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02-07-1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文化史(专升本)》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06183
  • 1
  • 162505
  • 0061157042-5
  • 平装
  • 32开
  • 2002-07-15
  • 370
  • 458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师范司组编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历史专业必修教材。全书从物质、精神、制度、风俗四个方面,分原始社会、夏南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前期和鸦片战争至民国八个历史阶段,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重大文化现象。内容涉及面广,线索清晰,重点突出。本书也可作普通高校本专科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并供社会读者阅读。

目录

 绪论
  一、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
  二、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精神
  三、中国文化史的主要线索和发展阶段
  四、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方法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
  第一节 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模式
   一、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中国文化起源的模式
  第二节 原始先民的物质文化
  第三节 原始先民的精神文化
   一、天文历法
   二、八卦文字
   三、艺术
   四、信仰崇拜
  第四节 原始先民的婚姻和社会结构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第一节 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和交通
  第二节 传统哲学思想的奠基
   一、《周易》和《洪范》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三、孔子和《论语》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的雏形
   一、文字的成熟
   二、科学技术
   三、文艺和史学
  第四节 传统制度的建立
   一、宗法制
   二、官制和教育制
   三、兵制和法律制
   四、田制和赋役制
  第五节 以礼为导向的社会风俗
   一、冠、婚礼
   二、丧葬
   三、节庆和娱乐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
  第一节 社会物质文化的提高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
   四、交通
  第二节 学术思想的拓展
   一、“学在私门”和士的崛起
   二、百家争鸣
   三、从焚书坑儒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四、桓谭、王充的朴素自然观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的发展
   一、科技
   二、文学
   三、艺术
   四、史学
  第四节 道教的形成和佛教的传入
   一、道教的形成
   二、佛教的传入
  第五节 制度文化的发展
   一、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
   二、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
   三、兵制和法制
   四、赋税制度
  第六节 趋向厚重的风俗
   一、社交礼仪
   二、婚姻
   三、丧葬
   四、节庆
   五、娱乐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内部冲突与融摄——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民族文化交流下的社会生活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
   四、交通
  第二节 玄学与无神论
   一、玄学的产生及代表人物
   二、范缜与《神灭论》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成果
   一、科技
   二、文学
   三、艺术
   四、史学
  第四节 在冲突中融摄的宗教
   一、佛教
   二、道教
  第五节 凝结了多民族智慧的制度
   一、行政区划和官制
   二、教育制度与九品中正制
   三、兵制与法制
   四、均田制与赋税制
  第六节 丰富多彩的风俗
   一、婚姻
   二、丧葬
   三、节庆
   四、娱乐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繁华的物质文化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
   四、交通
  第二节 相容相兼的儒学和宗教
   一、儒学
   二、道教
   三、佛教
   四、其他宗教
  第三节 成果丰硕的科技、文艺和史学
   一、科技
   二、文学
   三、艺术
   四、史学
  第四节 规模恢宏的制度
   一、行政区划与官制
   二、教育制与科举制
   三、兵制与法制
   四、田制与赋役制
  第五节 奋发向上的风俗
   一、婚姻
   二、丧葬
   三、节庆
   四、娱乐
 第六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宋、辽、夏、金、元时期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新发展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
   四、交通和通信
  第二节 强调“修身为人”之道的学术思想
   一、道学的形成及代表人物
   二、道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三、道学以外的儒学流派
  第三节 成果璀璨的科技、文艺和史学
   一、科技
   二、文学
   三、艺术
   四、史学
  第四节 跨越民族界限的宗教
   一、道教
   二、佛教
   三、伊斯兰教
  第五节 形式多样的制度
   一、行政区划和官制
   二、教育、选官制度
   三、兵制与法制
   四、赋役制度
  第六节 日益规整的风俗
   一、婚姻
   二、丧葬
   三、节庆
   四、娱乐
 第七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继续延伸和转机——明、清前期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继续延伸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
   四、交通
  第二节 高度专制下的学术思想
   一、理学向心学的倾斜
   二、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
   三、其它学术思想
  第三节 科技、文艺和史学的新成就
   一、科技
   二、文学
   三、艺术
   四、史学
  第四节 沉迹于民间的宗教
   一、道教
   二、佛教
   三、伊斯兰教
   四、基督教及民间秘密宗教
  第五节 呼唤变革的制度
   一、政区划分和官制
   二、教育和科举制
   三、兵制和法制
   四、赋役制度
  第六节 繁文缛节的风俗
   一、婚姻
   二、丧葬
   三、节庆
   四、娱乐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化——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
  第一节 物质生活的近代化因素
   一、饮食
   二、衣饰
   三、居止
   四、交通
  第二节 摸索变革的学术思想
   一、洋务运动及其思想
   二、 世纪末到世纪初的主要思想
   三、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 近代化中的科技、文艺和史学
   一、科技
   二、文学
   三、艺术
   四、史学
  第四节 近代化冲击下的宗教
   一、佛教与道教
   二、伊斯兰教
   三、基督教
   四、民间秘密宗教
  第五节 承前启后的制度
   一、官制
   二、兵制和法制
   三、教育制度
   四、赋税制度
  第六节 新旧混合的风俗
   一、婚姻
   二、丧葬
   三、节庆
   四、娱乐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