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以下为《实践商谈与理性参与 立法科学化问题研究的新视角》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法律出版社
  • 9787511867216
  • 25377
  • 2014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D901
内容简介
  立法法理学(Legisprudence),顾名思义即立法的法理学,它是用法律理论的方法及视角研究立法及其过程,并促进立法完善的一门学问,其学术旨趣在于探求理性的立法理论。

  国内目前有关立法法理学的研究仅有极少量翻译资料及论文,无体系化的研究成果,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本书在国内算是最早的关于立法法理学的专门研究成果。将立法法理学研究推向深入,为完善中国立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
目录
绪论 社会稳定与立法主义法治
 第一节 法治与社会稳定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治的镜像特征
 第三节 法治司法主义倾向的困境
 第四节 内在义务感:权力与服从者的纽带
 第五节 立法主义法治:立法作为长效治理机制
第一章 背景与意义:立法科学化问题简述
 第一节 “立法科学化”概念的背景
 第二节 “立法科学化”概念的意义
 第三节 “立法科学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法律本质:立法科学化的前提重述
 第一节 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学术争鸣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国家、人、制度:法本质问题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立法与法律本质
第三章 客观社会规律:立法科学化的中介概念
 第一节 从“真”到“有效”:立法视野下的真理问题
 第二节 社会规律的概念分析
 第三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第四节 立法与客观的社会规律
第四章 科学:立法科学化的核心话语
 第一节 启蒙语境之下的中国科学话语
 第二节 现代性背景下的西方科学话语
 第三节 科学的合理性之维
第五章 公共理性:立法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 商谈理论视野下的立法科学化
 第二节 立法科学化:理性的公共运用
第六章 公共参与:理性国家与理性社会的构建
 第一节 理性国家与理性社会
 第二节 作为国家与社会互动方式的公共参与
 第三节 公共参与的制度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