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效应与机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9787310045594
  • 39696
  • 2014年7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F323.6
内容简介

  刘洪银编著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就业机制”内涵界定。经济学中的机制就是遵循主体理性决策并遏制其机会主义行为的策略性制度安排,就业机制就是遵循就业机理而进行的就业制度安排。就业机制的研究就是发现就业实现的规律性,遵循就业规律设计一种制度安排,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实现。二是农村劳动力分层次流动机制。将农村劳动力分为可替代性强的同质劳动力和可替代性差的异质劳动力。同质劳动力适宜就地就近转移,异质劳动力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配置,以减少流动成本,实现劳动力效率配置。三是建立渐进式就业机制模型。建立了劳动需求导向的农村劳动力三层次非农就业机制。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线,通过产业发展和社会政策的交互作用,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型。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基本概念界定
 1.4 本书创新之处
 1.5 本书的结构安排
2 理论综述:就业理论与研究
 2.1 转移就业理论、发展及评述
 2.2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研究及评述
 2.3 本书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重点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效应
 3.1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现状、演进与效应
 3.2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个体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3.3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
 3.4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效应
 3.5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济增长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从效应到机制
 4.1 中国非农就业效应与非农就业机制的关联性
 4.2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效应与非农就业选择
 4.3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就业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理论分析
 5.1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2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技术经济学诠释
 5.3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博弈论解释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劳动力市场研究
 6.1 农村劳动力非农劳动供给机制
 6.2 农村劳动力非农劳动需求机制
 6.3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支持机制
 6.4 案例分析:江苏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与效应
 6.5 案例分析:浙江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及其经济效应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农村劳动力稳定非农就业机制——以农民工市民化促就业转型
 7.1 从中国农业发展看“刘易斯转折点”
 7.2 民工荒视阈下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特点
 7.3 从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看农民就业转型
 7.4 农民就业转型的路径——农民工市民化
 7.5 农民(工)市民化与农地权益保护
8 完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
 8.1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国际比较
 8.2 完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政策性建议与展望
 9.1 结论
 9.2 政策性建议
 9.3 未来研究展望研究期间给国家有关部门和天津市上报的咨询报告
报告一:“民工荒”现象新特点及破解思路
报告二:建议国家实行农村中职“9+2”义务教育
报告三:天津市“三改一化”中“农转非”约束与破解思路
报告四:转制社区适应性转型的路径选择
报告五:农地流转中要确保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
报告六: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约束与破解
附表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入户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