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 #

出版时间:2012-06-2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2版)(附学习卡/防伪标)(双色)》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38348
  • 2
  • 40195
  • 67241827-4
  • 平装
  • 16开
  • 2012-06-20
  • 520
  • 329
  • 法学
  • 社会学
  • C91
  • 学前教育
  • 中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全书分13单元,按单元、课时体例编排,共计128课时。对中学生需要了解的社会科学中涉及的关于人生哲学、人格美学做了概要的介绍,重点是高中阶段需要系统了解的历史和地理知识。每一单元按内容设计有“思辨角”、“探究室”、“操作台”、“资料窗”、“书写台”等,以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和练习复习。本次修订力求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强化教材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努力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和具有良好素质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可供中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使用。

      本书配套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封底所附学习卡,可登录网站http://abook.hep.com.cn/33834/获取。学习卡兼有防伪功能,可查询图书真伪,详细说明见书末“郑重声明”页。如有反馈意见,请发邮件至信箱zz_dzyj@pub.hep.cn。

目录

 前辅文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科学
  1.1 社会科学概述
  1.2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学好社会科学知识
  1.3 社会科学与人生的价值
  1.4 社会科学与人格培养
 第二单元 政治制度史
  2.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2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2.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4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5 欧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6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
 第三单元 经济发展史
  3.1 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4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5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3.6 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7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四单元 思想文化史
  4.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
  4.2 古代中国的科学与文化
  4.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4.4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5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6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4.7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4.8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五单元 对外交往
  5.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5.2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5.3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5.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
 第六单元 地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
  6.1 宇宙资源的利用和宇宙环境保护
  6.2 气候资源
  6.3 大气环境问题
  6.4 海洋资源利用
  6.5 海洋环境保护
  6.6 陆地环境组成
  6.7 陆地自然资源
  6.8 自然灾害和防御
 第七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
  7.1 农业生产活动与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7.2 世界农业生产
  7.3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7.4 中国农业生产
  7.5 工业生产活动与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7.6 世界工业的发展
  7.7 世界主要的工业区
  7.8 中国的工业生产
 第八单元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8.1 人类联系的主要方式
  8.2 世界的交通运输
  8.3 中国的交通运输
  8.4 贸易概述
  8.5 国际贸易与金融
  8.6 世界经济全球化
  8.7 区域经济一体化
  8.8 中国贸易
 第九单元 城市和城市化
  9.1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9.2 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布局
  9.3 城市化和城市问题
  9.4 我国的城镇化道路
 第十单元 旅游活动
  10.1 旅游和旅游业
  10.2 旅游资源
  10.3 我国的旅游资源
  10.4 我国旅游分区
 第十一单元 人口、种族和宗教
  11.1 世界的人口
  11.2 世界的人口问题
  11.3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第十二单元 粮食问题和资源问题
  12.1 世界粮食问题
  12.2 资源问题
 第十三单元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13.1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3.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3.3 协调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13.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