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获奖信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温病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9787801565624
  • 81918
  • 0049153892-2
  • 2011年1月
  • 医学
  • 中医学
  • R254.2
  • 中医药
  • 本科七年制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编写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主要供七年制中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中医硕士研究生学习温病学的参考书。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习中医学的基础之一。在中医高等院校建立后,温病学课程一直是中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温病学既是临床学科,又具有基础学科的功能。温病学中关于热性病的诊治内容,对于指导现代临床对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温病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又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温病学的教学有仅关系到学生对热性病治疗的水平,而且对学生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并付诸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绪论 一、温病学的定义和地位 二、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三、学习《温病学》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一、温病的定义 二、温病的特点 三、温病的范围及命名 四、温病的分类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二、温病的发病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 一、卫气营血辨证 二、三焦辨证 三、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四、温病辨证理论与其他辨证理论的关系 第五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 一、温病的特色诊法 二、温病的常见症状 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一、温病的治疗原则和要点 二、温病的主要治法 三、温病兼夹证的治疗 四、温病瘥后的药物调理 第七章 温病的预防与护理 一、温病的预防 二、温病的护理中篇 第八章 风温 第九章 春温 第十章 暑温 [附]冒暑、暑秽 第十一章 湿温 第十二章 伏暑 第十三章 秋燥 第十四章 大头瘟 第十五章 烂喉痧 第十六章 温疫 第十七章 疟疾 第十八章 霍乱下篇 叶天士《温热论》 薛生白《湿热病篇》 吴鞠通《温病条辨》选附录一、引用方剂汇编附录二、温病临床常用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