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第2版)(附学习卡防伪标)
作者: 姚梅林 郭芳芳
出版时间:2013-06-1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52665
 - 2
 - 183540
 - 60213271-4
 - 平装
 - 16开
 - 2013-06-10
 - 360
 - 237
 - B844.12
 - 学前教育
 - 中职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第二版。全书共四篇十二章。主要内容有:导论、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幼儿的心理健康等内容。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每章内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以优化教材内容结构。书中每章增加了典型案例和结合教材内容的拓展性栏目“想一想”。教材体系科学、合理,例证丰富而恰当,论述深入浅出,语言准确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本书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使用,五年制高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可选用,幼儿园教师以及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也可参考阅读。本书教材配学习卡资源,按照本书最后一页“郑重声明”下方的学习卡使用说明,下载资源。
  第一篇 导论
  ch 第一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 教育与幼儿教育
    二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四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第二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二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第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一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
    二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思考与练习题
  ch 第二章  幼儿教师心理
   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角色
    一 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
    二 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三 幼儿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四 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 幼儿教师的品德
    二 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
    三 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四 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
   第三节 幼儿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及其促进
    一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关系
    二 促进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的措施
   第四节 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训
    一 幼儿教师的成长
    二 幼儿教师的培训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篇 幼儿心理发展与学习
  ch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 心理发展的含义
    二 心理发展的性质
    三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第二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 幼儿的言语发展
    二 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 幼儿的情绪与情感发展
    四 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第三节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遗传和生理成熟
    二 环境
    三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第四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 幼儿教育及基本原则
    二 幼儿能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三 幼儿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四 幼儿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思考与练习题
  ch 第四章  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第一节 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
    一 学习的定义
    二 学习的种类
    三 学习的作用
    四 学习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幼儿游戏——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
    一 幼儿游戏的特点
    二 幼儿游戏的作用
    三 幼儿游戏的种类
   第三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 联结学习理论
    二 认知学习理论
    三 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节 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
    一 学习与幼儿的生理发展
    二 学习与幼儿的心理发展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篇 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
  ch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
   第一节 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一 动机及其作用
    二 需要、诱因与动机
    三 动机的种类
   第二节 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一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二 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调动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一 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有趣教具
    二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好奇心
    三 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四 给予积极反馈,让幼儿体验成功快乐
    五 引导幼儿树立合理而积极的认知观念
   思考与练习题
  ch 第六章  幼儿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与体育
   第一节 运动技能与幼儿身心发展
    一 运动技能及其分类
    二 运动技能的作用
   第二节 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
    一 粗放型运动技能发展
    二 细微型运动技能发展
   第三节 幼儿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
    一 定向阶段
    二 模仿阶段
    三 整合阶段
    四 熟练阶段
   第四节 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体育措施
    一 保教合一,科学养育幼儿
    二 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性
    三 遵循规律,采取有效教学方法
    四 将体育与其他教育资源整合
   思考与练习题
  ch 第七章  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第一节 认知能力与智育
    一 有关认知的基本概念
    二 认知、智力、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三 智育
   第二节 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
    一 一般认知能力
    二 具体认知能力
   第三节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一 知识的领会
    二 知识的巩固
    三 知识的应用
   第四节 智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一 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二 培养幼儿感知观察力
    三 培养幼儿注意力
    四 培养幼儿记忆力
    五 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思考与练习题
  ch 第八章  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
   第一节 社会规范的接受与品德
    一 社会规范及其意义、作用
    二 社会规范的接受与品德
   第二节 幼儿应接受的社会规范及应形成的规范行为
    一 幼儿应接受的社会规范
    二 幼儿应形成的规范行为
   第三节 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
    一 幼儿社会规范学习的有关理论
    二 幼儿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的心理依据及有效措施
    一 讲明道理,提出要求
    二 参与活动、反复实践
    三 合理应用奖惩,强化规范行为
    四 营造良好环境,树立良好榜样
    五 培养健康情感,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思考与练习题
  ch 第九章  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与美育
   第一节 美与美感
    一 美的特征与形态
    二 美感
   第二节 幼儿应形成的基本美感
    一 自然美
    二 社会美
    三 艺术美
   第三节 幼儿美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 情绪性
    二 差异性
    三 多样性
    四 表面性
    五 行动性
    六 直率性
   第四节 美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一 培养良好的心理感受能力
    二 创设美育情境,拓展美育途径
    三 从全人教育的视角来实施美育
   思考与练习题
  ch 第十章  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及教学应用
   第一节 幼儿迁移规律概述
    一 迁移的含义与种类
    二 迁移对幼儿的作用
    三 影响幼儿活动迁移的条件
   第二节 家庭—幼儿园的迁移与合作
    一 家庭—幼儿园迁移与合作的必要性
    二 促进家庭—幼儿园迁移与合作的措施
   第三节 幼儿园—小学的迁移与衔接
    一 幼儿园—小学迁移与衔接的必要性及注意问题
    二 促进幼儿园—小学的迁移与衔接的措施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篇 幼儿的心理健康
  ch 第十一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
   第一节 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
    一 心理卫生
    二 幼儿心理健康
   第二节 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
    一 幼儿自尊心的评价
    二 幼儿自信心评价
    三 幼儿成就感和好胜心评价
    四 幼儿独立性评价
    五 幼儿自制力与坚持性评价
    六 幼儿交往态度评价
    七 幼儿社交能力评价
    八 幼儿友好行为评价
    九 幼儿责任感评价
    十 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评价
   第三节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 幼儿自身的发展与心理健康
    二 家庭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
    三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
    四 社会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
   思考与练习题
  ch 第十二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维护及心理问题矫治
   第一节 幼儿的心理健康维护
    一 家庭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 幼儿园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矫治
    一 认知障碍——注意力缺失
    二 情绪障碍——沮丧、焦虑和恐惧
    三 行为障碍——任性、退缩、自损和攻击性行为
   思考与练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