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5-07-3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工程地质学 第3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788560
  • 3-1
  • 557406
  • 平装
  • 2025-07-31
  • 445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共4个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地质学,介绍了地壳及其物质组成、地质构造等与工程相关的地质基础知识;第2部分为工程岩土学,介绍了土及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岩体结构特征,岩土体的分类及分级,地下水的性质,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地下水的不良地质现象;第3部分为工程地质分析原理,介绍了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幵对不同工程类型常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第4部分为工程勘察,介绍了工程勘察分级、勘察阶段划分、常用勘察方法及勘察成果报告。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工程地质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等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配有PPT课件、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源,免费提供给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授课教师,需要者请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1.2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1.3.1工程地质条件
1.3.2工程地质问题
1.4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
1.4.1工程地质与工程建设
1.4.2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5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工程地质应用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2.1地壳及地质年代
2.1.1地球的圈层结构
2.1.2地质作用
2.1.3地质年代
2.1.4地貌
2.2矿物
2.2.1矿物的概念
2.2.2矿物的物理性质
2.2.3主要造岩矿物及其基本特征
2.3岩石
2.3.1岩浆岩
2.3.2沉积岩
2.3.3变质岩
2.3.4三大岩类的肉眼鉴别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地质构造
3.1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3.2岩层的产状及地层接触关系
3.2.1岩层的产状
3.2.2岩层露头线及其特征
3.2.3地层接触关系
3.3褶皱
3.3.1褶皱的概念
3.3.2褶皱的基本类型
3.3.3褶皱要素
3.3.4褶皱的形态类型
3.3.5褶皱的野外识别
3.3.6褶皱的形成时代
3.3.7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
3.4节理
3.4.1节理的类型
3.4.2节理的观测与统计
3.4.3节理对工程的影响
3.5断层
3.5.1断层要素
3.5.2断层的类型
3.5.3断层存在的标志
3.5.4断层的形成时代
3.5.5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3.6活断层
3.6.1活断层的概念
3.6.2活断层的特征
3.6.3活断层的识别
3.6.4活断层评价
3.6.5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
3.7地质图
3.7.1地质图的种类
3.7.2地质图的比例尺
3.7.3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工程地质学第3版目录第4章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4.1概述
4.2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4.2.1土的固体颗粒
4.2.2土中的水
4.2.3土中的气体
4.2.4土的结构和构造
4.3土的物理性质
4.3.1土的实测物理性质指标
4.3.2土的物理性质换算指标
4.3.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换算
4.3.4黏性土的水理性质
4.3.5土的密实度
4.4土的力学性质
4.4.1土的压缩性
4.4.2土的抗剪强度
4.4.3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4.5土的透水性和毛细性
4.5.1土的透水性
4.5.2土的毛细性
4.6土的工程地质分类
4.6.1GB/T 50145—2007《土的工程分类标准》
4.6.2GB 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土的分类
4.6.3土的野外鉴别分类
4.7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4.7.1黄土
4.7.2软土
4.7.3多年冻土
4.7.4红黏土
4.7.5膨胀土
4.7.6盐渍土
4.7.7填土
4.7.8污染土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
5.1概述
5.2岩石的物理水理性质
5.2.1岩石的物理性质
5.2.2岩石的水理性质
5.3岩石的力学性质
5.3.1岩石的变形
5.3.2岩石的强度
5.4岩体的结构特征
5.4.1结构面类型及其特征
5.4.2结构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5.4.3岩体的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5.5岩体的力学性质
5.5.1岩体的变形性质
5.5.2岩体的强度性质
5.6工程岩体分类及分级
5.6.1影响岩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
5.6.2岩体按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
5.6.3岩体按质量指标的分类
5.6.4岩体地质力学分类(CSIR)
5.6.5隧道洞室围岩分类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地下水
6.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6.1.1岩土中的空隙
6.1.2含水层与隔水层
6.2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6.2.1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及其特征
6.2.2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分类及其特征
6.3地下水的性质
6.3.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6.3.2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6.4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6.4.1地下水的补给
6.4.2地下水的排泄
6.4.3地下水的径流
6.5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6.6地下水的不良地质现象
6.6.1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问题
6.6.2潜水位上升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6.6.3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6.6.4地下水的渗透破坏
6.6.5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6.6.6承压水对基坑的作用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不良地质作用
7.1滑坡
7.1.1滑坡形态要素
7.1.2滑坡形成条件
7.1.3滑坡分类及特征
7.1.4滑坡的发育阶段
7.1.5滑坡的防治
7.2危岩与崩塌
7.2.1崩塌的形成条件
7.2.2崩塌的防治
7.3泥石流
7.3.1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7.3.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7.3.3泥石流的分类
7.3.4泥石流的防治
7.4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7.4.1地面沉降
7.4.2地裂缝
7.5地面塌陷
7.5.1采空地面塌陷
7.5.2岩溶地面塌陷
7.6地震
7.6.1地震的基本概念
7.6.2地震成因类型及地震波
7.6.3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7.6.4建筑工程的震害及防震原则
7.7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监测
7.7.1基本原理
7.7.2技术特点
7.7.3滑坡遥感解译
7.7.4泥石流遥感解译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不同工程类型常见工程地质
问题
8.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问题
8.1.1区域稳定性问题
8.1.2地基稳定性问题
8.1.3深基坑稳定性问题
8.1.4建筑物配置问题
8.1.5地下水的腐蚀性问题
8.1.6地基的施工条件问题
8.2地下洞室工程地质问题
8.2.1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8.2.2地下洞室总体位置的选择
8.2.3地下洞室洞口位置选择
8.2.4地下洞室轴线位置选择
8.2.5地下洞室特殊工程地质问题
8.3道路桥梁工程地质问题
8.3.1道路工程地质问题
8.3.2桥梁工程地质问题
8.4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8.4.1边坡的变形破坏
8.4.2边坡稳定性问题
8.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
8.5.1水坝类型及其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
8.5.2库岸稳定问题
8.5.3库区浸没问题
8.5.4库区淤积问题
8.5.5库坝区渗漏问题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工程勘察
9.1工程勘察等级及勘察阶段划分
9.1.1工程勘察等级
9.1.2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9.2工程勘察方法
9.2.1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9.2.2勘探与取样
9.2.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9.2.4现场检验与监测
9.2.5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9.3工程勘察纲要
9.3.1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
9.3.2工程勘察纲要的基本内容
9.4工程勘察成果报告
9.4.1工程地质图的编绘
9.4.2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
9.5地基与基础勘察
9.6地下工程勘察
9.6.1可行性研究勘察及初步勘察
9.6.2详细勘察
9.6.3施工勘察
9.7边坡工程勘察
9.7.1勘察目的
9.7.2勘察阶段划分
9.7.3勘察内容
9.8地质灾害工程勘察
9.8.1滑坡勘察
9.8.2危岩和崩塌勘察
9.8.3泥石流勘察
9.8.4采空区勘察
9.8.5地裂缝勘察
拓展阅读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A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别
实验B常见岩石的鉴别
实验C地质构造鉴别与地质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