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561727423
 - 102807
 - 51151609-8
 - 2001-10
 - G40
 - 教师教育
 -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内容简介
                        
                        
                                我们认为,教育原理的案例编写方式最合适的莫过于教育思想的案例,莫过于系统地阐发人们认识教育、批判教育、期望期之观念演化的案例。我们希望这样的教材具有下面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思想与材料、观察与知识尽可能统一,既能够展现教育思想观念的发展脉络,又能够带出基本事实、基本人物、基本作品。
第二,强调基本性、原理性,以思想带事实,突出重点,突出主线,不求面面俱到。
第三,强调问题性、开放性,尊重不同思想方式和思维方式存在的合理性,承认不同思想见解和不同价值追求的合理性,不以编者的好恶取舍材料,而以它们在历史上影响的大小作为取材的标准。
第四,有意味的历史叙述,即力图反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而非简单的客观叙述。
                            
                        第一,思想与材料、观察与知识尽可能统一,既能够展现教育思想观念的发展脉络,又能够带出基本事实、基本人物、基本作品。
第二,强调基本性、原理性,以思想带事实,突出重点,突出主线,不求面面俱到。
第三,强调问题性、开放性,尊重不同思想方式和思维方式存在的合理性,承认不同思想见解和不同价值追求的合理性,不以编者的好恶取舍材料,而以它们在历史上影响的大小作为取材的标准。
第四,有意味的历史叙述,即力图反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而非简单的客观叙述。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是什么  1  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  2  科学主义的教育观  3  人文主义的教育观  4  钟摆与融合第二章  教育为什么  1  工具主义教育观与本体主义教育观  2  教育是通向平等的入口,还是社会成层的手段  3  “社会化说”与“个性化说”  4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第三章  谁受教育  1  学生是反应性的受动者,还是主动的思考考者  2  学生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  3  差异与平等,自由与纪律的对立  4  学生权利第四章  谁教育  1  “蜡烛观”与与“发展观”——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  2  “师范性”与“学术性”——教师职业内涵的界定  3  “社会楷模”与“平凡一员”——教师职业角色的冲突  4  “权利”与“义务”——教师职责的基础  5  “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师生关系的核心  6  “教书匠”与“教育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第五章  教什么  1  课程形态: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  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在现实与传统之间  3  组织课程内容的依据:知识逻辑与学生心理第六章  怎么教  1  “向书本学”与“做中学”  2  指导性教学与非指导性教学  3  发现法教学与讲解式教学第七章  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是什么  1  制度化教育  2  教学组织形式  3  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形式可能发生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