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年5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经济法原理》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24762
  • 1版
  • 178434
  • 0041159487-2
  • 平装
  • 16流
  • 2013年5月
  • 535
  • 492
  • 法学
  • 法学
  • D922.290.1
  • 法学
  • 研究生、本科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法的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需要结合经济法理论和制度的最新发展,进一步提炼和揭示经济法的相关原理。《经济法原理》一书就是在这个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经济法原理(学术教科书)》由张守文编著,本书提出了经济法学领域至为重要且紧密关联的三个基本原理,即差异原理、结构原理和均衡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五个重要原理,即双手并用原理、两个失灵原理、利益多元原理、多重博弈原理和交易成本原理,这些原理为思考经济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
  结合上述基本原理和重要原理,本书对经济法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制度分别展开探讨,并在结构上分为总论(第一章至第十一章)和分论(第十二章到第十八章)两个部分。而无论是总论抑或分论部分的思考,都与经济法的诸多重要原理直接相关。
  在总论部分,本书着重从差异原理出发,探讨了经济法的问题定位与目标选择、调整对象与内部结构、价值体系与本原规则、主要特征与相邻关系、主体结构与行为理论、权义分配与归责原理、法律渊源与效力范围、制度运行与相关程序等问题,这些方面都体现了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差异”,而“差异”的成因则与经济法领域多种类型的“二元结构”密不可分。基于上述存在“差异性”的结构,在经济法领域更要强调协调、均衡,这既是结构原理和均衡原理的要求,也是“两个失灵”、“利益多元”等诸多重要原理的要求。
  在分论部分,基于上述各类重要原理,考虑到市场失灵是经济法调整需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法原理(学术教科书)》选取了引发市场失灵的各类主要问题,分别结合相关的重要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从而说明各类经济法制度存续的必要性及其背后的经济法原理。为此,在宏观调控法部分(第十二章至第十五章),探讨了公共物品与财政调控、公平分配与税收调控、币值稳定与金融调控、经济失衡与计划调控方面的理论和制度;在市场规制法部分(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探讨了妨害竞争与垄断规制、外部效应与竞争规制、信息偏在与消费规制的理论和制度。通过对各类制度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及其衍生的重要原理。
  经济法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甚巨,但经济法学研究起步较晚,学界尚缺少对原理的系统提炼。本书尝试从基本原理及其衍生的重要原理的视角来思考相关问题,希望由此能够增进读者对经济法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并有助于推进经济法的研究质量和法治水平的提升。
目录
导论  学科概貌与基本原理/001
    第一节 经济法学的学科概貌/003
    第二节 贯穿学科的基本原理/007
    本章小结/019
第一章  问题定位与目标选择/021
    第一节 经济法上的问题定位/023
    第二节 调整目标的法律选择/027
    本章小结/035
第二章  调整对象与内部结构/039
    第一节 调整对象的理论界定/041
    第二节 内部结构的法理解析/045
    本章小结/053
第三章  价值体系与本原规则/057
    第一节 二元价值的体系构建/059
    第二节 本原规则的理论提炼/064
    本章小结/072
第四章  特征提要与相邻关系/075
    第一节 主要特征的分层提要/077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多元探析/088
    本章小结/095
第五章  理论借鉴与制度流变/097
    第一节 中外理论的融汇借鉴/099
    第二节 重要制度的沿革流变/110
    本章小结/121
第六章  主体结构与能力差异/123
    第一节 主体分合的结构分析/125
    第二节 能力差异原因与体现/132
    本章小结/140
第七章  行为理论与调制行为/143
    第一节 行为结构与行为评价/145
    第二节 调制行为的法理探究/156
    本章小结/166
第八章  权义分配与调控职权/167
    第一节 权义分配的结构视角/169
    第二节 调控职权的法律限定/180
    本章小结/191
第九章  归责原理与责任形态/193
    第一节 归责前提与归责基础/195
    第二节 责任形态的法理探讨/206
    本章小结/219
第十章  法律渊源与三维效力/223
    第一节 法律渊源的多维解析/225
    第二节 三维效力的特殊问题/235
    本章小结/240
第十一章  制度运行与相关程序/243
    第一节 制度运行的影响因素/245
    第二节 运行程序的重要问题/251
    本章小结/259
第十二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调控/265
    第一节 财政调控的基本原理/267
    第二节 财政收支的调控制度/277
    本章小结/292
第十三章  公平分配与税收调控/293
    第一节 税收调控的基本原理/295
    第二节 体制与征纳调控制度/308
    本章小结/316
第十四章  币值稳定与金融调控/317
    第一节 金融调控的基本原理/319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调控制度/329
    本章小结/342
第十五章  经济失衡与计划调控/343
    第一节 计划调控的基本原理/345
    第二节 综合协调的调控制度/352
    本章小结/367
第十六章  妨害竞争与垄断规制/369
    第一节 垄断规制的基本原理/371
    第二节 公平竞争的制度保障/389
    本章小结/407
第十七章  外部效应与竞争规制/409
    第一节 竞争规制的基本原理/411
    第二节 正当竞争的制度保障/42l
    本章小结/444
第十八章  信息偏在与消费规制/445
    第一节 消费规制的基本原理/447
    第二节 消费主体的制度保障/454
    本章小结/470
参考书目/473
本书索引/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