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26015
 - 1-4
 - 266775
 - 2002-06
 
                            内容简介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罗正楷教授申报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已被确认立项。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讨论、修改,编写了《中国革命概论》一书。同时我们也准备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                            
                            
                        
                            目录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础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清朝统治由盛到衰     (2)清朝对内对外政策    2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猛发展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的侵略扩张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1)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2)甲午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2)中国政治统治权力的转移     (3)中国各阶级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三)中国革命的基础  1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 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性质     (1)中国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与首要任务     (2)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属性二、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和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 (一)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    1 地主阶级开明派的救国主张     (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2)龚自珍疾呼变法     (3)魏源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 洋务派的“自强新政”     (1)内忧与外患     (2)军事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3)民用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    3 清朝的“预备立宪”骗局 (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抗争与探索    1 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与实施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意义    2 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平均主义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的积极意义     (2)农民阶级和平均主义要求的历史局限性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探索与实践     (1)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思想     (2)维新运动的历史评价  ……三、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四、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五、中华人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全民族抗日战争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历史经验七、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