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获奖信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以下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10223032
  • 2版
  • 356443
  • 平装
  • 16开
  • 2020年8月
  • 287
  • 法学
  • 政治学
  • D0-0
  • 政治学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基础理论教材,主要论述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即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而创立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其总体来说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170多年来,从一种理论到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和制度,在世界社会主义既波澜壮阔又形式多样的实践检验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 新成果,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对于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导 论 1
一、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地位 2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5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 18
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的意义和方法 21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8
第一节 人类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28
一、空想社会主义之前的理想社会构想 28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1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局限 35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42
一、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42
二、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59
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 67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72
一、未来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 72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77
三、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社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81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87
一、人类社会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87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96
一、社会形态更替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97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104
一、社会发展道路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104
二、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与民族发展道路 107
三、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及其实现条件 112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和途径 116
第一节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政党 116
一、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116
二、无产阶级政党 120
第二节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127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27
二、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131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137
四、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 141
第三节 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 147
一、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革命转变时期 147
二、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149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151
第四章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 155
第一节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155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的发展 156
二、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历史地位 159
三、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 163
第二节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理论 167
一、建设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167
二、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171
三、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工农民 主 专 政 174
四、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1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和十月革命 177
一、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基本依据 178
二、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82
三、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84
第五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发展及其挫折 189
第一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189
一、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 190
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197
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思考 201
第二节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208
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推进 208
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逐步形成 212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218
第三节 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及失败 223
一、苏联东欧的改革 224
二、苏联东欧剧变的过程 229
三、苏联东欧剧变的教训 234
第六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245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245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46
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247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25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 25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25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258
第三节 毛泽东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 261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确立和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261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66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267
第四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70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271
二、艰辛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 276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28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285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的探索 286
二、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28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推进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293
一、世纪之交形势的深刻变化与党和国家面临的新考验 29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29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与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302
一、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02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308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31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13
一、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和新成就 314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19
三、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321
四、我国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324
五、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326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330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 331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334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337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340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40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343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361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 363
第九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6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成就 36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7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7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7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80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383
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83
二、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8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90
第三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95
第十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400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01
一、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及其新变化 401
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408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没有解决其社会基本矛盾 411
一、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终结其周期性经济危机 411
二、资本主义改良并没有解决其社会基本矛盾 413
三、当代资本主义面临一系列新矛盾 4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418
一、世界社会主义挫折没有逆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419
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比较中思考和选择发展道路 421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27
四、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和中国的担当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