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空间天线手册》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307010
  • 294687
  • 16开
  • 2018年1月
  • 592
  • 通信工程
  • 研究生、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由多位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合著而成。全书共18章,分别讨论天线基础,空间天线模型,卫星通信、雷达、导航和遥感的系统构架,空间环境与材料,空间天线的机械和热设计,空间天线测试,空间天线发展的历史回顾,空间应用的可展开网面天线:射频表征,空间应用的微带阵列技术、用于空间的印刷反射天线阵,空间应用中的新天线技术,卫星通信天线,SAR天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天线,小卫星天线,射电天文空间天线,深空应用天线,并展望了空间天线面临的未来任务、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挑战。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天线基础
1.1 引言
1.2 天线性能参数
1.2.1 反射系数和电压驻波比
1.2.2 天线阻抗
1.2.3 辐射方向图和覆盖
1.2.4 极化
1.2.5 方向性
1.2.6 增益和实际增益
1.2.7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1.2.8 有效面积
1.2.9 相位中心
1.2.10 带宽
1.2.11 天线噪声温度
1.3 基本天线单元
1.3.1 线天线
1.3.2 喇叭天线
1.3.3 反射面天线
1.3.4 螺旋天线
1.3.5 印刷天线
1.4 阵列
1.4.1 阵列天线布置
1.5 天线在太空环境中的基本效应
1.5.1 倍增
1.5.2 无源互调(PIM)失真
1.5.3 出气
参考文献
第2章 空间天线模型
2.1 引言
2.1.1 麦克斯韦方程
2.1.2 CEM
2.2 天线建模方法
2.2.1 基本理论
2.2.2 矩量法
2.2.3 FEM
2.2.4 FDTD方法
2.3 大型稀疏阵建模的快速算法
2.3.1 引言
2.3.2 MLFMA
2.3.3 FEM的分层基
2.4 案例研究: 卫星本体对天线辐射方向图的影响
2.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卫星通信、 雷达、 导航和遥感的系统构架
3.1 引言
3.2 构成卫星系统的各部分
3.3 卫星的任务
3.4 通信卫星
3.4.1 固定卫星服务(FSS)
3.4.2 广播卫星服务(直播卫星服务)BSS(DBS)
3.4.3 数字音频无线电服务(DARS)
3.4.4 直接到户(DTH)宽带服务
3.4.5 移动通信服务
3.5 雷达卫星
3.6 导航卫星
3.7 遥感卫星
3.8 卫星指令和控制结构
3.9 通信有效载荷应答器
3.9.1 弯管应答器
3.9.2 数字应答器
3.9.3 再生中继器
3.10 卫星功能需求
3.10.1 主要性能概念: 覆盖范围, 频率分配
3.10.2 通信有效载荷的结构
3.10.3 卫星通信系统性能要求
3.11 卫星链路方程
3.12 微波发射机模块
3.12.1 交调点
3.12.2 输出功率回退
3.12.3 发射天线和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
3.13 接收机前端模块
3.13.1 噪声系统和噪声温度
3.14 通信系统射频链路接收功率
3.14.1 上下行链路的角度依赖性
3.15 卫星和天线中的额外损失
3.15.1 传播效应和大气引起的其他损耗
3.15.2 电离层效应——闪烁和极化旋转
3.16 热噪声和天线噪声温度
3.16.1 天线和通信系统的接口
3.16.2 上行链路信噪比
3.17 SNR方程和最小可检测信号
3.18 功率通量密度、 饱和通量密度和动态范围
3.18.1 PFD和卫星应答器增益状态之间的重要关系
3.19 全双工工作和无源互调
3.20 增益和增益的变化
3.21 指向误差
3.22 卫星系统架构的其余部分
3.23 轨道和轨道方面的考虑
3.24 航天器介绍
3.25 航天器预算(质量, 功率, 热量)
3.25.1 卫星质量
3.25.2 卫星功率
3.25.3 卫星热量耗散
3.26 轨道任务周期和运载火箭的考虑
3.27 环境管理(热、 辐射)
3.28 飞行器结构(声学的/动力的)
3.29 卫星定位(位置保持)
3.30 卫星姿态控制
3.31 电源子系统
3.32 跟踪、 遥感、 指令和监控
参考文献
第4章 空间环境与材料
4.1 引言
4.2 天线的空间环境
4.2.1 辐射环境
4.2.2 等离子体环境
4.2.3 中性环境
4.2.4 典型的航天器轨道空间环境
4.2.5 热环境
4.2.6 发射环境
4.3 材料选择及其与电磁性能之间的关系
4.3.1 RF透明材料及其使用
4.3.2 RF导电材料及其使用
4.3.3 PIM控制的材料选择黄金规则
4.4 空间材料与制造工艺
4.4.1 金属及其合金
4.4.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4.4.3 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
4.5 机械和热性能的表征
4.5.1 热真空环境和出气作用的筛查
4.5.2 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测试
4.5.3 机械性能表征
4.5.4 热和热弹性特性
参考文献
第5章 空间天线的机械和热设计
5.1 引言: 机械热电气三角形
5.1.1 天线产品
5.1.2 配置、 材料和工艺
5.1.3 需求及其验证的概述
5.2 天线结构的设计
5.2.1 反射面的典型设计方案
5.2.2 夹层板结构的描述
5.2.3 夹层板耐热性的描述
5.2.4 与热机械设计有关的夹层板结构的电气描述
5.3 结构建模与分析
5.3.1 一阶板理论
5.3.2 高阶板理论
5.3.3 经典层合板理论
5.3.4 均匀各向同性板与对称夹层板的比较
5.3.5 合成材料表皮
5.3.6 蜂窝芯材的特点
5.3.7 夹层板失效模式
5.3.8 质量优化的夹层天线结构
5.3.9 有限元分析
5.3.10 天线的声负载
5.4 热和热弹性分析
5.4.1 空间天线的热环境
5.4.2 横向夹层板的热传导模型
5.4.3 平面夹层板的热平衡
5.4.4 空间中的平板热变形
5.4.5 偏置抛物反射面的热弹性稳定性
5.4.6 热分析工具
5.4.7 热分析案例
5.4.8 热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安全系数
5.5 热控制策略
5.5.1 要求和主要设计选择
5.5.2 热控制元件
5.5.3 热设计实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空间天线测试
6.1 引言
6.2 作为开发和验证工具的测试
6.2.1 测试工程
6.2.2 模型的理念和定义
6.2.3 电气模型关联
6.2.4 热测试和模型关联
6.3 天线测试设施
6.3.1 远场天线测试场
6.3.2 紧凑天线测试场
6.3.3 近场测量和设施
6.3.4 环境试验设备和机械测试
6.3.5 PIM测试
6.4 案例分析: SMOS
6.4.1 SMOS MIRAS仪器
6.4.2 SMOS模型理念
6.4.3 天线方向图测试活动
参考文献
第7章 空间天线发展的历史回顾
7.1 引言
7.2 早期情况
7.2.1 简单卫星上的导线天线和裂缝天线
7.2.2 天线的计算机建模开始起步
7.2.3 改造现有的/经典的天线设计用于空间应用
7.3 采用复杂馈电系统的较大尺寸的反射器
7.3.1 引言
7.3.2 多频天线
7.3.3 大型可展开天线
7.3.4 固体表面可展开反射面天线
7.3.5 极化敏感反射面和赋形反射面
7.3.6 多馈天线
7.4 阵列天线
7.4.1 自旋稳定卫星上的共形阵列
7.4.2 用于遥感的阵列
7.4.3 用于远程通信的阵列
7.5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第8章 空间应用的可展开网面天线: 射频表征
8.1 引言
8.2 可展开网格反射面的历史
8.3 网格反射面特有的设计上的考虑事项
8.4 SMAP任务——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
8.4.1 任务概述
8.4.2 关键的天线设计的驱动因素和约束
8.4.3 反射面材料的射频性能确定
8.4.4 射频天线方向图的建模
8.4.5 馈源组件的设计
8.4.6 性能验证
8.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空间应用的微带阵列技术
9.1 引言
9.2 阵列天线的基础知识
9.2.1 功能上(驱动)的要求和阵列设计解决方案
9.2.2 无源阵列的材料与环境和设计要求的关系
9.2.3 阵列优化方法和准则
9.3 无源阵列
9.3.1 SAR天线的辐射面板
9.3.2 导航天线
9.3.3 深空用的无源天线
9.4 有源阵列
9.4.1 有源天线的关键有源元器件: 放大器
9.4.2 有源混合电路
9.4.3 热耗散设计方案
9.4.4 有源阵列控制
9.4.5 通信和数据传输用的有源阵列
9.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用于空间的印刷反射天线阵
10.1 引言
10.2 工作原理和反射天线阵单元的性能
10.3 分析与设计技术
10.3.1 反射天线单元的分析与设计
10.3.2 反射天线阵的设计与分析
10.3.3 宽带技术
10.4 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的反射天线阵
10.4.1 等场强线波束反射天线阵
10.4.2 双极化覆盖的发射天线
10.4.3 覆盖南美的收发天线
10.5 空间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10.5.1 大孔径反射天线阵
10.5.2 充气的反射天线阵
10.5.3 深空通信用的高增益天线
10.5.4 多波束反射天线阵
10.5.5 双反射面结构
10.5.6 波束可再配置和可扫描的反射天线阵
10.5.7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11章 空间应用中的新天线技术
11.1 引言
11.2 新兴毫米波系统中片上/封装天线
11.2.1 片上天线技术的最新进展
11.2.2 硅基片上天线的限制
11.2.3 片上天线的无源硅集成技术
11.3 平面波导集成技术
11.4 天线应用中微波/毫米波段下基于MEMS电路的技术
11.4.1 RF/微波基于MEMS的移相器
11.4.2 毫米波段下用于波束成形的反射型移相器
11.5 新兴的THz天线系统及其集成结构
11.5.1 THz光子学技术: THz时代的光混频天线
11.5.2 使用光混频阵列天线产生THz信号
11.6 案例分析: 卫星陆地移动通信中的低成本/低复杂度天线技术
11.6.1 系统级要求
11.6.2 可重构的低剖面阵列天线技术
11.6.3 波束扫描技术
11.6.4 稳健的零知识波束控制算法
11.6.5 一个Ku波段下用于车辆通信的低剖面、 低成本阵列系统
11.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卫星通信天线
12.1 引言及设计要求
12.1.1 链路预算考虑
12.1.2 卫星通信天线类型
12.1.3 材料
12.1.4 空间环境及其设计含意
12.1.5 商业应用的设计
12.2 UHF卫星通信天线
12.2.1 典型要求和方案
12.2.2 单个单元设计
12.2.3 阵列设计
12.2.4 次级电子倍增效应门限
12.3 L或S波段移动卫星通信天线
12.3.1 简介
12.3.2 对大型可展开反射面的需求
12.3.3 波束成形
12.3.4 混合矩阵功率放大
12.3.5 馈电阵列单元设计
12.3.6 双工器
12.3.7 试验场测量
12.4 C、 Ku和Ka波段FSS/BSS天线
12.4.1 典型的要求和解决方案
12.4.2 赋形反射面技术
12.4.3 耐功率
12.4.4 天线结构和反射面
12.4.5 反射面天线几何结构
12.4.6 馈电链
12.5 多波束宽带卫星通信天线
12.5.1 典型的要求和方案
12.5.2 SFB阵列馈电反射面天线
12.5.3 FAFR天线
12.5.4 DRA天线
12.5.5 射频传感及跟踪
12.6 非地球同步轨道星座的天线
12.6.1 典型的要求和方案
12.6.2 全球波束对地链路
12.6.3 高增益对地链路
12.6.4 卫星间链路和交叉链接
12.6.5 馈线链路
致谢
参考文献
第13章 SAR天线
13.1 星载SAR系统简介
13.1.1 SAR系统总体介绍
13.1.2 传统雷达和SAR的方位分辨率
13.1.3 天线的要求与性能参数的关系
13.2 SAR天线设计的挑战
13.2.1 反射面天线
13.2.2 有源天线和子系统
13.3 星载SAR天线的发展回顾
13.3.1 TecSAR
13.3.2 侦察卫星(SARLupe)
13.3.3 ASAR合成孔径雷达(EnviSat)
13.3.4 雷达卫星1号(Radar Sat 1)
13.3.5 雷达卫星 2号
13.3.6 Palsar(ALOS)
13.3.7 TerraSARX
13.3.8 COSMO(卫星星座)
13.4 星载SAR天线案例研究
13.4.1 设备设计
13.4.2 SAR天线
13.5 SAR天线的进展
13.5.1 Sentinel 1
13.5.2 Saocom任务
13.5.3 ALOS 2
13.5.4 COSMO第二代
参考文献
第14章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天线
14.1 引言
14.2 GNSS接收天线的射频要求
14.2.1 通用射频要求
14.2.2 提高定位精度和多路径信号的抑制的高级需求
14.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的设计挑战和解决方案
14.3.1 宽频覆盖
14.3.2 天线延迟随频率和角度的变化
14.3.3 减少天线尺寸
14.3.4 天线平台的散射效应
14.4 常用和新型的GNSS天线
14.4.1 一个单元的天线
14.4.2 多单元天线阵
14.5 星载GNSS天线
14.5.1 星上GNSS接收机天线的要求
14.5.2 为星载GNSS接收机开发的天线的回顾
14.6 案例研究: 用于航天器精密轨道确定应用的双频带微带贴片天线
14.6.1 天线的研制
14.6.2 结果与讨论
14.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小卫星天线
15.1 小卫星简介
15.1.1 小卫星及其分类
15.1.2 微小卫星及小卫星星群
15.1.3 立方体卫星
15.1.4 多个小卫星的编队飞行
15.2 设计小卫星天线的挑战
15.2.1 工作频段的选择
15.2.2 相对于工作波长的小尺寸地平面
15.2.3 天线与结构单元之间的耦合
15.2.4 天线方向图
15.2.5 轨道高度
15.2.6 开发成本
15.2.7 加工成本
15.2.8 测试成本
15.2.9 展开系统
15.2.10 体积
15.2.11 质量
15.2.12 冲击和振动载荷
15.2.13 材料降解
15.2.14 原子氧
15.2.15 材料挥发
15.2.16 蠕变
15.2.17 材料带电
15.2.18 卫星天线与卫星结构的相互作用
15.3 小卫星天线发展回顾
15.3.1 遥测、 跟踪及指挥(TT&C)用途天线
15.3.2 高数据率下行链路天线
15.3.3 应用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和反射计的天线
15.3.4 卫星间链路天线
15.3.5 其他天线
15.4 案例研究
15.4.1 案例研究1: 天线指向机构和喇叭天线
15.4.2 案例研究2: X波段下行链路螺旋天线
1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 射电天文空间天线
16.1 引言
16.2 射电天文学概述和空间天线的作用
16.3 宇宙微波背景研究的空间天线
16.3.1 微波背景
16.3.2 苏联的宇宙微波背景空间观测
16.3.3 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卫星
16.3.4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
16.3.5 普朗克任务
16.4 亚毫米波/远红外天文学的空间射电观察
16.4.1 亚毫米波/远红外天文学概述
16.4.2 亚毫米波天文卫星
16.4.3 Odin轨道天文台
16.4.4 赫歇尔空间天文台
16.4.5 未来: Millimetron、 CALISTO及以后
16.5 低频射电天文学
16.5.1 低频射电天文学概况
16.5.2 早期低频无线电的太空任务
16.5.3 未来
16.6 空间VLBI
16.6.1 空间VLBI技术概述
16.6.2 HALCA
16.6.3 射电天文(RadioAstron)任务
16.7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7章 深空应用天线
17.1 引言
17.2 远程通信天线
17.3 案例I——火星科学实验室
17.3.1 任务描述
17.3.2 火星号飞船X波段天线
17.3.3 火星号超高频天线
17.3.4 火星号终端下降传感器(着落雷达)
17.4 案例II——朱诺(Juno)
17.4.1 朱诺飞船任务描述
17.4.2 远程通信天线
17.4.3 朱诺微波辐射仪天线
参考文献
第18章 空间天线面临的未来任务、 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挑战
18.1 本章内容概要
18.2 引言
18.3 空间天线需求的演化
18.4 开发大口径天线
18.4.1 问题和挑战
18.4.2 目前和预期的未来的太空任务
18.4.3 有前途的天线的概念和技术
18.5 通信卫星容量的增加
18.5.1 问题和挑战
18.5.2 目前和预期的未来太空任务
18.5.3 有前途的天线的概念和技术
18.6 使多波段、 多用途的天线共享相同的孔径
18.6.1 问题和挑战
18.6.2 目前和预期的未来太空任务
18.6.3 有前途的天线的概念和技术
18.7 增加常规天线产品的竞争力
18.7.1 问题和挑战
18.7.2 现在和预期的未来太空任务
18.7.3 有前途的概念和技术
18.8 使能单波束动态覆盖/极化重构
18.8.1 问题领域和挑战
18.8.2 现在和预期的未来太空任务
18.8.3 有前途的天线的概念和技术
18.9 可以承受的成本使能有源天线
18.9.1 问题领域和挑战
18.9.2 现在和未来的太空任务
18.9.3 有前途的天线的概念和技术
18.10 为未来的地球观测和科学仪器开发出的新型天线
18.10.1 问题和挑战
18.10.2 目前和预期的未来空间任务
18.10.3 有前途的天线概念和技术
18.11 朝卫星和用户终端天线的大量生产演变
18.11.1 问题和挑战
18.11.2 目前和预期的未来太空任务
18.11.3 有前途的天线概念和技术
18.12 使新任务成为可能的技术推动
18.12.1 问题领域和挑战
18.12.2 有前途的天线概念和技术
18.13 开发对卫星天线的建模和测试的新方法
18.13.1 问题和挑战
18.13.2 前景广泛的天线的概念和技术
18.14 总结
本章缩略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