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6年8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293450
  • 1-1
  • 294515
  • 16开
  • 2016年8月
  • 272
  • 大学心理学公共课程
  • 研究生、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紧扣与大学生紧密相关的学习与生活问题,从各个方面谈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既有理论基础,更有实践经验,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人格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学习与心理健康、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珍爱生命与心理危机干预等。在本书的各个章节,穿插案例和心理测试题目,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学会一些心理减压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1
1.1 大学生心理发展 1
1.1.1 心理发展的含义 1
1.1.2 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2
1.1.3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 4
1.2.1 科学的健康观 4
1.2.2 心理健康及界定原则 6
1.2.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内涵 9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11
1.3.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意义 12
1.3.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意义 13
1.4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4
1.4.1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因素分析 14
1.4.2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18
第2章 大学生人格与自我认知 21
2.1 人格特质 24
2.1.1 气质 24
2.1.2 性格 30
2.2 积极特质 33
2.2.1 大五人格模型 33
2.2.2 特质相关性优势的影响 34
2.3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35
2.3.1 大学生人格偏差的成因 35
2.3.2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特征 36
2.3.3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40
2.4 自我认知 45
2.4.1 自我认知的内容 46
2.4.2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特点 48
第3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53
3.1 情绪概述 53
3.1.1 情绪的定义 53
3.1.2 情绪的要素 54
3.1.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55
3.1.4 情绪的功能 56
3.2 情绪控制能力 57
3.2.1 情商 57
3.2.2 情绪ABC理论 61
3.3 情绪的表达与处理 64
3.3.1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 64
3.3.2 正确情绪表达的方式 68
第4章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入学适应 73
4.1 压力与压力应对 73
4.2 压力源及特点 75
4.2.1 压力源 75
4.2.2 压力源特点 78
4.3 压力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79
4.3.1 压力与健康的关系 79
4.3.2 压力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80
4.4 压力管理 82
4.4.1 压力应对方式的含义 82
4.4.2 大学生压力应对的影响因素 82
4.4.3 大学生压力管理策略 84
4.5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86
4.5.1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过程中的压力及其表现 87
4.5.2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过程中的压力应对 90
第5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 95
5.1 爱情 95
5.1.1 爱情的定义 95
5.1.2 爱情的发展 96
5.1.3 爱情的心理学理论 97
5.2 恋爱之自我认识 105
5.2.1 恋爱自我认识的途径 106
5.2.2 恋爱男女的风格特点 108
5.3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113
5.3.1 大学生恋爱的类型与特点 115
5.4 大学生恋爱挫折与心理调试 116
5.4.1 失恋 116
5.4.2 单恋 121
5.4.3 多恋 122
5.5 大学生恋爱能力的培养 122
5.6 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特点 125
5.6.1 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125
5.6.2 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127
5.7 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 128
5.7.1 性梦 128
5.7.2 性幻想 129
5.7.3 手淫(性自慰) 129
5.7.4 边缘性行为 130
5.7.5 婚前性行为 131
5.8 婚姻 132
5.8.1 婚姻类型 132
5.8.2 如何经营婚姻,让我们的爱情更稳定 134
第6章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139
6.1 人际关系概述 139
6.1.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39
6.1.2 人际关系的成分 141
6.1.3 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 142
6.2 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 145
6.2.1 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 145
6.2.2 人际关系的类型 147
6.2.3 人际关系的心理效应 149
6.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151
第7章 大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 159
7.1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159
7.1.1 大学生的学习 159
7.1.2 大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 162
7.1.3 大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164
7.1.4 大学生学习的心理问题 165
7.2 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试 167
7.2.1 学习动机的调适 168
7.2.2 学习注意力的调适 170
7.2.3 学习疲劳的调适 171
7.2.4 考试焦虑的调适 173
7.3 大学生学习心理的优化 175
7.3.1 学习理念的优化 175
7.3.2 学习目标的优化 176
7.3.3 学习时间的管理优化 177
7.3.4 学习方法的优化 178
第8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180
8.1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分类 181
8.1.1 神经症 181
8.1.2 适应障碍 185
8.1.3 网络成瘾 187
8.2 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90
8.2.1 家庭的影响 190
8.2.2 社会的影响 191
8.2.3 学校的影响 192
8.2.4 学生自身的原因 193
8.3 心理障碍的治疗 194
第9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 197
9.1 心理咨询 197
9.1.1 心理咨询概述 197
9.1.2 心理咨询的技术 201
9.1.3 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203
9.1.4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 206
9.2 音乐心理治疗 207
第10章 珍爱生命 216
10.1 认识生命 217
10.1.1 生命探源——认识生命的内涵 217
10.1.2 生命画轴——了解生命的历程 219
10.1.3 生命潜藏——探索生命的价值 221
10.2 尊重生命 222
10.2.1 健康生活,迎向“向日葵”人生 223
10.2.2 享受生命,珍惜现在 225
10.2.3 对生命负责,拥有快乐的未来 227
10.2.4 尊重他人生命,心存悲悯之心 228
10.3 珍爱生命 231
10.3.1 让生命如花般绽放——应对挫折,珍惜生命 232
10.3.2 不抛弃生命,不放弃未来——预防自杀,守护生命 238
10.3.3 冬季里的暖阳——临终抚慰,关怀生命 243
第11章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248
11.1 积极心理学的缘起 248
11.2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50
11.2.1 积极情绪 250
11.2.2 积极人格 251
11.2.3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252
11.3 积极心理学的几个重要概念 254
11.3.1 习得性无助 255
11.3.2 沉浸体验 256
11.3.3 自我效能感与积极自我 257
11.4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 259
11.4.1 积极的认知品质 259
11.4.2 积极的情绪品质 260
11.4.3 积极的意志品质 261
11.4.4 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262
参考文献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