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第2版) / 普通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十三五”规划教材
定价:¥42.00
                            								作者: 郭谋发
出版时间:2018-05
最新印次日期:2024-12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试读-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591672
 - 2-5
 - 209304
 - 48267776-2
 - 平装
 - 16开
 - 2018-05
 - 426
 - 280
 - TM727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概念、理论及实现的方法与技术。全书共分9章,包括概述、配电网及一次设备、配电网自动化数据通信、配电网馈线监控终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网高级应用软件等。                            
                            
                        
                            目录
                        
                        
                                前 言第1 章 概述  1 1. 1 配电网自动化概念  1 1. 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3  1. 2.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3  1. 2. 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4 1. 3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  4 1. 4 国内外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及发展  6  1. 4. 1 国外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6  1. 4. 2 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  7  1. 4. 3 配电网自动化发展趋势  8 1. 5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难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9  1. 5.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难点  9  1. 5. 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10  1. 5. 3 解决办法  12第2 章 配电网及一次设备  13 2. 1 配电网接线  13  2. 1. 1 放射式接线  13  2. 1. 2 环式接线  14 2. 2 配电网一次设备  18  2. 2. 1 配电变压器  18  2. 2. 2 断路器  19  2. 2. 3 负荷开关  20  2. 2. 4 隔离开关  21  2. 2. 5 熔断器  22 2. 3 开闭所  22 2. 4 环网柜和电缆分支箱  24  2. 4. 1 环网柜  24  2. 4. 2 电缆分支箱  26 2. 5 配电站和箱式变压器  28  2. 5. 1 配电站  28  2. 5. 2 箱式变压器  29 2. 6 配电网的接地方式  30第3 章 配电网自动化数据通信  33 3. 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33 3. 2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35  3. 2. 1 有效性指标  35  3. 2. 2 可靠性指标  36 3. 3 数据传输方式和工作方式  37  3. 3. 1 数据传输方式  37  3. 3. 2 通信线路的工作方式  39 3. 4 数据通信的差错检测  39  3. 4. 1 差错控制方式  39  3. 4. 2 常用检错码  40 3. 5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  44  3. 5. 1 RS ̄232   45  3. 5. 2 RS ̄485   46  3. 5. 3 CAN 总线  49  3. 5. 4 电力线载波通信  50  3. 5. 5 光纤通信  53  3. 5. 6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  59  3. 5. 7 GPRS 通信  62  3. 5. 8 多种通信方式综合应用  64 3. 6 配电网自动化常用的通信规约  66  3. 6. 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66  3. 6. 2 IEC 60870 ̄5 ̄104 规约  77第4 章 配电网馈线监控终端  89 4. 1 馈线监控终端简介  89  4. 1. 1 馈线监控终端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89  4. 1. 2 馈线监控终端的构成  90目  录Ⅴ   4. 1. 3 馈线终端单元的硬件  91  4. 1. 4 馈线终端单元的软件  93  4. 1. 5 环网柜和开闭所的馈线终端单元  96 4. 2 馈线监控终端数据采集原理  97  4. 2. 1 概述  97  4. 2. 2 模拟量采集的基本原理  99  4. 2. 3 交流采样算法  102  4. 2. 4 数字滤波原理  106  4. 2. 5 开关量输入/输出  115 4. 3 馈线监控终端实例  118  4. 3. 1 FD ̄F2010 型馈线监控终端的构成  118  4. 3. 2 F2010B 型馈线终端单元的硬件  118  4. 3. 3 F2010B 型馈线终端单元的软件  121 4. 4 馈线故障指示器  123  4. 4. 1 概述  123  4. 4. 2 短路故障指示器  124  4. 4. 3 故障指示器的应用和发展  127第5 章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129 5. 1 智能电能表  129  5. 1. 1 智能电能表的功能  129  5. 1. 2 安全认证  131 5. 2 专变及公变采集终端  132  5. 2. 1 专变及公变采集终端简述  132  5. 2. 2 专变及公变采集终端的功能  133  5. 2. 3 专变及公变采集终端的通信协议  134 5. 3 集中抄表采集终端  134  5. 3. 1 集中抄表终端简述  134  5. 3. 2 集中抄表终端的功能  136  5. 3. 3 集中抄表终端的通信协议  137 5. 4 专变采集终端设计  137  5. 4. 1 概述  137  5. 4. 2 终端硬件设计  137  5. 4. 3 终端软件设计  139第6 章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146 6. 1 馈线自动化模式  146 6. 2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  147  6. 2. 1 重合器的功能  147  6. 2. 2 分段器的分类和功能  148  6. 2. 3 重合器与电压 ̄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149  6. 2. 4 重合器与过电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  153  6. 2. 5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不足  154 6. 3 基于馈线监控终端的馈线自动化  154  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