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 #
  • #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以下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9787513241021
  • 2-3
  • 204665
  • 41227126-4
  • 16开
  • 2017年6月
  • 392
  • 医学
  • 药学
  • R95
  • 通用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主要利用相关理论知识,介绍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相关内容。内容实用,适合全国中医药院校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使用。
目录
第一篇 生物药剂学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第一节 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二、药物的体内过程第二节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一、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一、生物药剂学的研究进展二、新技术与新方法第二章 药物的吸收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一、生物膜的结构与特点二、药物的膜转运途径与机制三、药物体内转运中重要的生物膜第二节 口服药物的胃肠道吸收一、胃肠道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二、药物胃肠转运机制第三节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一、胃肠道的体液环境二、胃肠道的运动三、胃肠道的代谢反应四、胃肠道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五、食物六、药物外排转运体七、病理学因素第四节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一、药物的解离度和脂溶性二、药物的溶出速度三、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第五节 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一、剂型特点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二、制剂处方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三、制备工艺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第六节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与制剂设计一、BCS分类依据二、BCS的有关参数三、BCS在剂型设计中的应用第七节 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_一、在体法二 ,体外法三、体内法第八节 体外溶出试验一、溶出度测定及其意义二、溶出度试验的原理与方法三、溶出曲线的拟合与数据处理第九节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一、注射给药二、经皮给药三、肺部给药四、黏膜给药第三章 药物的分布第一节 概述一、体液与药物分布二、化学结构与药物分布三、药效与药物分布四、药物的再分布与蓄积五、表观分布容积第二节 影0向药物分布的因素一、影响药物分布速度的因素二、影响药物分布程度的因素第三节 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一、淋巴系统与药物转运二、药物从血液向淋巴液的转运三、药物从组织液向淋巴液的转运四、药物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第四节 药物的脑内分布一、血脑屏障二、药物从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三、药物从中枢神经系统向血液的转运第五节 药物的胎儿内分布一、胎盘的形态构造与血液循环二、胎盘的药物转运三、胎儿血液循环与药物分布第六节 药物的脂肪组织分布第四章 药物代谢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部位二、药物代谢对药理活性的影响三、首过效应与肝提取率四、药物代谢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二节 药物代谢反应与代谢酶一、药物代谢反应二、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第三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一、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二、非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第四节 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一、体外法二、体内法三、中药代谢研究及方法第五章 药物排泄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药物的肾排泄一、肾小球滤过二、肾小管重吸收三、肾小管主动分泌四、肾清除率第三节 药物的肾外排泄一、胆汁排泄二、乳汁排泄三、唾液排泄四、肺排泄五、扦腺排泄六、肠道排泄第四节 药物排泄的研究方法一、药物肾排泄的研究方法二、药物胆汁排泄的研究方法三、药物肠道排泄的研究方法四、中药排泄研究进展第六章 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及其体内过程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口服控释给药系统及其设计一、胃内滞留制剂二、小肠迟释制剂三、结肠迟释制剂四、结肠靶向前体药物第三节 靶向给药系统及其设计一、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处置二、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三、脑靶向给药系统四、肾靶向给药系统五、生物技术药物的细胞内靶向第四节 代谢与药物传递系统设计一、药物代谢与剂型选择二、药物代谢与前体药物设计三、利用代谢饱和现象的制剂设计四、结合代谢抑制剂的制剂设计第二篇 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第一节 药物动力学及其发展概况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与进展一、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第三篇 药物动力学的进展与应用第四篇 实验与习题附录一 常用药物动力学符号附录二 拉普拉斯(Laplace)变换附录三 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