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23-12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5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330827
  • 1-14
  • 206253
  • 48245117-6
  • 平塑
  • 16开
  • 2023-12
  • 650
  • 412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TP39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1.1 数据通信概述 1 1.2 数据通信系统 2 1.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2 1.2.2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3 1.2.3 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 4 1.2.4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4 1.3 数据通信网络 6 1.4 计算机网络概述 7 1.4.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7 1.4.2 因特网的组成 10 1.4.3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类别 12 1.4.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应用 13 1.4.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4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模型 17 1.5.1 层次型的体系结构 17 1.5.2 计算机网络的模型 19 1.5.3 若干重要概念 22 1.6 标准及其制定机构 26 1.6.1 标准 26 1.6.2 标准制定机构 26 1.7 发展趋势 28 1.7.1 泛在网络和泛在计算 28 1.7.2 新信息服务和信息工具 30 1.7.3 云计算和大数据 31 1.7.4 下一代网络 32 1.7.5 网络融合 33 习题1 33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36 2.1 消息和信息、数据和信号 36 2.1.1 消息和信息 36 2.1.2 信号 37 2.1.3 数据 39 2.2 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40 2.2.1 传输方式 40 2.2.2 传输速率 42 2.2.3 频带利用率 43 2.3 传输损伤和传输质量 44 2.3.1 传输损伤 44 2.3.2 传输质量 44 2.4 通信编码 48 习题2 50 第3章 数据传输信道 51 3.1 信道概述 51 3.1.1 信道概述 51 3.1.2 信道容量的计算 52 3.2 传输介质 54 3.2.1 导引型传输介质 54 3.2.2 非导引型传输介质 59 习题3 66 第4章 数据传输技术 68 4.1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技术 68 4.1.1 模拟信号的抽样 68 4.1.2 抽样模拟信号的量化 70 4.1.3 脉冲编码调制(PCM) 71 4.1.4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73 4.1.5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ADPCM) 73 4.2 数字基带传输技术 73 4.2.1 基带传输对信号的要求 74 4.2.2 基带信号的波形及其传输码型 74 4.3 数字频带传输技术 78 4.3.1 基本数字调制技术 79 4.3.2 正交幅度调制 87 4.3.3 幅相混合调制 87 4.3.4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89 4.4 信道访问技术 89 4.4.1 轮询访问技术 90 4.4.2 争用访问技术 91 4.5 信道复用技术 94 4.5.1 频分复用 94 4.5.2 波分复用 95 4.5.3 时分复用 97 4.5.4 码分复用 99 4.6 同步控制技术 101 4.6.1 载波同步 101 4.6.2 位同步 102 4.6.3 群同步 103 4.6.4 网同步 104 4.7 数据交换技术 107 4.7.1 电路交换 107 4.7.2 报文交换 108 4.7.3 分组交换 108 4.8 差错控制技术 110 4.8.1 差错控制概述 110 4.8.2 差错检测 112 4.8.3 差错纠正 116 习题4 117 第5章 物理层 120 5.1 物理层概述 120 5.2 物理层接口特性 120 5.2.1 机械特性 121 5.2.2 电气特性 121 5.2.3 功能特性 122 5.2.4 规程特性 123 5.3 物理层的常用标准 124 5.3.1 EIA RS-232 124 5.3.2 EIA RS-449 127 5.3.3 RJ-45 128 5.4 数字传输系统 129 5.5 宽带接入技术 132 5.5.1 基于五/六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 132 5.5.2 基于铜线的 xDSL技术 132 5.5.3 基于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的 接入技术 134 5.5.4 光纤接入技术 136 习题5 137 第6章 数据链路层 138 6.1 数据链路层概述 138 6.2 点对点信道的3个基本问题 139 6.2.1 帧定界 139 6.2.2 透明传输 141 6.2.3 差错检测 142 6.3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142 6.3.1 PPP 和 PPPoE协议 142 6.3.2 PPP和PPPoE协议的帧格式 143 6.3.3 PPP 协议的状态图 144 6.4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145 6.4.1 局域网概述 145 6.4.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147 6.4.3 IEEE 802 标准 148 6.5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148 6.5.1 以太网概述 148 6.5.2 以太网的MAC子层 150 6.5.3 CSMA/CD协议 151 6.5.4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153 6.6 扩展的以太网 154 6.6.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155 6.6.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156 6.7 高速以太网 160 6.7.1 100Base-T以太网 160 6.7.2 吉比特以太网 160 6.7.3 10吉比特以太网 161 6.7.4 40/100吉比特以太网 162 习题6 162 第7章 网络层 165 7.1 网络层概述 165 7.1.1 虚拟互连网络 165 7.1.2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166 7.2 网际协议IPV4 168 7.2.1 分类的IP地址 168 7.2.2 划分子网 171 7.2.3 无分类编址 174 7.2.4 地址解释和地址转换 176 7.2.5 IP数据报的格式 181 7.2.6 IP层的分组转发机制 185 7.3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189 7.3.1 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189 7.3.2 内部网关协议 191 7.3.3 外部网关协议 197 7.3.4 路由选择的关键部件——路由器 198 7.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V4 199 7.5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202 7.5.1 MPLS概述 202 7.5.2 MPLS的基本原理 203 7.5.3 MPLS的首部和格式 206 7.6 IP多播及其协议 207 7.6.1 IP多播概述 207 7.6.2 局域网IP多播 208 7.6.3 因特网IP多播协议 209 7.7 移动IP及其协议 211 7.7.1 移动IP概述 211 7.7.2 移动IP的基本原理 212 7.7.3 移动IP的几个问题 214 7.8 下一代因特网的网络层协议 215 7.8.1 网际协议IPv6 215 7.8.2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v6 223 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