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24-10

最新印次日期:2024-10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生物活性物质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9787518433605
  • 1-1
  • 502881
  • 49257819-0
  • 16开
  • 2024-10
  • 食品、生物
  • 本科
作者简介
郑建仙,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功能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功能性食品、新型高效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工作。自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省市和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30多项,除基础性项目外,其中大多数已先后在香港、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主编《功能性食品》(三卷本)《功能性食品生物技术》《植物活性成分开发》等20多部著作,是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的理论奠基人。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生物活性物质学是研究生物活性物质化学、营养学、生物学、毒理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方面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本教材共分14章:第1章简论健康中国的重大意义、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活性物质学、功能性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营养素、功效成分与营养素的关系、健康产品开发原理;第2章论述膳食纤维、活性多糖、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单双糖和功能性糖醇;第3章讨论氨基酸、活性肽、活性蛋白质和酶蛋白;第4章阐述必需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第5章论述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类似物、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第6章探讨植物活性成分,包括有机硫、有机醇、有机酸、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第7章讨论益生菌、益生素;第8~12章分别讨论药食两用植物活性物质91种、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植物活性物质104种、属于普通食品的植物活性物质90种、属于常规中草药的植物活性物质123种和动物活性物质97种;第13~14章简述关于新食品原料125种、公告为普通食品原料45种。可供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中药学、生物工程、营养与卫生等学科的院校师生作为教材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 膳食纤维
第二节 活性多糖
第三节 功能性低聚糖
第四节 功能性单双糖
第五节 功能性糖醇
第三章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活性肽
第三节 活性蛋白质
第四节 酶蛋白
第四章 功能性脂类
第一节 必需脂肪酸
第二节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第三节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第四节 复合脂质
第五章 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第一节 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
第二节 矿物元素
第六章 植物活性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硫化合物
第二节 有机酸化合物
第三节 有机醇化合物
第四节 多酚类化合物
第五节 类胡萝卜素
第六节 生物类黄酮
第七节 原花青素和花色苷
第八节 生物碱
第九节 萜类化合物
第十节 皂苷
第七章 微生态制剂
第一节 益生菌
第二节 益生素及其他
第八章 药食两用植物活性物质
第一节 根茎类活性物质
第二节 叶类活性物质
第三节 花草类活性物质
第四节 果实类活性物质
第五节 种子类活性物质
第六节 菌藻类活性物质
第七节 新增的药食两用植物活性物质
第九章 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植物活性物质
第一节 根茎类活性物质
第二节 叶类活性物质
第三节 花草类活性物质
第四节 果实类活性物质
第五节 种子类活性物质
第六节 皮类活性物质
第十章 属于普通食品的植物活性物质
第一节 食用菌类活性物质
第二节 藻类活性物质
第三节 果实类活性物质
第四节 根茎类活性物质
第五节 种子类活性物质
第六节 茎叶类活性物质
第七节 全草类活性物质
第十一章 属于常规中草药的植物活性物质
第一节 根茎类活性物质
第二节 种子类活性物质
第三节 果实类活性物质
第四节 花和花粉类活性物质
第五节 全草类活性物质
第六节 叶类活性物质
第七节 药用菌类活性物质
第十二章 动物活性物质
第一节 药食两用动物活性物质
第二节 保健食品允许使用的动物活性物质
第三节 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第四节 水产动物活性物质
第五节 畜类动物活性物质
第六节 禽类动物活性物质
第七节 昆虫类和爬行类动物活性物质
第十三章 新食品原料
第一节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第二节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第三节 功能性脂类
第四节 矿物元素
第五节 植物活性化合物
第六节 植物及其提取物
第七节 藻菌类原料
第八节 乳酸菌和其他菌
第十四章 公告为普通食品原料
第一节 单成分原料
第二节 叶草类植物原料
第三节 花和花粉类植物原料
第四节 果实类植物和藻类原料
第五节 根茎类植物原料
第六节 动物原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