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 #

出版时间:2007-07-2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复习教程(专业基础部分)》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24160
  • 1
  • 299251
  • 平装
  • 16开
  • 2007-07-25
  • 1850
  • 932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作者简介
郝吉明,1946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工程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首批特聘教授 。
1984年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郝吉明院士致力于中国空气污染控制研究40余年,先后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划定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到了主导作用。他还主持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了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的进程。他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了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专业基础部分)而编写,其内容严格根据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管理委员会拟定的基础考试大纲确定。全书共分六篇,分别为: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污染防治工程基础、职业法规。

本书考虑到参加考试人员的需求,力争做到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论述既“简”而“精”,又有一定的系统性,使参考人员能在短期内完成所有知识的复习。为方便读者尽快掌握考试内容,书中还针对重要的知识点,给出了例题;并在每章后模拟实际考试,创建了大量“四选一”习题,使考生在复习中适应考试类型,为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奠定基础。

书中所有习题均给出参考答案,列在每篇之后。为方便读者对照,本书在附录中还给出了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大纲。

目录

 前辅文
 第一篇 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第一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一、拉格朗日法
    二、欧拉法
   第二节 描述流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恒定流与非恒定流
    二、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三、有压流与无压流
   第三节 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
    一、流体运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
    二、总流的连续性方程
   第四节 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一、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二、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的伯努利积分
    三、重力作用下理想流体元流伯努利方程
    四、伯努利方程式的意义
   第五节 实际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
    一、实际流体恒定元流能量方程
    二、实际流体恒定总流能量方程
    三、恒定总流能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及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总压线·全压线
    一、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
    二、总压线与全压线
   第七节 恒定总流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第八节 实际流体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
    一、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的推导
    二、应用动量方程的注意点及步骤
    三、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的应用举例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第一节 液流型态及其判别标准
    一、雷诺实验
    二、流态的判别
   第二节 流动阻力的分类
    一、沿程阻力与沿程水头损失
    二、局部阻力与局部水头损失
   第三节 均匀流基本方程
   第四节 层流运动
    一、层流运动的流速分布
    二、层流的沿程损失
   第五节 湍流运动
    一、湍流运动的分析方法
    二、湍流附加切应力
    三、湍流黏性底层
    四、湍流速度分布
   第六节 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一、尼古拉兹实验
    二、人工加糙管的沿程阻力系数的半经验公式
    三、莫迪图
   第七节 局部水头损失
   第八节 减少阻力的措施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有压管道水力计算
   第一节 孔口出流的分类
    一、孔口自由出流与淹没出流
    二、小孔口出流与大孔口出流
    三、孔口恒定出流与非恒定出流
   第二节 薄壁小孔口恒定出流
    一、薄壁小孔口恒定自由出流
    二、薄壁小孔口恒定淹没出流
   第三节 管嘴恒定出流
    一、圆柱形外延管嘴恒定出流
    二、圆柱形外延管嘴的真空压强
    三、圆柱形外延管嘴的工作条件
   第四节 孔口(管嘴)的变水头出流
   第五节 短管的水力计算
    一、短管自由出流
    二、短管淹没出流
    三、短管水力计算类型
   第六节 长管的水力计算
    一、简单管路
    二、串联管路的水力计算
    三、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明渠恒定流
   第一节 明渠的类型
    一、顺坡、平坡和逆坡渠道
    二、棱柱形渠道与非棱柱形渠道
    三、明渠的横断面
   第二节 明渠均匀流的特征及形成条件
    一、明渠均匀流的水力特征
    二、明渠均匀流形成的条件
   第三节 明渠均匀流的基本计算公式
   第四节 水力最优断面及允许流速
    一、水力最优断面
    二、允许流速
   第五节 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
    一、校核渠道的输水能力
    二、确定渠道的底坡
    三、确定渠道断面尺寸
   第六节 管道无压流的水力计算
    一、管道无压流的水流特征
    二、管道无压流的水力计算
   第七节 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水流特征
    一、明渠非均流水力特征
    二、急流、缓流、临界流
   第八节 断面单位能量与临界水深
    一、断面单位能量的概念
    二、断面单位能量(比能函数)图示
    三、临界水深
   第九节 临界底坡、缓坡、陡坡
    一、临界底坡
    二、临界底坡的计算
   第十节 水跃与跌水
    一、跌水
    二、水跃
    三、水跃的基本方程
    四、水跃函数图示
    五、共轭水深的计算
    六、水跃的能量损失与水跃长度
    七、水跃发生的位置
   第十一节 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一、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
    二、棱柱形明渠恒定渐变流水面曲线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湍流射流与湍流扩散
   第一节 湍流射流特征
    一、湍流射流的运动与结构
    二、射流的几何特征
    三、射流的运动特征
    四、射流的动力特征
   第二节 圆断面射流的运动分析
    一、轴心速度vm
    二、断面流量Q
    三、断面平均流速v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气体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 理想气体一元恒定流的运动方程
    一、气体一元定容流动
    二、气体一元等温流动
    三、气体一元绝热流动
   第二节 声速、马赫数
    一、声速
    二、马赫数
   第三节 气体恒定一元流的连续性方程
    一、连续性微分方程
    二、气流速度与过流断面的关系
   第四节 实际喷管性能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相似原理和模型实验方法
   第一节 量纲分析法
    一、量纲
    二、量纲和谐原理
    三、π定理
   第二节 流动相似的概念
    一、几何相似
    二、运动相似
    三、动力相似
    四、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相似
   第三节 相似准则
    一、一般相似准则
    二、重力相似准则(弗劳德准则)
    三、黏滞力相似准则(雷诺准则)
    四、欧拉准则
   第四节 模型设计
    一、重力起主导作用的水流模型
    二、黏滞力起主导作用的水流模型
    三、同时考虑重力和黏滞力的水流模型
   第五节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一、模型与原型数据换算关系
    二、实验数据处理
   思考题
   习题
  第八章 泵与风机
   第一节 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一、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二、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
    一、理想叶轮假定
    二、欧拉方程
   第三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一、泵与风机的理论性能曲线
    二、泵与风机的实际性能曲线
   第四节 管路系统的特性曲线
   第五节 管路系统中泵与风机的工作点
   第六节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况调节
    一、改变管路系统性能曲线的调节方法
    二、改变泵或风机的性能曲线
    三、改变并联泵台数调节性能曲线
   第七节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选择
    一、确定设备类型
    二、确定选用依据
    三、确定设备的型号、大小及台数
    四、几点注意事项
   第八节 水泵安装高度的计算
    一、泵的气蚀现象
    二、离心式水泵吸入口真空高度水力计算
    三、水泵最大安装高度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一篇习题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 环境工程微生物
  第一章 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一、微生物的特点
    二、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节 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
   第三节 原生动物与微型后生动物
    一、原生动物
    二、微型后生动物
   习题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分及生理功能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三、培养基(medium或culture medium)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第二节 酶及其作用
    一、酶的命名和分类
    二、酶的催化特性
    三、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微生物的代谢
    一、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二、呼吸作用的本质
    三、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一、生长与繁殖的基本概念
    二、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
    三、微生物的生长特性
    四、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习题
  第三章 病毒
   一、 病毒的分类、特点与形态结构
   二、病毒的繁殖
   三、病毒的去除
   习题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的基本概念
    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二节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互生关系
    二、共生关系
    三、拮抗(对抗)关系
    四、寄生关系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
    一、土壤的环境条件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三、土壤自净与环境容量
   第四节 空气微生物生态
   第五节 水体微生物生态
    一、淡水微生物群落
    二、海洋中微生物群落
    三、水体自净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
   第六节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二、氮素循环
    三、硫素循环
    四、磷素循环
    五、其他元素循环
   习题
  第五章 生物处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 好氧生物处理
    一、活性污泥法
    二、生物膜法
   第二节 厌氧生物处理
    一、原理
    二、参与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主要因素
    一、微生物的活性
    二、化合物种类和结构
    三、pH、温度、溶解氧、营养
    四、污染物的浓度
    五、底物适应
   习题
  第二篇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篇 环境监测与分析
  第一章 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第一节 监测方法的选择
    一、化学、物理方法
    二、生物方法
    三、监测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监测项目的确定
    一、地表水监测项目
    二、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
    三、废(污)水监测项目
   第三节 监测点的设置
    一、水质监测监测点的布设
    二、空气和废气监测监测站(点)的布设
   第四节 采样与样品保存
    一、采样
    二、水样的保存方法
   第五节 分析测试误差和监测结果表述
    一、基本概念
    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
    三、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
    四、直线相关和回归
    五、方差分析
    六、模糊聚类分析
   第六节 质量控制方法
    一、名词解释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习题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与分析
   第一节 悬浮物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一、总残渣
    二、可滤残渣
    三、不可滤残渣(悬浮物,SS)
   第二节 溶解氧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一、碘量法
    二、修正的碘量法
    三、氧电极法
   第三节 化学需氧量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一、重铬酸钾法
    二、库仑滴定法
    三、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滴定法或光度法)
    四、氯气校正法
   第四节 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第五节 生化需氧量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一、五天培养法
    二、微生物电极法
    三、其他方法
   第六节 氨氮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一、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二、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
    三、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四、滴定法
   第七节 石油类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一、重量法
    二、红外分光光度法
    三、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第八节 挥发酚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第九节 重金属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原理
    一、铝
    二、汞
    三、镉
    四、铅
    五、铜
    六、锌
    七、铬
    八、砷
   习题
  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与分析
   第一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监测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
    二、氮氧化物的测定
    三、一氧化碳的测定
    四、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
    五、臭氧的测定
    六、氟化物的测定
    七、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八、汞的测定
    九、总烃及非甲烷烃的测定
    十、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醛的测定
    十一、其他污染物质的测定
    十二、空气污染指数计算
   第二节 颗粒物的测定
    一、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
    三、灰尘自然沉降量及其组分的测定
    四、总悬浮颗粒物中污染组分的测定
   第三节 固定污染源监测
    一、监测目的和要求
    二、采样点的布设
    三、基本状态参数的测量
    四、含湿量的测定
    五、烟尘浓度的测定
    六、烟尘(或气态污染物)排放速率的计算291
    七、烟气组分的测定
   习题
  第四章 固体废弃物监测与分析
   第一节 固体废弃物有害特性监测
    一、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
    二、易燃性的试验方法
    三、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四、反应性的试验方法
    五、遇水反应性的试验方法
    六、浸出毒性试验
   第二节 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一、垃圾采集和样品处理
    二、采样量
    三、垃圾的粒度分级
    四、淀粉的测定
    五、生物降解度的测定
    六、热值的测定
   习题
  第五章 噪声监测与测量
   第一节 声源测量
    一、声级计
    二、其他噪声测量仪器
   第二节 声环境噪声测量
    一、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方法
    二、工业企业噪声监测方法
    三、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四、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习题
  第三篇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篇 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
  第一章 环境与生态评价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系统
    一、环境的定义
    二、环境系统
    三、环境系统的特征
   第二节 环境质量与环境价值
    一、环境质量
    二、环境价值
   第三节 环境背景值与环境目标
    一、环境背景值
    二、环境目标
   第四节 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一、环境承载能力
    二、环境容量
    三、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五节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第六节 环境质量指数
    一、指数或指标的作用
    二、指数分类
    三、单要素指数和综合指数
   习题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概述
    一、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二、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管理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识别和工程分析
    一、环境影响识别
    二、工程分析
   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一、评价工作的分级
    二、评价范围的确定
    三、大气环境条件调查
    四、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五、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六、评价大气环境影响
    七、环境保护对策
    八、小结的编写
   第五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一、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三、评价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
   第六节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一、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二、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基本要求
    四、噪声预测
    五、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和审批原则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
    二、环境质量评价图的绘制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环境与生态规划基础
   第一节 环境规划总论
    一、环境规划概念与中国环境规划活动
    二、城市环境规划源流与趋势
    三、环境规划类型和特点
    四、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
    五、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内容
    六、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及其层次结构
    七、环境规划信息公开化策略与多方参与机制
   第二节 环境调查与评价
    一、环境调查
    二、环境评价
   第三节 环境规划
    一、基本概念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三、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分析
    四、环境保护目标
    五、环境功能区划
    六、环境保护战略
   第四节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一、城市生态系统
    二、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原则与编制程序
    三、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规划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五、城市生态建设规划
   第五节 环境信息系统
    一、环境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构成
    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三、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
    四、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篇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篇 污染防治工程基础
  第一章 水污染防治工程基础
   第一节 水质指标
    一、物理指标
    二、化学指标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自净
    一、水体
    二、水体自净
   第三节 水环境容量
    一、水环境容量定义
    二、水环境容量基本特征
    三、水环境容量保护与利用
   第四节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一、初步处理
    二、混凝
    三、沉淀
    四、气浮
    五、过滤
    六、消毒
    七、离子交换
    八、活性炭吸附
    九、氧化还原
    十、其他物化处理方法
   第五节 生物处理方法
    一、废水生物处理概述
    二、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三、好氧活性污泥工艺
    四、好氧生物膜处理工艺
    五、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六、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七、废水天然生物处理工艺
   第六节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一、概述
    二、污泥处理工艺
   第七节 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
    一、颗粒物与无机盐的去除技术
    二、残余有机物的去除技术
    三、生物处理与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工艺
   习题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基础
   第一节 气象要素、大气结构和组成
    一、气象要素
    二、大气结构
    三、大气组成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一、大气污染的定义
    二、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四、大气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
    一、大气扩散过程
    二、湍流扩散基本理论
    三、高斯扩散模式
    四、非点源扩散模式
    五、扩散参数的选取
   第四节 烟气抬升高度与烟囱计算
    一、烟气抬升高度
    二、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三、烟囱设计
   第五节 燃烧与大气污染
    一、燃料的性质
    二、燃料燃烧过程
    三、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四、燃烧过程污染物的产生
   第六节 颗粒污染物防治方法
    一、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二、粉尘的物理性质
    三、净化装置的性能
    四、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
    五、除尘装置
   第七节 气态污染物防治方法
    一、气体扩散
    二、气体吸收
    三、气体吸附
    四、气体催化净化
   习题
  第三章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基础
   第一节 固体废物产生、危害及管理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
    三、固体废物管理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一、城市垃圾的收集、贮存及运输
    二、固体废物的压实
    三、固体废物的破碎
    四、固体废物的分选
    五、固体废物的水分及分离方法
    六、浮选
    七、固体废物固化处理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一、固体废物的好氧堆肥处理
    二、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处理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热处理
    一、焚烧处理
    二、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
   第五节 典型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一、冶金及电力工业废渣的利用
    二、化学工业废渣的处理与利用
    三、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四、农林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五、城市污泥的综合利用
   第六节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一、填埋场的规划和设计
    二、填埋场的防渗
    三、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
    四、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利用
   习题
  第四章 物理性污染防治工程基础
   第一节 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基础
    一、概述
    二、噪声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三、吸声降噪技术
    四、隔声降噪技术
    五、消声器
   第二节 振动防治技术基础
    一、振动与振动污染特征
    二、振动控制的常用方法
    三、隔振技术
    四、动力吸振技术
   第三节 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污染治理技术基础
    一、概述
    二、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
   习题
  第五篇习题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篇 职业法规
  第一章 环境与基本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一、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二、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制度和措施
    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有关规定
    四、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有关规定
    五、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一、水污染及相关概念
    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
    三、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
    四、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制度
    五、防止地表水污染
    六、防止地下水污染
    七、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一、法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二、大气环境标准的制定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四、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
    五、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的有关规定
    六、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
    七、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一、环境噪声污染及相关概念
    二、法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四、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五、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六、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七、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八、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一、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二、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
    四、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相关规定
    五、关于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特别规定
    六、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一、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二、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和制度、措施
    三、关于海洋生态保护的规定
    四、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五、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六、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七、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八、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九、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一、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四、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八节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一、适用范围
    二、防止建设项目污染环境
    三、环境影响评价
    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五、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九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一、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二、建筑许可
    三、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
    四、建筑工程监理
    五、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七、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十节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一、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二、资质资格管理
    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发包与承包
    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
    五、监督管理
    六、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习题
  第二章 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一节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二、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三、标准项目分类与标准限值
    四、水质评价和监测
    五、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第二节 地下水质量标准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二、地下水质量分类和分类指标
    三、地下水水质评价
    四、地下水水质监测
    五、地下水质量保护
   第三节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
    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四、浓度限值
    五、常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
    六、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七、标准的修订
   第四节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二、标准值
    三、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四、区域及时间的划定
    五、相关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监测规范、方法标准
   第五节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二、标准分级和污染物分类
    三、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四、有关污水排放的其他规定
    五、关于监测的规定
    六、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七、标准的修订
   第六节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二、术语定义
    三、指标体系
    四、排放速率标准分级
    五、标准值
    六、对排气筒的其他规定
    七、监测要求
    八、标准实施
   第七节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二、术语定义
    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四、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污泥控制标准
    六、其他规定
    七、标准的修订
   第八节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二、选址要求
    三、工程设计要求
    四、填埋物入场、填埋作业及封场要求
    五、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
    六、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及其限值
    七、蓄水池废水的排放要求
    八、噪声控制限值
    九、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
    十、监测要求
   习题
  第三章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第一节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一、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二节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习题
  第六篇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