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中国社会史研究丛书第二辑·政治理念与中国社会)
定价:¥20.00
                            								作者: 邓丽兰
出版时间:2003-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43623
 - 267479
 - 2003-11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引进欧美政制之时,恰逢西方议会民主制度走入一个盛极而衰的降潮期。20世纪上半叶,欧美的改造代议制浪潮深深影响了孙中山及中国知识精英的宪政理念,也深深影响了南京政权的政制变迁。“改造代议制”抑或“重回代议制”的争论围绕“五五宪草”的制定在三民主义的宪政论者与西化的宪政论者之间展开,知识界的政制辩论涉及宪政救国、民主与独裁、行政改革、五院制度等,“人事”与“制度”的纠葛贯穿其中,建立强有力政府与实现行政现代化成为各派别的共识。南京政府的政治改革取法欧美“专家内阁”的形式,却拘泥于“五院制度”而无法走向体制变迁。这一段宪政史是世界范围内的“民主主义自焚”现象在中国的一幕重演。民国宪政的这一段曲折历史揭示出传统大国走向民主之路的艰难,表明制度移植应借鉴人类文明中经过长期检验的成果,制度的养成也非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目录
                        
                        
                                绪论第一章  改造代议制与民国政制的转折  一 西方改造代议制浪潮的传人    1 背景:议会政治的移植及其失败    2 欧洲改造代议制新趋向    3 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的政治理念  二 中国本土改造代议制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1 本土移植失败之反思    2 各色改造方案之建构    3 改造方案之讨论  三 孙中山政制设计的再认识  四 结论第二章  改造代议制抑或重回代议制:知识界与南京政府的草宪活动  一 南京政府的体制及其批评    1 训政体制    2 知识界的宪政呼声  二 南京政府的制宪    1 国民党内外的不同意见    2 孙科主持的制宪活动    3 孙科的宪政观及其局限  三 知识界的制宪建议    1 总的制宪意见    2 对于吴经熊稿的讨论    3 对于宪法初稿的讨论    4 对修正稿的讨论    5 对于三读草案的讨论  四 五权宪法,抑或一权宪法  五 结论第三章  北方派学人的政制设计  一 国难会议会的政制讨论    1 宪政能救中国吗?    2 中国现在要有政府    3 建国问题与民主与独裁的政体争论  二 政权开放与政制设计    1 政权开放的是非    2 各种改制方案的酝酿    3 政制方案的讨论  三 行政改革与制度问题  四 结论第四章  党派知识分子的政制设计第五章  政治参与:知识界与南京政权第六章  民族情感与自由理念之间的徘徊与选择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