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8-10-3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研究与应用》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39881
  • 1
  • 244575
  • 平装
  • 16开
  • 2008-10-31
  • 400
  • 361
  • 教育学
  • 教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全国使用范围较广的几种现代汉语教材(如胡裕树、张斌、邢福义、刘叔新、钱乃荣、邵敬敏、黄伯荣和廖序东、北大中文系、颜迈等分别主编的教材)中的语法部分,现当代语法学家(如黎锦熙、王力、吕叔湘、朱德熙、丁声树、陆俭明、沈家煊)的语法专著以及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暂拟系统”和“语法提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种论著或体系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是一部集教学语法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有利于学生特别是师范生了解不同教学语法体系的长短处与分歧,从而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去。
本书既可作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文科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作研究生备考和在读时的重要读物,还可作中学教师语法教学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 语法的意义及特点
   (一)语法的含义
   (二)语法的定义
   (三)语法术语
   (四)语法的特点
   (五)汉语语法的特点
  二 语法学的主要内容
   (一)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法学的研究方法
   (三)语法著作的类型
  三 语言单位和语法单位
   (一)语言单位和语法单位
   (二)汉语的语法单位
  思考和练习一
 第二节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一 古代和近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一)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二)近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二 现代和当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一)现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二)当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思考和练习二
 第三节 词的构成
  一 语素、词根和词缀
   (一)语素
   (二)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三)语素和词的关系
   (四)语素的分类
   (五)词根和词缀
  二 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
   (二)合成词
   (三)准词
  思考和练习三
 第四节 词的语法分类
  一 实词和虚词
   (一)分类的两个角度
   (二)分类的标准
   (三)分类的层级
  二 词类划分的标准
   (一)意义标准
   (二)形态标准
   (三)“依句辨品”标准
   (四)“词汇·语法范畴”标准
   (五)语法特点标准
  三 词类的设置
   (一)各体系的词类设置
   (二)词类设置的取舍
  思考和练习四
  四 词类的划分及其特点
   (一)实词
   (二)虚词
  五 词的跨类
   (一)词的跨类
   (二)兼类词的词性判定
  思考和练习五
 第五节 短语
  一 短语的特点
   (一)名称和范围
   (二)定义和特点
   (三)词和短语的区分
  二 短语的分类
   (一)结构分类的比较
   (二)短语的结构类型
   (三)功能分类和其他分类
  思考和练习六
  三 短语的变换和辨识
   (一)短语的变换
   (二)几种短语的辨识
  思考和练习七
  四 短语的分析
   (一)短语分析的方法
   (二)短语分析的几点说明
   (三)短语图解法的讨论
  思考和练习八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一 句子分类概况
   (一)定义和分类的矛盾
   (二)句子分类的混乱
   (三)句子分类的设想
   (四)特殊句式
  二 句子的功能类型
   (一)句子的功能类型
   (二)不同功能句子的辨识和转换
   (三)功能类型之间的关系
  思考和练习九
 第七节 单句
  一 单句的分析(上)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二)层次分析法
   (三)几种教学用析句方法
  思考和练习十
  二 单句的分析(下)
   (一)单句和单句成分
   (二)主谓宾的切分
   (三)三级成分分析法
   (四)对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
   (五)单句成分和短语成分的关系
   (六)几种析句方法的比较
   (七)三分法的疑难及解释
  思考和练习十一
  三 单句的分类
   (一)非主谓句考察
   (二)单句分类的构想
   (三)句型示例
   (四)句式选辑
  思考和练习十二
  四 单句的运用
   (一)病句的性质
   (二)分析病句的方法
  思考和练习十三
 第八节 复句
  一 复句概说
   (一)复句的定义
   (二)复句的特点
   (三)复句的分类
  二 一重复句
   (一)联合复句
   (二)偏正复句
   (三)复句意义类型讨论
   (四)紧缩复句
  三 多重复句
   (一)多重复句的判定
   (二)多重复句的分析
  四 复句的运用
   (一)缺乏联系
   (二)结构混乱
   (三)关联失当
  思考和练习十四
 第九节 句群
  一 句群的性质和特点
   (一)句群研究概况
   (二)句群的性质
   (三)句群的特点
  二 句群的类型和运用
   (一)句群的类型
   (二)句群的运用
  思考和练习十五
 第十节 汉语的歧义现象
  一 歧义的性质
   (一)多义和歧义
   (二)歧义的类型
   (三)歧义的范围
   (四)歧义的作用
  二 消除歧义的方法
   (一)语境和情理
   (二)结构和层次
   (三)语义的转换
  三 歧义的几种特殊形式
   (一)数字关系
   (二)排列组合
   (三)语境多样
  思考和练习十六
 第十一节 三个平面与融合语法
  一 三个平面的定位及关系
   (一)三个平面理论的定位
   (二)三个平面之间的关系
  二 融合语法的构想及运用
   (一)融合语法的构想
   (二)融合语法的运用
  思考和练习十七
 尾声 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的再思考
  一 教学语法的现状和特点
   (一)教学语法的现状
   (二)教学语法的特点
  二 语法教学的意义和实施
   (一)语法教学的意义
   (二)语法教学的实施
  思考和练习十八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