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04-04-2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美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53026
  • 1
  • 68108
  • 40213861-4
  • 平装
  • 16开
  • 2004-04-23
  • 310
  • 263
  • 哲学
  • 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对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内容包括审美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审美的本质、审美的起源、审美意识、审美符号、审美文化、审美范畴、审美解释、审美的历史发展、审美的功能和美育等,全面揭示了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本书继承中国美学当代发展的成就,吸收现代世界美学的合理成果,突出美学的哲学性,确立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建立了严谨的逻辑体系。作者兼顾了美学的多学科性,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多学科角度阐释审美活动。本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质。
  本书既适合哲学学科的美学课程教学,也适用于文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大学生学习。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美学的性质
   一、美学的研究对象
   二、美学的学科属性
   三、美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节 美学的意义
   一、美学的知识学意义
   二、美学的哲学意义
   三、美学对艺术活动的指导意义
   四、美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美学的历史
   一、西方美学的历史
   二、中国美学的历史
   三、中国美学的现代建设和发展问题
 第一章 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选讲)
  第一节 哲学与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二、近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三、现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四、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体系
  第二节 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二、确立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点
  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西方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二、现代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三、现代中国美学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审美的本质
  第一节 审美本质的发现
   一、审美的自由性
   二、审美的超越性
  第二节 审美本质的证明之一: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一、生存与生存方式
   二、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三、审美是自由个性的创造
  第三节 审美本质的证明之二: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
   一、体验与体验方式
   二、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
   三、审美是对存在意义的体悟
  第四节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
   一、美的本质问题从属于审美本质问题
   二、美是自由的对象和超越的意义
   三、美是主客观的同一
 第三章 审美的起源
  第一节 审美起源问题的分析
   一、关于审美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二、对诸种审美起源理论的分析、评价
   三、审美起源问题的内涵
  第二节 审美的原型
   一、审美的生理基础——生物习性
   二、审美的原型——原始巫术
   三、原始文化作为原型的意义
  第三节 审美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原始劳动创造了审美的生理条件
   二、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社会物质生存条件
   三、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需要
  第四节 审美起源的内在根据
   一、审美发生的深层心理动力
   二、审美发生的直接心理动力
   三、审美发生的心理创造能力
  第五节 审美起源的历史过程
   一、原始社会的瓦解和人类文明的发生
   二、巫术文化向审美文化的转化
   三、审美的确立
 第四章 意识与审美意识
  第一节 人类意识类型
   一、原始意识
   二、现实意识
   三、自由意识
  第二节 意识结构
   一、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
   二、意识层次
   三、意识水平
  第三节 审美意识
   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
   二、审美意识的要素
   三、审美意识的创造
 第五章 审美符号(选讲)
  第一节 符号的性质和形态
   一、符号的性质
   二、原始符号
   三、现实符号
   四、超越性符号
  第二节 符号的分类和结构
   一、符号的形式分类
   二、符号的意义结构
  第三节 审美符号的性质
   一、审美符号是意象性符号
   二、审美符号是超越性符号
   三、审美符号的内涵语法
  第四节 审美符号的创造
   一、审美符号与现实符号的关系
   二、审美符号的生成
 第六章 审美对象和审美文化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分类
   一、按存在形态划分的审美对象
   二、按心理感受方式划分的审美对象
   三、按接受感官划分的审美对象
  第二节 审美文化
   一、文化的形态
   二、文化的结构
   三、审美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
   一、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四节 作为审美文化的艺术
   一、艺术的结构
   二、艺术的形态
   三、艺术的性质和意义
 第七章 审美范畴
  第一节 审美范畴的性质
   一、审美范畴与审美形态
   二、审美范畴的历史性与民族性
   三、审美范畴的两极对立
  第二节 肯定性审美范畴
   一、优美
   二、崇高
   三、喜剧
  第三节 否定性审美范畴
   一、丑陋
   二、荒诞
   三、悲剧
 第八章 审美解释(选讲)
  第一节 审美解释的性质
   一、审美体验是审美解释的基础
   二、审美解释是审美意义的呈现过程
   三、审美解释是审美释义与审美评价的同一
   四、审美解释的历史性与超历史性
  第二节 审美理解与审美判断
   一、审美理解(判断)是审美体验与审美阐释(批评)的中介
   二、审美判断及其标准
   三、审美理解及其依据
  第三节 审美阐释与审美批评
   一、审美阐释(批评)是对审美理解(判断)的反思和分析
   二、审美阐释(批评)的依据是更新的审美观念
  第四节 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是审美解释的典范
   二、艺术批评的多种形态
   三、艺术批评的社会作用
 第九章 审美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审美历史的特性
   一、审美历史悖论
   二、审美是时间性与超时间性的统一
   三、审美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四、审美是发展与超越的统一
   五、审美是规律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二节 审美历史发展的动因
   一、社会发展是审美发展的现实条件
   二、人的发展是审美发展的根据
   三、社会发展与审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 审美历史的结构分析
   一、审美文化模式和审美传统
   二、审美思潮
   三、审美历史的古典与现代
  第四节 审美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一、审美发展中的继承
   二、审美发展中的革新
   三、审美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第十章 审美的功能与美育
  第一节 审美的功能
   一、审美对抗异化的解放作用
   二、审美介入现实的批判作用
   三、审美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作用
   四、审美升华原欲的美感娱乐作用
   五、审美消除主客对立的协调作用
   六、审美陶冶心灵的教化作用
  第二节 审美作用的特点
   一、审美作用的不可抗拒性
   二、审美作用的超功利性
   三、审美社会作用的间接性
   四、审美作用的内在性和潜移默化性
  第三节 美育
   一、美育的性质和任务
   二、美育的原则和途径
   三、美育对儿童的特殊意义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