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自动控制原理》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310754
  • 1-2
  • 139805
  • 16开
  • 2015年7月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TP13
  • 电工电子
  • 高职高专
内容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校正及综合设计方法。全书共分为8章,主要包括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用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校正的时域法、根轨迹法和频域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方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以及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设计方法等内容。全书计算绘图附有相应的matlab程序,每章给出了相应的内容提要和知识脉络图,并配有适当的习题;附录中有综合练习题以及各章习题的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类、仪器仪表类、电气信息类、自动控制类相关专业的教材,可作为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引言1.2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1.3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3.1自动控制问题的提出1.3.2开环控制系统1.3.3闭环控制系统1.3.4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的比较1.3.5复合控制系统1.4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1.5控制系统示例1.6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6.1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1.6.2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1.6.3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1.6.4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1.6.5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1.7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1.8本课程的研究内容1.9小结习题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引言2.2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2.2.1线性元部件、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2.2.2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线性化2.2.3线性定常微分方程求解2.2.4运动的模态2.3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2.3.1传递函数2.3.2常用控制元件的传递函数2.3.3典型环节2.3.4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2.4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2.4.1结构图2.4.2结构图等效变换2.5控制系统的信号流图2.5.1信号流图2.5.2梅逊增益公式2.6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6.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6.2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2.6.3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2.7小结习题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与校正3.1概述3.1.1时域法的作用和特点3.1.2时域法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3.1.3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3.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3.2.1一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及单位阶跃响应3.2.2一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3.2.3典型输入下一阶系统的响应3.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3.3.1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及分类3.3.2过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3.3.3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3.3.4改善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措施3.3.5附加闭环零极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3.4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及动态性能3.4.1高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3.4.2闭环主导极点3.4.3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零点极点法3.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5.1稳定性的概念3.5.2稳定的充要条件3.5.3稳定判据3.6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3.6.1误差与稳态误差3.6.2计算稳态误差的一般方法3.6.3静态误差系数法3.6.4干扰作用引起的稳态误差分析3.6.5动态误差系数法3.7线性系统时域校正3.7.1反馈校正3.7.2复合校正3.8小结习题第4章根轨迹法4.1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4.1.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4.1.2根轨迹与系统性能4.1.3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4.1.4根轨迹方程4.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4.3广义根轨迹4.3.1参数根轨迹4.3.2零度根轨迹4.4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4.4.1利用闭环主导极点估算系统的性能指标4.4.2开环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5小结习题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校正5.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5.1.1频率响应5.1.2频率特性5.1.3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5.2幅相频率特性(nyquist图)5.2.1典型环节的幅相特性曲线5.2.2开环系统幅相特性曲线的绘制5.3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5.3.1典型环节的bode图5.3.2开环系统bode图的绘制5.3.3由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确定开环传递函数5.3.4最小相角系统和非最小相角系统5.4频域稳定判据5.4.1奈奎斯特稳定判据5.4.2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应用5.4.3对数稳定判据5.5稳定裕度5.5.1稳定裕度的定义5.5.2稳定裕度的计算5.6利用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5.6.1l(ω)低频渐近线与系统稳态误差的关系5.6.2l(ω)中频段特性与系统动态性能的关系5.6.3l(ω)高频段与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的关系5.7闭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7.1用向量法求闭环频率特性5.7.2尼柯尔斯图线5.8利用闭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5.8.1闭环频率特性的几个特征量5.8.2闭环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5.9频率法串联校正5.9.1相角超前校正5.9.2相角滞后校正5.9.3滞后-超前校正5.9.4串联pid校正5.10小结习题第6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6.1离散系统6.2信号采样与保持6.2.1信号采样6.2.2采样定理6.2.3采样周期的选择6.2.4零阶保持器6.3z变换6.3.1z变换定义6.3.2z变换方法6.3.3z变换基本定理6.3.4z反变换6.3.5z变换的局限性6.4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6.4.1差分方程及其解法6.4.2脉冲传递函数6.4.3开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6.4.4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6.5稳定性分析6.5.1s域到z域的映射6.5.2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6.5.3稳定性判据6.6稳态误差计算6.6.1一般方法(利用终值定理)6.6.2静态误差系数法6.6.3动态误差系数法6.7动态性能分析6.7.1闭环极点分布与瞬态响应6.7.2动态性能分析6.8离散系统的模拟化校正6.8.1常用的离散化方法6.8.2模拟化校正举例6.9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6.9.1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6.9.2最少拍系统设计6.10小结习题第7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7.1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7.1.1非线性现象的普遍性7.1.2控制系统中的典型非线性特性7.1.3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7.1.4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7.2相平面法7.2.1相平面的基本概念7.2.2相轨迹的性质7.2.3相轨迹的绘制7.2.4由相轨迹求时间解7.2.5二阶线性系统的相轨迹7.2.6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7.3描述函数法7.3.1描述函数的基本概念7.3.2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7.3.3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7.4改善非线性系统性能的措施7.4.1调整线性部分的结构参数7.4.2改变非线性特性7.4.3非线性特性的利用7.5小结习题第8章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8.1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8.1.1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形式8.1.2状态空间描述常用的基本概念8.1.3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8.1.4线性定常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8.2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8.2.1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自由运动8.2.2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8.2.3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受控运动8.2.4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运动分析8.2.5连续系统的离散化8.3控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8.3.1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概念8.3.2李雅普诺夫稳定性间接判别法8.3.3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直接判别法8.3.4线性定常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8.3.5李雅普诺夫稳定性、bibs稳定性、bibo稳定性之间的关系8.4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8.4.1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概念8.4.2线性定常系统的可控性8.4.3线性定常系统的可观测性8.4.4可控性、可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矩阵的关系8.4.5连续系统离散化后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8.5线性系统非奇异线性变换及系统的规范分解8.5.1线性系统的非奇异线性变换及其性质8.5.2几种常用的线性变换8.5.3对偶原理8.5.4线性系统的规范分解8.6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8.6.1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8.6.2输出反馈与极点配置8.6.3状态重构与状态观测器设计8.6.4降维状态观测器的概念8.7小结习题附录a拉普拉斯变换及反变换a.1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a.2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a.3用查表法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附录b常见的无源及有源校正网络附录c综合练习题附录d习题答案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