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
作者: World Bank等著;廖玫等译
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96914
 - 1版
 - 139526
 - 48266385-3
 - 平装
 - 特殊
 - 2010-01
 - 300
 - 152
 - F740
 - 生态、环境、地学类
 - 研究生及以上
 
本书在充分关注涉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组织和协议的主张、全球普遍实施的能效标准和碳税政策基础上,从经济、法律和制度的维度详细分析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协同发展作用。在阐述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重大政策实施等具体问题后,提出了与能源税收相应的政策组合,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优先发展领域,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清洁能源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配套的政策、法规,区域贸易协定等具体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本书行文流畅、表达准确,对从事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从事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的政府人员是极有价值的参考书,那些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也会发现此书是重要的有益读物。
  前辅文
  第1章 导论和综述
   1.1 稳定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选择
   1.2 再评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争论
   1.3 研究的重点和成果
   1.4 研究的发现与建议
   注释
  第2章 气候变化政策与国际贸易:挑战与机遇
   2.1 气候变化措施妨碍竞争力吗?
   2.2 探究碳泄漏:能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调查
   2.3 贸易措施
   2.4 世界贸易组织与枟京都议定书枠:探求推进贸易和气候议程的协同作用
   2.5 本章的关键发现
   注释
  第3章 后京都时代:为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可持续能源未来而努力
   3.1 到2030年期间的全球排放情景
   3.2 未来的清洁能源
   3.3 开放清洁能源技术贸易
   3.4 清洁煤技术
   3.5 风电技术
   3.6 太阳能光伏(PV)技术
   3.7 节能照明
   3.8 结论
   3.9 本章的关键发现
   注释
  第4章 创造三赢的机会:开放环境货物与服务贸易
   4.1 有关环境货物问题复杂性的讨论
   4.2 环境货物问题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关联性
   4.3 WTO框架下气候友好一揽子谈判的选择
   4.4 气候友好一揽子谈判中有关环境货物问题的教训
   4.5 达成减缓环境变化产品协定的前景
   4.6 本章的关键发现
   注释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研究发现
   5.2 建议
  附录1 枟京都议定书枠:附件B国家及其减排目标
  附录2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附录3 模型说明和结果
  附录4 碳税和能源效率标准对具体产业的影响
  附录5 局部均衡贸易政策模型
  附录6 部分气候友好技术的最高关税和应用关税税率
  参考文献
  索引
  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