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第三版)
¥40.00定价
作者: 刘国艳,李华慧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9787109188952
- 3版
- 86248
- 41251486-1
- 16开
- 2014-06
- 300
- 244
- 农学
- 畜牧学
- S816
- 动物营养与饲料
- 中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教材参考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养殖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大纲并做适度调整而编写,供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使用。
本教材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增加了“问题探究”“走进生产”“边学边练”“知识窗”等小栏目,使教材进一步结合生产实际,更为实用。将原来的大量理论知识定格为知识点,理论技能一体化,增强了版面活力。 本教材参考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养殖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大纲并做适度调整而编写,供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使用。
本教材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增加了“问题探究”“走进生产”“边学边练”“知识窗”等小栏目,使教材进一步结合生产实际,更为实用。将原来的大量理论知识定格为知识点,理论技能一体化,增强了版面活力。
本教材贯彻模块教学理念,以能力教育体系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单元、课题、知识点、单元实训I的方式编排,后面是“走进生产”和“边学边练”,以便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练习,巩固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学练结合,融汇贯通。在考虑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兼顾了技A日匕b"训练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在课题后留有教师对教材处理的空间,便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处理教材。本教材分为动物营养基础、饲料原料及其加工调制、饲料的常规分析、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4个单元,动物与饲料、水的作用及合理供水等21个课题,21个单元实训。教材除编入一些常规的实训项目外,还结合生产实际,编入了“大豆饼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饲料级鱼粉掺假鉴别”“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和“饲养试验方案设计”等实训内容。在附录中编写了“技能考核方案”,以考核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本教材由刘国艳、李华慧主编。蔡兴芳负责编写第一单元课题一至五和该部分的小资料;姜淑妍负责编写第一单元课题六至八;李华慧负责编写第二单元课题一至四和单元实训1~3,负责制作本教材配套课件;王旭贞负责编写第二单元课题五至八和单元实训4~6:刘国艳负责编写第三单元和统稿;李同新负责编写第四单元课题一至四和单元实训l~3;金明昌负责编写第四单元课题五、小资料和单元实训4、5(本教材可提供教学课件,如有需要可向出版社索要)。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引用了许多作者的有关资料,同时也得到许多同行专家、学者和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本教材由杨久仙审稿。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编写过程中错误、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教师、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显示全部信息
本教材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增加了“问题探究”“走进生产”“边学边练”“知识窗”等小栏目,使教材进一步结合生产实际,更为实用。将原来的大量理论知识定格为知识点,理论技能一体化,增强了版面活力。 本教材参考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养殖专业《畜禽营养与饲料》教学大纲并做适度调整而编写,供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使用。
本教材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增加了“问题探究”“走进生产”“边学边练”“知识窗”等小栏目,使教材进一步结合生产实际,更为实用。将原来的大量理论知识定格为知识点,理论技能一体化,增强了版面活力。
本教材贯彻模块教学理念,以能力教育体系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单元、课题、知识点、单元实训I的方式编排,后面是“走进生产”和“边学边练”,以便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练习,巩固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学练结合,融汇贯通。在考虑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兼顾了技A日匕b"训练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在课题后留有教师对教材处理的空间,便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处理教材。本教材分为动物营养基础、饲料原料及其加工调制、饲料的常规分析、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4个单元,动物与饲料、水的作用及合理供水等21个课题,21个单元实训。教材除编入一些常规的实训项目外,还结合生产实际,编入了“大豆饼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饲料级鱼粉掺假鉴别”“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和“饲养试验方案设计”等实训内容。在附录中编写了“技能考核方案”,以考核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本教材由刘国艳、李华慧主编。蔡兴芳负责编写第一单元课题一至五和该部分的小资料;姜淑妍负责编写第一单元课题六至八;李华慧负责编写第二单元课题一至四和单元实训1~3,负责制作本教材配套课件;王旭贞负责编写第二单元课题五至八和单元实训4~6:刘国艳负责编写第三单元和统稿;李同新负责编写第四单元课题一至四和单元实训l~3;金明昌负责编写第四单元课题五、小资料和单元实训4、5(本教材可提供教学课件,如有需要可向出版社索要)。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引用了许多作者的有关资料,同时也得到许多同行专家、学者和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本教材由杨久仙审稿。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编写过程中错误、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教师、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