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
定价:¥33.00
                            								作者: 马正平
出版时间:2002-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41308
 - 1-1
 - 255778
 - 2002-10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的研究成果之 一。这套系列教材一共3个分册:《高等写作学引论》、《写作思维训练教程》、《高等写 作训 练教程》(上下册)。《高等写作学引论》是写作理论知识,《高等写作训练教程》(上下册) 是写作训练。《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则是由写作基本原理到写作技能训练的中介。?  本书在文体写作的每章内主要分为四个知识板块:?  1.文体规范或文体思维;?  2.文体写作思维分析示范与模仿;?  3.文体写作思维操作演示与模仿;?  4.写作实践和课后活动。如果教学时间充裕,可按此内容吸进讲解、训练,如果教时不充 裕,可以将第一部分的内容事前布置 给学生进行自学,课堂教学时主要进行第二、三部分的内容,第四部分的内容也是放到课外 进行。?  本教材在当代写作哲学、写作美学的深远学术背景下,侧重于写作思维、写作文化、写作策略、写作措辞的原理(规律、模型)的揭示和写作素质与能力的有效性、操作性训练,力图 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本教材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教学训练方案设计具有较高的学 习难度,因此,使用本写作教学体系的教师和学生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1.本套教材第一、二册,在全面反映了当代写作理论和写作教学理念研究的前沿学术成果 的基础上,建构了一整套全新中国当代写作学理论的话语体系。这些理论不仅进入了写作哲 学、写作美学、写作文化的人文精神深层,而且进入了写作思维学、写作措辞学的科学化、 操作化深层,更加逼近了真实的写作行为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套写作教材与20世纪以 来的种种流行的“基础写作学”的写作知识没有多少关系,它应该是名副其实的“高等写作 学”。我们将看到,正是在这里,将大学写作学与中学作文教学十分鲜明地区别开来。?  2.为把写作原理、规律的知识转换为真实有效的写作能力、水平,本套教材在第三册中从 不同的角度设计了多种写作训练方案,形成立体、系统的全新的写作教学与训练体系。本册 每章内容分为三个板块:(1)文体规范或文体写作思维的理论知识;(2)文体写作思维分析 示范与模仿、操作演示与模仿、改中学写的写作训练;(3)写作实践和课后活动。这样,把 写作训练落到实处。?  3.本教材的写作知识及其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本教材文体写作训练中的许多文体例文 都是选自编者已经发表的文章、作品,也许这些文章不如一些写作大师的文章作品更为典型 ,更为理想,但是,这样做可实现人们长期对写作教师、写作学者既能写又能讲,既能“ 弹” (谈),又能“纺”(仿)的专业期望。这些作者运用先进的科学的写作理论对这些文章进行 了深 度分析和操作演示,这样,将使写作教学变得更为专业化,正在逐步形成中文专业写作教学 的专业准入制度,而并非任何人都可以上台去教写作学和写作课。这对写作学科的走向独立 具有重要意义。?  本套教材提供的是当代写作教学的“教材库”或“知识网络”。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组合使用本套教材。对学生写作能力特别强调,对写作课特别重视,对写作课 安排较多课时的学校,可完整运用这套教材的3个分册,进行扎实的写作理论教学与写作技 能训练。而对写作课不能安排出较多课时的学校,可选择第2、3分册作为必修课,将第1分 册作为选修课来上。也基本能达到本教材体系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这套教材,本来还应该有一本《当代文章写作分析》分册的,但限于篇幅,只能割爱。各地 教学同仁在写作训练中进行文章分析时,可参考本教材的写作学分析方法,所分析的例文则 自由选择,这样也给教师留下了文章分析的创造性空间。?  本套教材的学术水准力争不低于中文专业其他主干学科课程的*教材,这样,这套教材便 对写作课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我们希望通过本套写作教材的写作学理论 与教学训练体系的推广运用,重新塑造21世纪中国当代写作学、写作课和写作教师崭新的学 术-人格形象。让写作课与写作学造福于当代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目录
                        
                        
                                导论:走向非构思写作的研究、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  写作是怎么回事:在场论写作学批判   第二节  写作主体性和写作思维模型建构  ?  第三节  写作过程:从构思写作到非构思写作  ?  第四节  怎样进入非构思写作的美妙境界上篇  写作操作动力/写作思维模型建构  ?第1章  渲染成文,错综成采--写作赋形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 ?  第一节  写作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  ?  第二节  作为赋形思维最优模型的起、承、转、合  ?    第三节  赋形思维的文体特征    第四节  写作赋形思维的综合训练  ?第2章  分合自如,思如泉涌--逻辑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  第一节  因果思维的分析与综合   第二节  构成思维的分析与综合   第三节  过程思维的分析与综合    第四节  程度思维的分析与综合    第五节  路径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的综合训练  ? 第3章  见微知著,浮想联翩--写作路径(形象)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  第一节  相似分析与综合  ?   第二节  相似操作模型建构的综合训练  ?   第4章  深刻灵活,敏捷独创--写作思维品质与思维操作模型训练  第一节  路径思维与思维品质的形成  ?  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操作技术  第5章  明察禁忌  消解障碍--写作策略思维操作模型的培养  第一节  写作策略思维操作模型  ?  第二节  策略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的训练  ?  第6章  线性整归,文清气爽--写作文本思维的操作模型的建构  第一节  文本思维的思维操作模型   第二节  文本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综合训练 中篇  写作思维动力/写作主体性建构 ?第7章  人格恢恢  文格恢恢--写作思维的人格动力的激发与培养  ?  第一节  写作主体人格的构成  第二节  写作主体人格心灵背景的结构  ?  第三节  写作主体人格心灵背景的建构   ?  第四节  写作人格心灵背景控制与建构训练  ?    第8章  其心切切  其文煌煌--写作思维心理动力(兴趣、意志)的激发与培养   第一节  写作兴趣的激发    第二节  写作意志力的培养  ?    第三节  写作动力(兴趣与意志)的激发训练  ? 第9章  天人之际  仰观俯察--写作观察:写作思维信息动力的培养与训练(上)?第一节  为写作而观察  ?       第三节  写作观察能力的建构训练  ? 第10章  源头活水  得意忘言--写作阅读:写作思维信息动力的培养与训练(下)?第一节  阅读的策略  ?   第二节  阅读的方法  ?     第11章  时空之验  自由之望--写作思维审美理想动力的培养与训练  第一节  写作美学的形态与理想  ?    第二节  作为控制机制的写作美学  第12章  感悟趋势  领引新声--写作思维文化精神动力的培养与训练  第一节  写作文化的概念    ?  第二节  写作文化精神的感悟与掌握  ?     第三节  写作行为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  ? 第13章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数字化时代写作主体的处境与对策  第一节  数字化时代一般文章的电脑写作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的Internet网络  ?   第三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网络写作   ?  第四节  数字化背景下写作的文化观  ?  第五节  数字化时代的写作思维素质训练 下篇  写作思维过程能力训练行为动力/写作过程能力建构 ?第14章  瞬间洞察  全息贯通--写作感思/立意思维操作技术训练(上)  ?  第一节  写作感思概述  ?  第二节  信息刺激:文章形态的胚胎性生成  ?  第三节  价值评估:立意思维的胚胎  ?  第15章  立意之本  攀思极限--写作炼意/立意思维能力训练(下)  第一节  立意思维操作的基本原理  ?   第二节  立意思维中的写作智慧  第三节  作为过程和系统的立意  ?    第四节  立意与标题  ?   第五节  立意思维操作训练设计 第16章  文调和鸣  开笔传神--写作试思/行文思维能力训练(上)?第一节  文章基调的确立  ?  第三节  文章开笔的生成  ?     第四节  写作试思中的写作智慧  ?      第五节  文章开笔的生成基础   第六节  定调思维操作训练设计  第17章  以一分万  枝繁叶茂--写作章法/行文思维能力训练  第一节  行文的概念、理想与基本原理  ?     第二节  行文展开的思维操作技术  ?    第三节  行文思维中的写作文化控制  ?      第四节  行文思维中的行文策略  ?   第五节  行文思维操作技术的训练  ?      ?第18章  遣字砌句  文气郁郁--写作措词/行文思维能力训练(下)  第一节 行文思维:从措词生句出发  ?  第二节  行文中的文体思维特征的控制  ?   第三节  行文思维操作技术的训练 第19章  字斟句酌  尽善尽美--写作修订/修改思维能力训练(上)  第一节  修改思维习惯和养成  ?    第二节  修改的原则和步骤  ?    第三节  不同文体修改举例  ?  第20章  赏心悦目  先声夺人--写作清誊、编辑/文章完善化思维操作训练(下)?第一节  文章清誊编辑的审美理想与思维操作  ?   ?第二节  清誉(编辑)书法理想和实践?  第三节  文章清誉、编辑意识与思维训练主要参考文献附  重塑中国写作学的当代形象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