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442864
- 1版
- 512090
- 49250643-1
- 16开
- 2024-03
- 417
- 281
- ①G633.82
- 化学类
- 本科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中学化学创新实验概论 001
第一节 化学实验创新 001
第二节 化学创新实验类型及特点 005
第三节 中学化学实验创新的价值 011
第四节 中学化学创新实验的研究思路 017
第五节 化学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022
第二章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 031
实验1 胶体的丁达尔实验 031
实验2 焰色试验 035
实验3 镁与盐酸反应 039
实验4 铁与水蒸气反应 045
实验5 钠与水反应实验 050
实验6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056
实验7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061
实验8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 068
实验9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072
实验10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077
实验11 铝热反应 080
实验12 木炭还原氧化铜 086
实验13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090
实验14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095
实验15 氯气制备与性质检验实验 101
实验16 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 107
实验17 氨气的制取 112
实验18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17
实验19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 123
实验20 铜与硝酸的反应 130
实验21 海带提碘 136
第三章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141
实验22 乙烯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141
实验23 乙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46
实验24 苯的溴代反应 151
实验25 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155
实验26 苯酚与溴水的反应 159
实验27 乙醇的催化氧化 163
实验28 乙醇和钠反应 169
实验29 乙酸乙酯的制备 174
实验30 葡萄糖的检验及葡萄糖的性质 179
第四章 化学原理探究实验 183
实验31 燃烧的条件 183
实验32 盐类的水解 188
实验33 草酸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速率 192
实验34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198
实验35 双液原电池 205
实验36 电解氯化铜 211
实验37 铁的锈蚀/腐蚀 215
第五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 224
实验38 基于手持技术实验比较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大小 224
实验39 “看见”氢键:低共熔溶剂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综合型教学实验设计与实践 232
实验40 金属铬配合物制备和分裂能测定的实验改进 236
实验41 铜氨配合物的形成和破坏过程 240
第六章 STEM 综合实验 246
实验42 补铁剂中的铁元素的检验 246
实验43 探究负载二氧化锰海藻酸钠微胶囊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250
实验44 自制电解水芯片实验室 253
实验45 制备pH响应海藻酸钠微球 254
实验46 探究四氧化三铁磁流体的制备和性质 256
实验47 探究化学红绿灯振荡反应的最优条件 258
实验48 制作“天气瓶” 260
第七章 虚拟仿真实验 263
实验49 基于IrYdiumChemistryLab的可视化教学设计——以“盐类的水解”为例 263
实验50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氰化浸金教学研究 267
实验51 正溴丁烷合成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辅助实验教学研究 271
实验52 基于“虚拟化学实验室”的在线课堂深度学习——以“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在线教学设计为例 274
实验53 “甲醇生产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实效的研究 277
实验54 基于多平台的线上实验教学——光伏发电驱动高效催化水分解制氢气虚拟仿真实验 280
第一节 化学实验创新 001
第二节 化学创新实验类型及特点 005
第三节 中学化学实验创新的价值 011
第四节 中学化学创新实验的研究思路 017
第五节 化学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022
第二章 无机化学基础实验 031
实验1 胶体的丁达尔实验 031
实验2 焰色试验 035
实验3 镁与盐酸反应 039
实验4 铁与水蒸气反应 045
实验5 钠与水反应实验 050
实验6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056
实验7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061
实验8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 068
实验9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072
实验10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077
实验11 铝热反应 080
实验12 木炭还原氧化铜 086
实验13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090
实验14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095
实验15 氯气制备与性质检验实验 101
实验16 次氯酸漂白作用实验 107
实验17 氨气的制取 112
实验18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17
实验19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 123
实验20 铜与硝酸的反应 130
实验21 海带提碘 136
第三章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141
实验22 乙烯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141
实验23 乙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46
实验24 苯的溴代反应 151
实验25 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155
实验26 苯酚与溴水的反应 159
实验27 乙醇的催化氧化 163
实验28 乙醇和钠反应 169
实验29 乙酸乙酯的制备 174
实验30 葡萄糖的检验及葡萄糖的性质 179
第四章 化学原理探究实验 183
实验31 燃烧的条件 183
实验32 盐类的水解 188
实验33 草酸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速率 192
实验34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198
实验35 双液原电池 205
实验36 电解氯化铜 211
实验37 铁的锈蚀/腐蚀 215
第五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 224
实验38 基于手持技术实验比较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大小 224
实验39 “看见”氢键:低共熔溶剂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综合型教学实验设计与实践 232
实验40 金属铬配合物制备和分裂能测定的实验改进 236
实验41 铜氨配合物的形成和破坏过程 240
第六章 STEM 综合实验 246
实验42 补铁剂中的铁元素的检验 246
实验43 探究负载二氧化锰海藻酸钠微胶囊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250
实验44 自制电解水芯片实验室 253
实验45 制备pH响应海藻酸钠微球 254
实验46 探究四氧化三铁磁流体的制备和性质 256
实验47 探究化学红绿灯振荡反应的最优条件 258
实验48 制作“天气瓶” 260
第七章 虚拟仿真实验 263
实验49 基于IrYdiumChemistryLab的可视化教学设计——以“盐类的水解”为例 263
实验50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氰化浸金教学研究 267
实验51 正溴丁烷合成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辅助实验教学研究 271
实验52 基于“虚拟化学实验室”的在线课堂深度学习——以“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在线教学设计为例 274
实验53 “甲醇生产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实效的研究 277
实验54 基于多平台的线上实验教学——光伏发电驱动高效催化水分解制氢气虚拟仿真实验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