3
第一节 原始乐器 3
第二节 原始乐舞 10
第三节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交流 12
第四节 原始乐律 12
第五节 乐人与宫廷乐师 13
【复习与思考】 13

第 二 章 西 周 至 春 秋 、 战 国 ( 东 周 ) 时 期 的 音 乐 14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音乐教育机构 14
第二节 宫廷音乐 16
第三节 民间音乐与《诗经》《楚辞》 17
第四节 曲艺与戏曲艺术的萌芽 19
第五节 乐 器 20
第六节 宫廷乐师与民间音乐家 28
第七节 乐 律 29
第八节 诸子百家与音乐美学思想 30
【复习与思考】 32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音乐

第 一 章 秦 汉 的 音 乐 35
第一节 秦汉乐府 35
第二节 鼓吹乐与相和曲 37

第三节 百戏与器乐 8
第四节 音乐理论 41
【复习与思考) 42

第 二 章 魏 晋 南 北 朝 的 音 乐 43
第一节 琴乐与文人音乐家 4
第二节 各民族乐舞的交流与融合 46
第三节 音乐理论与记谱法 47
【复习与思考】 48

第 三 章 隋 唐 五 代 的 音 乐 50
第 一节 宫廷乐舞 50
第二节 宫廷以外乐舞艺术的发展 54
第三节 隋唐乐人及其身份 56
第四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58
第五节 音乐理论 59
【复习与思考】 60


第三编 宋元明清的音乐

第 一 章 宋 元 的 音 乐 63
第一节 歌曲艺术 63
第二节 说唱音乐 6
第三节 戏曲音乐 68
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艺术 74
第五节 音乐理论 80
【复习与思考】 82

第 二 章 明 清 的 音 乐 83
第一节 戏曲的兴盛与繁荣 83
第二节 明清歌舞及说唱音乐 86

第三节 明清的器乐 8
第四节 明清音乐理论成就 92
【复习与思考】 94


第四编 近、现代以来的音乐

第 一 章 近 代 的 音 乐 97
第一节 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97
第二节 学堂乐歌:中国新音乐的早期实践 106
第三节 音乐社团与音乐机构 111
第四节 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 112
【复习与思考】 116

第 二 章 现 代 的 音 乐 117
第一节 新音乐的传播与发展 117
第二节 专业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 122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音乐 126
第四节 不同政治区域的音乐文化 130
【复习与思考】 133

第 三 章 当 代 的 音 乐 134
第一节 “十七年”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 134
第二节 “文革”期间音乐事业的曲折进程 142
第三节 新时期音乐事业的多元图景 145
【复习与思考】 153

参考文献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