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06-08-1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99048
  • 1
  • 246598
  • 平装
  • 16开
  • 2006-08-15
  • 680
  • 421
  • 医学
  • 基础医学
内容简介

为适应医学高等教育改革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全书包含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门学科的基本内容与知识。我们根据认知规律、学科发展以及与临床实际应用等,在绪论中主要介绍了免疫的概念与功能、病原生物的概念与种类、病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尔后按免疫系统、抗原、免疫分子、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免疫学防治与检测、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的致病性、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消毒与灭菌、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检测与防治、常见的致病菌与病毒、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的顺序编写。这样既保持了三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将三门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三门学科的知识形成了统一的体系,便于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理解记忆。

本教材可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护理学及医学技术类等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医学院校的教师和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目录

 绪论
  一、医学免疫学概述
  二、病原生物学概述
  思考题
 第一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与组织
   一、中枢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及其免疫细胞的生成
   二、淋巴细胞
   三、抗原提呈细胞
   四、其他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与种类
   二、各种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和生物学作用
   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四、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思考题
 第二章 抗原
  第一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的理化特性
   二、宿主的因素
   三、免疫的方法
  第二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决定基的概念与特点
   二、抗原决定基的类型
   三、抗原的结合价
   四、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一、根据抗原性能分类
   二、根据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
   三、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四、白细胞分化抗原
   五、其他分类方法
  第四节 丝裂原、超抗原及佐剂
   一、丝裂原
   二、超抗原
   三、佐剂
  思考题
 第三章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及其主要功能
   三、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四、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二、激活补体系统
   三、调理作用
   四、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五、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六、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一、IgG
   二、IgM
   三、IgA
   四、IgD
   五、IgE
  第四节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
  思考题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二、补体系统的命名
   三、补体的合成部位与理化性质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一、经典激活途径
   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
   三、旁路激活途径
   四、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
   一、补体活性片段的自发性衰变
   二、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三、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二、调理作用
   三、免疫黏附与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四、炎症介质作用
   五、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思考题
 第五章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一节 HLA基因复合体及其产物
   一、Ⅰ类基因区基因及其产物
   二、Ⅱ类基因区基因及其产物
   三、Ⅲ类基因区基因及其产物
  第二节 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结构
   一、HLAⅠ类分子的结构
   二、HLAⅡ类分子的结构
  第三节 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分布及主要功能
   一、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分布
   二、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
   二、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三、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四、HLA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
   五、HLA与法医学的关系
  思考题
 第六章 固有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免疫的组织、细胞和效应分子及其作用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三、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一、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二、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二、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思考题
 第七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述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五、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性
  第二节 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一、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途径
   二、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途径
   三、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途径
  第三节 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
   一、T细胞与APC的相互作用和T细胞活化信号的产生
   二、B细胞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活化信号的产生
  第四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一、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二、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第五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一、CD+效应Th细胞的形成和主要生物学作用
   二、CD+效应CTL细胞的形成和主要生物学作用
  第六节 免疫耐受
   一、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概念
   二、免疫耐受现象
   三、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四、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第七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一、抗原和抗体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二、免疫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
  思考题
 第八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三、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思考题
 第九章 免疫学防治
  第一节 免疫学预防
   一、人工免疫的概念和种类
   二、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三、计划免疫
   四、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第二节 免疫学治疗
   一、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二、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三、以药物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思考题
 第十章 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抗原抗体的体外检测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三、抗原抗体体外检测常用的方法
  第二节 免疫细胞的检测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思考题
 第十一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
   二、细菌的形态
   三、细菌的基本结构
   四、细菌的特殊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生长繁殖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三、细菌的营养物质与营养类型
   四、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检测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二、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三、细菌变异的发生机制
   四、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第五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与人工培养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思考题
 第十二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细菌感染
  第一节 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
   一、致病菌
   二、条件致病菌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致病性的概念
   二、影响细菌致病性的因素
  第三节 细菌的毒力物质
   一、细菌的侵袭物质
   二、细菌的毒素
  第四节 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一、感染的来源
   二、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三、感染的类型
  思考题
 第十三章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病毒概述
   一、病毒的概念
   二、病毒的基本特征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病毒体的大小与形态
   一、病毒体的大小
   二、病毒体的形态
  第三节 病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裸病毒体的结构与功能
   二、包膜病毒体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病毒的增殖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二、病毒的异常增殖
   三、病毒的干扰现象
  第五节 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特性
   一、温度
   二、紫外线与电离辐射
   三、酸碱度
   四、脂溶剂与去垢剂
   五、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
   六、酚类和醛类
   七、抗生素与中草药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
   一、根据生物学性状分类
   二、临床分类方法
  思考题
 第十四章 病毒感染与病毒的致病机制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
   一、病毒侵入宿主机体的途径和方式
   二、病毒侵入细胞及在体内播散的方式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类型
   一、整体水平的感染
   二、细胞水平的感染
  第三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感染细胞的致病作用
   二、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变化
  思考题
 第十五章 消毒与灭菌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一、消毒
   二、灭菌
   三、无菌与无菌操作
   四、防腐
   五、卫生清理
  第二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二、紫外线与电离辐射杀菌法
   三、滤过除菌法
  第三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化学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二、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三、化学消毒剂的应用
   四、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及用途
  第四节 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灭菌的因素
   一、处理剂量与处理时间
   二、消毒剂的种类和性质
   三、微生物的种类与污染程度
   四、温度与湿度
   五、酸碱度
   六、有机物与其他化学拮抗药
  思考题
 第十六章 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原则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二、细菌与病毒及其结构成分的检测
   三、细菌与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第二节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一、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二、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
  思考题
 第十七章 致病性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五、其他链球菌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奈瑟菌属
   一、脑膜炎奈瑟菌
   二、淋病奈瑟菌
  思考题
 第十八章 肠杆菌科细菌
  第一节 概述
   一、肠杆菌科细菌的概念
   二、肠杆菌科细菌的主要种类
   三、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特征
  第二节 埃希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沙门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志贺菌属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五节 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一、克雷伯菌属
   二、变形杆菌属
  思考题
 第十九章 弧菌属与弯曲菌属
  第一节 弧菌属
   一、霍乱弧菌
   二、副溶血性弧菌
  第二节 弯曲菌属
   一、空肠弯曲菌
   二、胎儿弯曲菌
  第三节 螺杆菌属
  思考题
 第二十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一、破伤风梭菌
   二、产气荚膜梭菌
   三、肉毒梭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一、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与分布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思考题
 第二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四、微生物学检查
   五、防治原则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思考题
 第二十二章 其他致病性细菌
  第一节 人畜共患病病原菌
   一、炭疽芽胞杆菌
   二、鼠疫耶氏菌
   三、布鲁菌属
  第二节 嗜肺军团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三节 白喉棒状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铜绿假单胞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五节 百日咳鲍特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六节 流感嗜血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思考题
 第二十三章 呼吸道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副黏病毒
   一、麻疹病毒
   二、腮腺炎病毒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一、腺病毒
   二、风疹病毒
   三、冠状病毒
  思考题
 第二十四章 经肠道感染的病毒
  第一节 肠道病毒
   一、肠道病毒的种类和特征
   二、脊髓灰质炎病毒
   三、其他肠道病毒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一、轮状病毒
   二、肠道腺病毒
   三、杯状病毒
   四、星状病毒
  思考题
 第二十五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预防措施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六节 其他肝炎相关病毒
   一、己型肝炎病毒
   二、庚型肝炎病毒
   三、输血传播肝炎病毒
  思考题
 第二十六章 疱疹病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纯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EB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第五节 巨细胞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思考题
 第二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机制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思考题
 第二十八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黄病毒属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二、登革病毒
  第三节 出血热病毒
   一、汉坦病毒
   二、新疆出血热病毒
  第四节 人乳头瘤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五节 朊粒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思考题
 第二十九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一节 支原体
   一、生物学特性
   二、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二节 衣原体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立克次体
   一、生物学特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螺旋体
   一、钩端螺旋体
   二、梅毒螺旋体
   三、伯氏疏螺旋体
   四、回归热螺旋体
   五、奋森螺旋体
  第五节 放线菌
   一、放线菌属
   二、诺卡菌属
  思考题
 第三十章 病原性真菌
  第一节 真菌的基本特性
   一、真菌的分类
   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三、真菌的培养特性与菌落特征
   四、真菌的繁殖方式与抵抗力
   五、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第二节 常见致病性真菌
   一、浅部感染真菌
   二、深部感染真菌
  思考题
 第三十一章 医学蠕虫
  第一节 线虫
   一、似蚓蛔线虫
   二、蠕形住肠线虫
   三、毛首鞭形线虫
   四、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五、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六、旋毛形线虫
  第二节 吸虫
   一、概述
   二、华支睾吸虫
   三、布氏姜片吸虫
   四、并殖吸虫
   五、日本血吸虫
  第三节 绦虫
   一、概述
   二、链状带绦虫
   三、肥胖带吻绦虫
   四、细粒棘球绦虫
   五、其他绦虫
  思考题
 第三十二章 医学原虫
  第一节 概述
   一、形态
   二、生理
   三、生活史
   四、致病性
   五、分类
  第二节 叶足虫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二、其他阿米巴
  第三节 鞭毛虫
   一、阴道毛滴虫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三、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四节 孢子虫
   一、疟原虫
   二、刚地弓形虫
  思考题
 第三十三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一节 概述
   一、医学节肢动物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二、节肢动物的生态与变态
   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四、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第二节 常见的医学节肢动物
   一、蚊
   二、蝇
   三、白蛉
   四、蜚蠊
   五、蚤
   六、虱
   七、臭虫
   八、蜱
   九、螨
  思考题
 附录一 医学免疫学部分专业词汇英汉对照
 附录二 病原生物学部分专业词汇英汉对照
 参考文献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