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08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合作与自我中心——言语交际的社会-认知语用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9787548711612
  • 123516
  • 2014-08
  • H03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言语交际研究述评
  1.1.1 语用视角与合作原则
  1.1.2 认知视角与自我中心性
 1.2 本书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标
第2章 社会-认知语用视角
 2.1 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
 2.2 SCA的核心思想
  2.2.1 关于概念与语言形式
  2.2.2 意义的动态构建
  2.2.3 个体与社会因素的融合
 2.3 SCA的焦点问题
  2.3.1 凸显义与关联
  2.3.2 意图与注意
  2.3.3 核心背景与涌现背景
 2.4 SCA的目标与特征
  2.4.1 发展目标
  2.4.2 理论特色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语境的社会-认知语用考辨
 3.1 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
 3.2 前语境
  3.2.1 集体前语境与个体前语境
  3.2.2 互竞语境
 3.3 涌现语境
  3.3.1 涌现语境要素
  3.3.2 共建的涌现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凸显机制
 4.1 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凸显观
  4.1.1 关于“salience”的汉译
  4.1.2 认知语言学与凸显
  4.1.3 等级凸显假设
 4.2 凸显理论的延展
  4.2.1 经验与凸显
  4.2.2 自我凸显与共同凸显
  4.2.3 词汇凸显与命题凸显
 4.3 凸显与思维
  4.3.1 思维的经济性
  4.3.2 凸显与联想
  4.3.3 凸显与缺省
  4.3.4 凸显与隐喻
 4.4 凸显机制与汉语sBU
  4.4.1 SBU的定义和特点
  4.4.2 汉语SBU调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合作的社会-认知解析
 5.1 合作与话语合作
  5.1.1 合作原則的提出及发展
  5.1.2 关于“合作实质”的讨论
  5.1.3 话语合作
 5.2 话语合作的特性
  5.2.1 社会性
  5.2.2 意图性
  5.2.3 关联性
  5.2.4 规约性
 5.3 话语合作的认知解析
  5.3.1 脚本理论与话语合作
  5.3.2 分布式认知与话语合作
  5.3.3 共同凸显与话语合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我中心现象与本质
 6.1 自我中心性
 6.2 语言与交际的自我中心现象
  6.2.1 语言的自我中心性
  6.2.2 自我中心性语言表征
  6.2.3 交际申的自我中心现象
 6.3 自我中心表象的动因
  6.3.1 自我视角
  6.3.2 自我信念
  6.3.3 自我知识
 6.4 思维与认知的自我中心性
 6.5 凸显机制与自我中心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交际中的互动协同
 7.1 合作与自我中心的对立统一
  7.1.1 合作与自我中心的异同
  7.1.2 凸显机制的统一解释
  7.1.3 个体与世界
 7.2 话语交际是一个互动调整的过程
 7.3 交际要素的协同
  7.3.1 合作原则与最小合力设想
  7.3.2 意图与注意
  7.3.3 共有知识的静态性与动态性
  7.3.4 自我凸显与语境关联
 7.4 交际主体的自我调整
  7.4.1 视角、知识、信念的调整
  7.4.2 认知和交际策略的调整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说一听言语交际研究模式
 8.1 同等重要的说一听视角
  8.1.1 基于听话者视角的传统语用学理论
  8.1.2 说一听同等重要视角的必要性
 8.2 话语输出
  8.2.1 说话者主导输出
  8.2.2 输出內容的共同性与自我性
  8.2.3 输出与凸显
 8.3 话语摄人
  8.3.1 摄入是意义恢复和自我中心化过程
  8.3.2 摄入是等级凸显推理过程
  8.3.3 摄入是共有知识的动态构建过程
 8.4 话语意义的动态构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主要创新点
 9.2 问题与局限
 9.3 研究展望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