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5-05

最新印次日期:2025-5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软件项目测试(微课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685531
  • 1-1
  • 556813
  • 16开
  • 2025-05
  • 软件
  • 高职 高职本科(应用型本科)
作者简介
郭文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软件测试与管理方向的教学工作,具备多年国内IT行业项目工作经验,5年高校教师工作经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承担软件技术专业《软件测试技术》《计算机科学导论》《软件性能测试与分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公开发表论文6篇,获得软著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教材2本,主研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GZ223089《基于OBE理念下SSDL模式在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中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参研教学改革项目JY2019305《基于PBL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软件自动化测试课程为例》JY2020302《OBE理念下软件测试综合项目实训课程应用SSDL模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和科研项目KJQN202001906《基于社交大数据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研究》。擅长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性能测试及自动化测试等。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测试技术、软件质量管理。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软件项目测试(微课版)》共分为12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项目、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技术、提取测试需求、制订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跟踪记录缺陷 、兼容性和易用性测试、性能测试、总结测试报告、自动化测试、质量管理,贯穿软件项目产品质量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软件项目测试(微课版)》以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每个模块设立教学目标、知识导图、知识准备、知识自测、实践课堂、学生自评及教师评价环节,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软件项目测试(微课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导向、促进自主学习”的思路进行编写,是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软件项目测试(微课版)》遵循“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主要用于培养读者的技术技能、职业适应力和职业素养,具备结构化、模块化、灵活性的特点,能够指导和促进学生开展有目标的学习,符合职业教育教学和自主学习特征的要求。 《软件项目测试(微课版)》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及职教本科计算机或软件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测试培训机构或企业软件测试人员的培训教程,同时可供从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保证的相关人员参考。
目录
目 录

模块1 软件工程项目 1
1.1 软件工程 2
1.2 软件项目管理及项目生命周期 3
1.2.1 软件、软件项目及软件项目管理 3
1.2.2 项目生命周期 4
1.3 软件项目中的人员角色 6
1.4 软件过程 7
1.4.1 软件生命周期 7
1.4.2 软件过程模型 8
知识自测 12
实践课堂 12
模块2 软件测试基础 15
2.1 软件测试的产生与发展 16
2.2 软件测试概述 18
2.2.1 软件测试的定义 18
2.2.2 软件测试的目的及原则 19
2.3 软件测试分类 21
2.3.1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21
2.3.2 按测试技术分类 21
2.3.3 按测试过程分类 22
2.3.4 按测试组织分类 30
2.4 基本的测试类型 32
2.4.1 功能测试 32
2.4.2 易用性测试 32
2.4.3 兼容性测试 32
2.4.4 性能测试 32
2.4.5 自动化测试 32
2.4.6 回归测试 32
2.4.7 冒烟测试 33
2.4.8 可移植性测试 33
2.4.9 可恢复性测试 33
2.4.10 安全性测试 33
2.4.11 本地化测试 33
2.4.12 探索性测试 34
2.5 软件测试的流程 34
知识自测 35
实践课堂 35
模块3 软件测试技术 37
3.1 白盒测试技术 38
3.1.1 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38
3.1.2 逻辑覆盖法 39
3.1.3 基本路径法 44
3.2 黑盒测试技术 47
3.2.1 黑盒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 47
3.2.2 等价类划分法 48
3.2.3 边界值分析法 50
3.2.4 判定表法 52
3.2.5 因果图法 55
3.2.6 基于业务流的场景图法 59
3.2.7 错误推测法 63
知识自测 64
实践课堂 64
模块4 提取测试需求 71
4.1 软件项目的需求调研 72
4.1.1 需求调研的定义 72
4.1.2 需求调研的方法 72
4.2 软件需求 73
4.2.1 软件需求的定义 73
4.2.2 软件需求的分类 74
4.2.3 软件需求的优先级 75
4.2.4 软件需求评审 75
4.3 提取测试需求 76
4.3.1 测试需求 76
4.3.2 测试需求的提取方法 76
4.3.3 测试项 76
4.3.4 测试子项 80
4.4 禅道项目管理工具 84
4.4.1 禅道部署与使用 84
4.4.2 在禅道中创建测试需求 86
知识自测 89
实践课堂 89
模块5 制定测试计划 93
5.1 软件测试计划 94
5.2 测试计划的目的 95
5.2.1 明确测试目标和范围 95
5.2.2 规划测试策略 95
5.2.3 分配测试资源和人员 95
5.2.4 确定测试计划和进度 95
5.2.5 保证测试质量 96
5.3 测试计划的内容 96
5.3.1 测试项目的背景 96
5.3.2 测试目标和范围 96
5.3.3 测试策略 97
5.3.4 测试活动 98
5.3.5 测试资源 99
5.3.6 测试进度 101
5.3.7 风险及对策 101
知识自测 104
实践课堂 105
模块6 设计测试用例 107
6.1 测试用例概述 108
6.2 测试用例的内容 110
6.3 用例设计方法的选择 112
6.4 测试用例的评审 119
知识自测 121
实践课堂 121
模块7 跟踪记录缺陷 125
7.1 软件缺陷 126
7.1.1 缺陷的定义与产生 126
7.1.2 缺陷的类型 127
7.1.3 缺陷的严重程度及优先级 128
7.2 缺陷的生命周期 129
7.2.1 缺陷的生命周期阶段 129
7.2.2 缺陷的流转状态 130
7.2.3 缺陷的解决方案 130
7.3 记录软件缺陷 131
7.3.1 如何编写好的缺陷记录 131
7.3.2 软件缺陷的内容要素 131
7.3.3 软件缺陷记录模板及工具 132
7.4 软件缺陷的统计分析 135
知识自测 137
实践课堂 138
模块8 兼容性和易用性测试 141
8.1 兼容性测试 142
8.1.1 兼容性测试的定义 142
8.1.2 兼容性测试的目的 142
8.1.3 兼容性测试的内容 142
8.2 如何进行兼容性测试 144
8.3 易用性测试 146
8.3.1 易用性测试的定义 146
8.3.2 易用性测试的目的 147
8.3.3 易用性测试的内容 147
8.4 如何进行易用性测试 151
知识自测 153
实践课堂 154
模块9 性能测试 157
9.1 性能测试 158
9.1.1 性能测试概念 158
9.1.2 性能测试的目标及作用 159
9.2 性能测试的类型 159
9.2.1 负载测试 159
9.2.2 压力测试 159
9.2.3 容量测试 160
9.2.4 配置测试 160
9.2.5 疲劳强度测试 160
9.2.6 基准测试 160
9.3 性能测试的指标 160
9.3.1 并发用户数 160
9.3.2 响应时间 161
9.3.3 吞吐量 161
9.3.4 每秒事务数 161
9.3.5 每秒点击量 162
9.3.6 服务器资源占用 162
9.3.7 业务成功率 162
9.4 性能测试的流程 162
9.5 性能测试工具 164
9.5.1 LoadRunner 164
9.5.2 JMeter 181
知识自测 190
实践课堂 190
模块10 总结测试报告 195
10.1 测试报告 196
10.1.1 测试报告概述 196
10.1.2 测试报告的作用 197
10.1.3 测试报告的编写原则 198
10.2 测试报告的内容 199
10.2.1 概述 199
10.2.2 测试环境 199
10.2.3 参考资料 199
10.2.4 人员和进度安排 200
10.2.5 缺陷的统计和分析 200
10.2.6 测试情况介绍 201
10.2.7 测试结论 201
10.3 软件质量评价总结 202
知识自测 202
实践课堂 203
模块11 自动化测试 205
11.1 自动化测试概述 206
11.1.1 自动化测试的定义 207
11.1.2 自动化测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208
11.1.3 自动化测试的流程 210
11.2 自动化测试工具 211
11.3 Selenium的安装和基础使用 213
11.3.1 Selenium的安装 213
11.3.2 Selenium的基础使用 221
知识自测 227
实践课堂 227
模块12 质量管理 231
12.1 软件质量保障与控制 232
12.1.1 软件质量 232
12.1.2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233
12.1.3 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 233
12.1.4 软件质量保障活动 234
12.1.5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 235
12.2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235
12.2.1 软件测试标准 235
12.2.2 全面质量管理 237
12.2.3 PDCA循环 237
12.2.4 软件质量模型 238
知识自测 241
实践课堂 241
参考文献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