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08年8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资源型政府——公共管理的新模式(政府治理丛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92676
  • 268457
  • 2008年8月
内容简介
资源型政府是政府与资源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公共管理的一种模式。面对不容乐观的资源态势和工业化中期的资源消耗高峰,政府需要重视和优化政府模式。新中国政府经历了管理体制初创期,基本完成经济体制转型期,开始跨入和谐社会构建期,政府模式经历着从统治型向管制型、又向管理型、再向服务型的转变。通过强化政府施政过程中的资源意识,秉持政府体系创新过程中的资源取向,运用政府管理手段中的资源政策,塑造资源管理型、资源服务型和资源导向型为特征的资源型政府,完善政府对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时空资源的管理,缓解资源问题,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目录
导论 一.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制约 二.资源视角的政府角色定位 三.资源导向的政府职能定位及模式变迁  四.资源型政府的模式塑造 五.政府管理服务的主要资源上篇 资源型政府:形态变迁的研究视角与模式塑造 第1章 资源型政府的研究视角及内容框架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政府与资源关系提供的研究视角   1.1.2 政府模式是政府与资源关系的表现形式   1.1.3 塑造资源型的政府模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政府概念综述  1.2.2 资源理论简介  1.2.3 政府职能定位  1.2.4 政府模式类型 1.3 主要内容.基本框架和创新意义  1.3.1 主要内容  1.3.2 基本框架  1.3.3 创新意义 第2章 政府与资源的关系定位及基础资源  2.1 政府与资源的关系   2.1.1 政府与资源的相互依赖   2.1.2 政府与资源产权制度及交易费用   2.1.3 政府在资源所有制中的主体地位  2.2 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定位   2.2.1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定位   2.2.2 政府角色定位  2.3 政党执政和政府施政的基础资源   2.3.1 政治资源   2.3.2 经济资源   2.3.3 社会资源 第3章 新中国政府模式的主流形态及变迁路径  3.1 政府施政的期间划分及其特征   3.1.1 管理体制初创期   3.1.2 经济体制转型期   3.1.3 和谐社会构建期  3.2 政府模式的主流形态   3.2.1 统治型模式   3.2.2 管制型模式   3.2.3 管理型模式   3.2.4 服务型模式  3.3 政府模式的变迁路径   3.3.1 统治型向管制型的转变   3.3.2 管制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3.3.3 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第4章 政府模式变迁与塑造的现实背景  4.1 不容乐观的资源态势   4.1.1 自然资源态势   4.1.2 社会资源态势  4.2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资源利用特点   4.2.1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资源利用特点   4.2.2 工业化峰期的资源利用特点  4.3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与资源配置   4.3.1 基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3.2 面对国际化影响的资源配置 第5章 政府的角色定位及目标模式  5.1 政府对资源的角色定位   5.1.1 政府是国家资源的拥有者   5.1.2 政府是公共资源的管理者   5.1.3 政府是一切资源的保护者  5.2 政府模式借鉴   5.2.1 借鉴国外政府模式   5.2.2 中外政府主导模式的比较和启示  5.3 政府体系创新与目标模式   5.3.1 政府体系创新面临的机遇   5.3.2 党政关系的创新和规范   5.3.3 资源型政府的资源定位   5.3.4 资源型政府的模式转型 第6章 政府市政过程中的资源意识  6.1 政府定位中的资源意识   6.1.1 政府对资源的主体意识   6.1.2 政府对资源的主权意识   6.1.3 政府对资源的产权意识   6.1.4 政府对资源的民权意识  6.2 政府运行中的资源意识   6.2.1 资源节约意识   6.2.2 资源成本意识   6.2.3 资源效益意识  6.3 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资源意识   6.3.1 资源忧患意识   6.3.2 资源危机意识   6.3.3 资源安全意识 第7章 政府体系创新中的资源取向  7.1 政府体系中的互动机制   7.1.1 政府体系构成   7.1.2 政府体系的秩序与维持  7.2 行政区划调整中的资源取向   7.2.1 行政区划与资源配置   7.2.2 行政层级设置的现状及问题   7.2.3 基于资源的行政区划调整..   7.2.4 省辖和直辖体制的改革实践 7.3 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中的资源取向   7.3.1 创新资源导向型的政府职能   7.3.2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7.3.3 大部制改革中的资源因素 第8章 政府管理手段中的资源政策  8.1 资源管理中的政策手段   8.1.1 政府的政策定位   8.1.2 现行资源政策分析   8.1.3 对应产权关系的资源政策  8.2 资源政策的所有制基础   8.2.1 明晰资源的权属关系   8.2.2 资财之源的国家所有   8.2.3 自然资源的“国有民用”  8.3 宏观资源政策的推进范例   8.3.1 推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8.3.2 倡导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8.3.3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下篇 资源型政府:利用管理的主要资源与相关问题 第9章 人力资源的基本内涵产权界定及价值体现  9.1 人力资源概述   9.1.1 人力资源内涵   9.1.2 人力资源特性   9.1.3 人力资源的作用及地位  9.2 人力资源的管理基础   9.2.1 人力资源的产权构成   9.2.2 人力资源的权属关系   9.2.3 人力资源所有制的体现  9.3 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   9.3.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9.3.2 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9.3.3 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9.3.4 强化人力资源保护 第10章 财力资源的功能定位.税收理论及利用管理  10.1 创新公共财政的功能定位   10.1.1 公共财政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10.1.2 公共财政与共有资产的关系   10.1.3 公共财政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10.2 基于资源所有制的收税理论   10.2.1 传统税收理论概述   10.2.2 资源视角的税收起源及其本质   10.2.3 基于资源权的税收依据   10.2.4 考虑资源因素的课税对象   10.2.5 资源导向型的税收体制  10.3 强化货币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10.3.1 发挥货币资源的作用   10.3.2 完善货币资源市场体系   10.3.3 促进资本资源个人拥有权的实现   10.3.4 加强外资的利用和管理 第11章 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矿产开发及土地改革  11.1 人造形态的物质资源:基本内涵及优化配置   11.1.1 人造形态的有形物质资源   11.1.2 人造形态的无形物质资源   11.1.3 有形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11.1.4 无形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11.2 自然形态的矿产资源:建立安全开发的长效机制   11.2.1 采矿安全中的政府责任   11.2.2 规范采矿权是治本之道   11.2.3 完善保障安全的长效机制  11.3 复合形态的土地资源:“国有民用”乃治本之道   11.3.1 土地资源的所有制构成及根本性问题   11.3.2 土地资源“国有民用”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有效途径   11.3.3 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和配套机制 第12章 信息资源与信息业及信息化  12.1 信息及信息资源概述   12.1.1 信息及信息的作用   12.1.2 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12.1.3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层次  12.2 公共信息资源的特性及管理   12.2.1 公共信息资源的内涵及管理特性   12.2.2 公共信息资源的多视角管理  12.3 发展信息业及完善信息市场监管   12.3.1 信息业发展及信息经济   12.3.2 信息市场及市场信息   12.3.3 完善信息工程市场监管  12.4 信息化及其作用与进程   12.4.1 信息化及其作用   12.4.2 抓住机遇推进信息化建设   12.4.3 促进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 第13章 时空资源的概念.配置及管理  13.1 时空资源概念及其配置   13.1.1 时空资源概念   13.1.2 时间资源配置   13.1.3 时空资源配置  13.2 时间资源管理   13.2.1 管理个人时间资源   13.2.2 管理企业时间资源   13.2.3 管理政府时间资源   13.2.4 管理社会时间资源  13.3 空间资源管理   13.3.1 管理空间位置资源   13.3.2 管理空间航道资源   13.3.3 管理空间频率资源结论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