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 #

出版时间:2011-0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获奖信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3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16919
  • 3版
  • 148452
  • 45240990-7
  • 平装
  • 异16开
  • 2011-05
  • 650
  • 550
  • 理学
  • 化学
  • O61
  • 化学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是为应用化学专业编写的一本基础课教材,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2005年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书分为主篇和副篇。主篇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的初步概念、酸碱和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金属配位化合物、溶液的物理性质、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条件电势和氧化还原滴定、s区元素、p区元素、d区元素、f区元素、氢、核化学简介。副篇按“化学原理”和“化学应用”两部分编排,共编写了156个条目。

与本书配套的辅助教材有《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学习指导》(第2版)和《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电子教案》(第2版)。

本书除作为应用化学专业(或应用性化学专业)的基础课教材外, 还可供化学、化工、环境类各专业作参考教材。

目录

 前辅文
 主篇
  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1.1 亚原子粒子
   1.2 波粒二象性——赖以建立现代原子模型的量子力学概念
    1.2.1 经典物理学概念面临的窘境
    1.2.2 波的微粒性
    1.2.3 微粒的波动性
   1.3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玻尔模型
   1.4 原子结构的波动力学模型
    1.4.1 不确定原理和波动力学的轨道概念
    1.4.2 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
    1.4.3 薛定谔方程和波函数
    1.4.4 波函数的图形描述
   1.5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1.5.1 鲍林近似能级图
    1.5.2 科顿能级图
    1.5.3 屏蔽和钻穿
   1.6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7 元素周期表
   1.8 原子参数
    1.8.1 原子半径
    1.8.2 电离能
    1.8.3 电子亲和能
    1.8.4 电负性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1 化学键的定义
   2.2 离子键理论
    2.2.1 离子键及其特点
    2.2.2 离子的特征
   2.3 共价键的概念与路易斯结构式
    2.3.1 共价键的相关概念
    2.3.2 路易斯结构式
   2.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5 价键理论:原子轨道的重叠
    2.5.1 共价作用力的本质和共价键的特点
    2.5.2 杂化轨道
   2.6 分子轨道理论
    2.6.1 H2和“He2”中的分子轨道
    2.6.2 第2周期元素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
    2.6.3 第2周期元素同核双原子分子的电子组态
    2.6.4 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双原子物种的性质
    2.6.5 分子轨道理论与价键理论的比较
   2.7 金属键理论
   2.8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2.8.1 分子间作用力
    2.8.2 氢键
  第3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3.1 热化学
    3.1.1 几个基础性概念
    3.1.2 热量计
    3.1.3 焓和焓变
    3.1.4 盖斯定律:利用标准摩尔反应焓进行的计算
   3.2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3.2.1 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
    3.2.2 熵和熵变
    3.2.3 吉布斯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最终判据
   3.3 平衡状态和标准平衡常数
    3.3.1 平衡状态
    3.3.2 标准平衡常数
    3.3.3 平衡移动
  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的初步概念
   4.1 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4.1.1 反应的平均速率
    4.1.2 反应的瞬时速率
   4.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4.2.1 碰撞理论
    4.2.2 过渡态理论
    4.2.3 活化能
   4.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3.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4.3.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3.3 反应物之间的接触状况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3.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4 化学反应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4.4.1 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时间图
    4.4.2 尝试法确定速率方程
    4.4.3 反应机理的设计
  第5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5.1 布朗斯特酸碱
    5.1.1 定义
    5.1.2 共轭酸碱对
    5.1.3 布朗斯特平衡
    5.1.4 酸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5.2 路易斯酸碱
    5.2.1 定义及相关概念
    5.2.2 软硬酸碱
    5.2.3 有代表性的路易斯酸
  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6.1 基本概念
    6.1.1 氧化与还原
    6.1.2 确定氧化数的规则
   6.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6.2.1 氧化数法
    6.2.2 半反应法
   6.3 电极电势
    6.3.1 电化学电池与氧化还原反应
    6.3.2 标准电极电势
    6.3.3 浓度对电势的影响
    6.3.4 拉蒂麦尔图
   6.4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因素
    6.4.1 超电势
    6.4.2 水的稳定区
   6.5 应用电化学简介
    6.5.1 实用电池
    6.5.2 电解
  第7章 金属配位化合物
   7.1 相关的定义和命名
    7.1.1 相关的定义
    7.1.2 化学式书写和配合物命名原则
   7.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7.2.1 价键理论:外轨络合物和内轨络合物
    7.2.2 晶体场理论:高自旋络合物和低自旋络合物
   7.3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7.3.1 结构异构现象
    7.3.2 立体异构现象
  第8章 溶液的物理性质
   8.1 溶液的类型
   8.2 溶液的浓度
   8.3 溶液的依数性
    8.3.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8.3.2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8.3.3 溶液的渗透压
   8.4 电解质溶液及其活度
    8.4.1 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
    8.4.2 德拜休克尔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8.4.3 溶液的活度
   8.5 胶态分散体系
  第9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
   9.1 弱酸、弱碱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9.1.1 一元弱酸和弱碱的质子转移平衡
    9.1.2 二元弱酸的质子转移平衡
   9.2 计算溶液H3O+浓度的精确式、近似式和最简式
   9.3 水解
    9.3.1 离子与水的作用:水解和水合
    9.3.2 盐的水解
    9.3.3 水解常数和盐溶液的pH
   9.4 缓冲溶液
   9.5 酸碱滴定原理
    9.5.1 酸碱指示剂
    9.5.2 滴定曲线
    9.5.3 酸性增强技术
   9.6 滴定方式和应用实例
    9.6.1 直接滴定法
    9.6.2 间接滴定法
   9.7 误差初步知识
    9.7.1 误差和偏差
    9.7.2 误差的分类
   9.8 有效数字
    9.8.1 相关概念
    9.8.2 相关规则
  第10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
   10.1 沉淀溶解平衡
    10.1.1 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
    10.1.2 离子积:形成沉淀和沉淀溶解的判据
    10.1.3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0.1.4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盐效应
   10.2 沉淀滴定法
    10.2.1 莫尔法
    10.2.2 佛尔哈德法
    10.2.3 法扬司法
    10.2.4 银量法的标准溶液
   10.3 重量分析中的沉淀
    10.3.1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0.3.2 影响沉淀粒度的因素
    10.3.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0.3.4 提高重量分析准确度的途径
  第11章 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
   11.1 水溶液中配位实体的稳定性
    11.1.1 形成常数、逐级形成常数和累积形成常数
    11.1.2 螯合效应和大环效应
    11.1.3 活泼络合物和不活泼络合物
    11.1.4 反位效应
   11.2 络合滴定
    11.2.1 EDTA:最重要的滴定剂
    11.2.2 条件稳定常数
    11.2.3 络合滴定原理
    11.2.4 滴定干扰的消除
    11.2.5 络合滴定方式
  第12章 条件电势和氧化还原滴定
   12.1 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电势
    12.1.1 副反应对半反应电势的影响
    12.1.2 条件电势
   12.2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
    12.2.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2.2.2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12.3 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2.3.1 高锰酸钾法
    12.3.2 重铬酸钾法
    12.3.3 碘量法
   12.4 测定结果计算和滴定前的预处理
    12.4.1 测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12.4.2 滴定前的预处理
  第13章 s区元素
   13.1 单质
    13.1.1 物理和化学性质
    13.1.2 矿物资源和金属单质制备
    13.1.3 用途概述
   13.2 化合物
    13.2.1 与氧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13.2.2 氢氧化物
    13.2.3 盐类化合物
    13.2.4 大环配位化合物
  第14章 p区元素(一)
   14.1 第13族、第14族和第15族元素概述
   14.2 硼
    14.2.1 硼酸盐和硼酸
    14.2.2 硼的三卤化物
    14.2.3 硼氢化合物
   14.3 铝
    14.3.1 单质的提取、性质和用途
    14.3.2 化合物
   14.4 碳
    14.4.1 三种同素异形体
    14.4.2 电负性高于碳的元素与碳形成的某些无机化合物
    14.4.3 电负性低于碳的元素与碳形成的化合物: 碳化物
   14.5 硅
    14.5.1 二氧化硅、硅酸盐和硅酸
    14.5.2 卤化物和氢化物
   14.6 氮
    14.6.1 存在、分离和用途
    14.6.2 负氧化态化合物
    14.6.3 正氧化态化合物
   14.7 磷
    14.7.1 单质
    14.7.2 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
    14.7.3 卤化物
   14.8 长周期元素的重要化学现象和重要反应
    14.8.1 两个重要化学现象
    14.8.2 其他重要化合物和重要反应
  第15章 p区元素(二)
   15.1 第16族、第17族和第18族元素概述
   15.2 氧
    15.2.1 过氧化氢
    15.2.2 臭氧
   15.3 硫
    15.3.1 负氧化态二元化合物
    15.3.2 正氧化态二元化合物
    15.3.3 其他正氧化态化合物
   15.4 卤素
    15.4.1 存在、提取和用途
    15.4.2 单质的性质
    15.4.3 负氧化态化合物
    15.4.4 正氧化态化合物
    15.4.5 卤素间化合物
    15.4.6 拟卤素
   15.5 稀有气体
    15.5.1 存在、提取和用途
    15.5.2 稀有气体化合物
  第16章 d区元素
   16.1 通性
    16.1.1 单质的物理性质
    16.1.2 无机颜料和化合物的颜色
    16.1.3 氧化态
    16.1.4 形成配位化合物
    16.1.5 过渡金属与工业催化
   16.2 钛
    16.2.1 存在、提取和用途
    16.2.2 重要化合物
   16.3 铬
    16.3.1 存在、提取和用途
    16.3.2 重要化合物
   16.4 钼和钨
   16.5 锰
   16.6 铁、钴、镍
    16.6.1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6.6.2 铁的氧化还原化学与高低氧化态转化的介质条件
    16.6.3 有代表性的盐
    16.6.4 有代表性的配位化合物
   16.7 铜
    16.7.1 金属的冶炼、性质和用途
    16.7.2 氧化态和某些氧化还原反应
    16.7.3 几种常见化合物
   16.8 贵金属元素的不活泼性和催化性能
   16.9 锌、镉、汞
    16.9.1 单质的工业提取方法
    16.9.2 重要化合物
   16.10 过渡元素与CO形成的化合物
    16.10.1 制备方法和性质简介
    16.10.2 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几何结构
    16.10.3 金属羰基化合物的成键作用
    16.10.4 18电子规则
  第17章 f区元素
   17.1 镧系元素
    17.1.1 基本性质概述
    17.1.2 重要化合物
    17.1.3 稀土矿物、混合稀土生产工艺和稀土的应用
    17.1.4 稀土元素的相互分离
   17.2 锕系元素简介
  第18章 氢
   18.1 三种同位素
   18.2 天然资源和工业制备方法
   18.3 性质
   18.4 用途
   18.5 二元氢化合物
    18.5.1 分子型氢化合物
    18.5.2 似盐型氢化物
    18.5.3 金属型氢化物
  第19章 核化学简介
   19.1 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衰变
    19.1.1 放射性衰变和放射系
    19.1.2 核化学方程、半衰期和放射性活度
    19.1.3 放射性碳14纪年
   19.2 核能和核能利用
    19.2.1 核素的平均结合能
    19.2.2 核裂变
    19.2.3 核聚变
   19.3 人工核反应和超铀元素的合成
    19.3.1 人工核反应
    19.3.2 超铀元素的合成
 副 篇
  A 化学原理
   A01 2008年最难以置信的科学发现:首次拍摄到电子运动过程
   A02 化学元素符号是英文名称的缩写吗
   A03 单个原子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原子质量单位(u)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A04 周期表中元素符号下方的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到的,为什么没有单位
   A05 为什么氟的相对原子质量[Ar(F)=18.998 403 2]有9位有效数字,而不少其他原子的有效数字位数少得多
   A06 化学元素的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间有何关系
   A07 您怀疑“不确定原理”的正确性吗
   A08 既然p轨道的两个波瓣间有个电子概率为零的节面, 那么电子如何从一个波瓣到达另一个波瓣
   A09 对基态氢原子1s轨道而言, 其电子概率从核到远离核的方向连续减小(图1.9),
   怎样将这种图像与氢原子半径概念联系起来
   A10 离子半径是怎样确定的
   A11 引用离子半径解释化合物的性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A12 如果能够写出能量不同的两种或多种路易斯结构式, 您将如何从中做选择
   A13 帮您走近共振杂化理论
   A14 书写路易斯结构式的重要例外
   A15 SF6分子中S原子3d轨道参与成键的观点受质疑
   A16 什么叫超价化合物
   A17 两特定原子间键级对键强度和键长的影响
   A18 两特定原子间三键和双键的强度分别是单键强度的3倍和2倍吗
   A19 为什么单质氮最稳定的形式是以三键结合的N2分子,而同族的磷则以单键结合的P4分子存在
   A20 功和热为什么不是状态函数
   A21 从汉字“焓”的构字看焓(H)的物理意义
   A22 为什么引入状态函数ΔrH表达恒压反应热Qp,却不用一个状态函数表达恒容反应热Qv
   A23 人类本身和人类的活动是否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A24 术语“自由能”中“自由”一词的含义
   A25 如何从一个非自发反应获得你所需要的产物
   A26 从热力学角度解释“相似溶解”规则
   A27 使用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A28 物理量取对数前为什么先要除以该物理量的单位
   A29 反应机理研究:动力学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
   A30 MOF捕获迄今最大的水合质子簇[H(H2O)28]+
   A31 为什么无法由实验测得水溶液中强酸的Ka值,表5.1中强酸的Ka值是怎样得来的
   A32 鲍林规则及其对化学研究的指导价值
   A33 氧化还原体系与布朗斯特酸碱体系之间的关联
   A34 为什么电解池的阳极用(+)标记, 而伏打电池的阳极却用(-)标记
   A35 电子是怎样由还原剂向氧化剂转移的
   A36 一种纽扣电池: 银锌电池
   A37 活性电极:电解法生产高纯金属
   A38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腐
   A39 笔记本电脑中的锂离子电池是怎样工作的
   A40 维尔纳巧妙的化学思维:确定六配位络合物的几何构型
   A41 维尔纳与约尔更生:一场学术争论中的故事
   A42 红宝石和蓝宝石:光彩夺目的背后
   A43 六齿配体的故事: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
   A44 利用络离子的形成掩蔽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A45 络合物稳定水中不稳定的氧化态
   A46 利用形成络合物原理完成定影程序
   A47 本教材为什么用术语“络合滴定”代替了“配位滴定”
   A48 测量溶液酸度的pH计是怎样工作的
   A49 盐效应为何导致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增大
   A50 您听过“钠化钠”和“电子化钠”这样的化合物名称吗
   A51 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化学活泼性顺序
   A52 C60的笼结构是怎样确定的
   A53 奇妙的“穴柱”景观:徐霞客曾经走近
   A54 等电子系列
   A55 Pb3O4中Pb原子的氧化态:+4和+2还是+8/3
   A56 卤化物形成哪些类型的化学键
   A57 H2O2为什么容易分解: 金属离子的穿梭催化
   A58 经过了整整100年,化学法制备元素氟的努力终获成功
   A59 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制备
   A60 化学家实现了氙与水的反应
   A61 铂系金属为什么是非均相催化过程的优良催化剂
   A62 水合物中的H2O分子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
   A63 无机颜料的颜色: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荷移跃迁和价层间跃迁
   A64 水溶液中Cu,Ag和Au氧化态的变化趋势为什么没有规律性
   A65 Mo和W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同多酸和杂多酸
   A66 如何界定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A67 氢的性质在哪些方面显得独一无二
   A68 氢键的方向性与VSEPR理论
   A69 分子内氢键
   A70 对称氢键可看做3c2e键
   A71 氢键导致水的最大密度不出现在0℃
   A72 氢键与包合水合物
   A73 氢键成全了红杉树全球第一的个头
   A74 氢键与DNA双螺旋结构
   A75 区分: (a) 同位素与核素; (b) 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 (c)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放射性元素
   A76 我国科学家在20世纪最后10年合成的新核素
   A77 放射性示踪剂用于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合物的结构
   A78 什么叫反应的半衰期,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有什么特点
   A79 放射性碳14测定古墓年代
  B 化学应用
   B01 低碳经济:能源评价的双指标体系即将到来吗
   B02 当今使用的化石燃料是怎样形成的
   B03 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B04 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开发的方向
   B05 替代燃料:生物质乙醇
   B06 替代燃料:甲醇
   B07 替代燃料:生物柴油
   B08 煤制油机理
   B09 青海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有望成为未来能源的另一根重要
   支柱
   B10 天然气包合水合物
   B11 氢经济学
   B12 氢燃料电池
   B13 氙可能成为21世纪的太空燃料
   B14 长征2F火箭使用何种推进剂
   B15 气候变暖问题: “末日之钟”和“350”集会
   B16 气候变暖问题:两种对立的观点
   B17 气候变暖问题: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趋势
   B18 气候变暖问题: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上升
   B19 气候变暖问题:大气“天窗”只能放行地表散发的部分热红外
   B20 气候变暖问题:水蒸气未列入温室气体黑名单
   B21 气候变暖问题: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中的化学和物理分离方法
   B22 臭氧层问题:臭氧层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B23 臭氧层问题:臭氧洞是怎样产生的
   B24 臭氧层问题:平流层臭氧浓度的完全恢复可能还需数十年时间
   B25 臭氧层问题:氯氟烃的替代品
   B26 SO2和SO3造成的环境问题
   B27 酸雨来袭:不分正义与邪恶,不分富有与贫穷
   B28 光化学烟雾:中国城市大气环境面临的新问题
   B29 铈氧化物用于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
   B30 磷酸盐造成的环境问题: 富营养化
   B31 化学需氧量(COD)及其测定
   B32 辐射造成的生物效应
   B33 室内空气放射性氡超标是仅次于吸烟的肺癌致病因素
   B34 切尔诺贝利灾难
   B35 检测放射性的方法
   B36 241Am电离室用作烟监测器
   B37 射线疗法
   B38 放射性示踪剂在医学中的应用
   B39 化学法杀灭饮用水中的毒菌:两害相权取其轻
   B40 随着四乙基铅的退出,“一统天下”的抗震爆添加剂不复存在
   B41 晶体材料:维数怎样确定
   B42 碳素材料:炭黑和活性炭
   B43 碳素材料:碳纤维
   B44 碳素材料:石墨烯
   B45 碳素材料:人工合成金刚石
   B46 陶瓷材料:简介
   B47 陶瓷材料:青花瓷与钴基陶瓷颜料
   B48 陶瓷材料:几种重要玻璃
   B49 陶瓷材料:玻璃制造工艺的化学原理
   B50 陶瓷材料:沸石
   B51 陶瓷材料:分子筛的功能和用途
   B52 陶瓷材料:高温超导陶瓷
   B53 陶瓷材料:溶胶凝胶法减少结构缺陷
   B54 金属有机骨架: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交叉的新方向
   B55 您每天活动所需的热能哪里来
   B56 牛奶消化与酶
   B57 血液的缓冲作用
   B58 血红素:血液输氧功能的核心基团
   B59 驱动心脏搏动的生物化学过程
   B60 牙齿珐琅质:口腔中的磷酸盐矿物
   B61 生物体内的磷酸盐
   B62 小肠怎样吸收脂肪性营养
   B63 腌、熏、晒、烤肉类食品的致癌风险来自亚硝胺类化合物
   B64 氯化钠注射液:细胞内液的等渗溶液
   B65 重金属急性中毒和螯合剂解毒
   B66 汞蒸气的毒性
   B67 是非NO:污染物、明星分子、伟哥、保命药物
   B68 叠氮化钠与安全气袋系统
   B69 硬水软化
   B70 FeMo固氮酶结构确定:Science发表“点睛”之作
   B71 氯碱工业
   B72 SO2催化转化为SO3的工业过程
   B73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B74 实验室怎样选择干燥剂
   B75 利用两相平衡原理创造恒定的低温实验环境
   B76 氮气干燥和氮气除氧的实验室方法
   B77 稀土资源:一夜间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
 习题、词汇和附录
  习题
   Chapter 1 Atomic Structure and the Periodic Table
   Chapter 2 Chemical Bonding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Chapter 3 Basic Concepts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Chapter 4 Reaction Rates 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Chemical Kinetics
   Chapter 5 Acids, Bases, and AcidBase Reaction
   Chapter 6 Redox Reac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
   Chapter 7 Chemistry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Chapter 8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lutions
   Chapter 9 AcidBase Equilibria and AcidBase Titration
   Chapter 10 Solubility Equilibria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Chapter 11 Conditional Stability Constant and ComplexometricTitration
   Chapter 12 Conditional Potential and Redox Titration
   Chapter 13 sBlock Elements
   Chapter 14 pBlock Elements (Ⅰ)
   Chapter 15 pBlock Elements (Ⅱ)
   Chapter 16 dBlock Elements
   Chapter 17 fBlock Elements
   Chapter 18 Hydrogen
   Chapter 19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Chemistry
 英文词汇
 附录1 索引
 附录2 数据表
  表FⅠ 化学元素的名称和摩尔质量
  表FⅡ 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
  表FⅢ SI基本量及其单位
  表FⅣ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表FⅤ 常用换算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