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56968
 - 267582
 - 2004-07
 
                            内容简介
                        
                        
                                本书以仁学和儒学相对比,用“仁学”一词专指孔孟伦理学,以区分于古代儒教经学和宋明理学。全书依据现代理论观念对仁学的结构、意义和功能提出了全新的解释,目的在于克服历来对孔孟学研究中存在的片面理解,以期较准确地提示原始仁学的肌理及其历史的和现代的意涵。作者本着40余年研究中西方中哲和现代西方理论的经验在本书中提出的伦理学立场,在认识论上不同于以下西方主流论立场:*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形而上学和超越性信仰。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经验理性主义仁学传统,经过解释学和符号学方法论的读解后,有可能成为普适于现代人类的基本伦理学范型之一。                            
                            
                        
                            目录
                        
                        
                                序言引论:什么是仁学上编:春秋孔学和仁学的形成  A  仁学和基本伦理学模型  第一章  基本伦理模型  第二章  仁学作为基本伦理学  B  仁学的构成  第三章  孔子伦理学的定    第四章  仁学的实践和功能  C  仁学实践区段和选择指令句例型分类  第五章  仁学实践学的结构  第六章  仁学指令句例型分类(1):仁(基本价值)    第七章  仁学指令句例型分类(2):礼(实践途径)  第八章  仁学指令句例型分类(3):德(品德修养)  第九章  仁学指令句例型分类(4):学(智慧手段)   第十章  仁学指令句例型分类(5):志(意志方向)  D  《论语》的解释学  第十一章  《论语》读解的结构分析  第十二章  《论语》思想的认识论前提  第十三章  仁学的君子学下编  战国孟学和仁学的完成引言  仁学和先秦伦理学  E  先秦伦理思想和仁学对话场  第一章  先秦伦理学三极对话场结构  第二章  道家本体虚无论  第三章  法家权力哲学   第四章  法家的道学基础  第五章  法家权术心理学  F  孟子士学和仁学的展开  第六章  仁学政治伦理学的定位  第七章  孟子伦理实践学的理论化发展  第八章  孟子选择指令句例型分类(1)基本价值(仁义与利暴)  第九章  孟子选择指令句例型分类(2)政治价值(王道与霸道)  第十章  孟子选择指令句例型分类(3)理据象征(形象范畴)  第十一章  孟子选择指令句例型分类(4)士学精神(二元对决)  第十二章  诚学的定位  G  仁学的实践论结构主义  引言:基本伦理学模型的应用  第十三章  先秦伦理思想的认识论结构  第十四章  历史解释学和仁学结构化实践    第十五章  仁学解释学和实践结构主义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