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 #

出版时间:2018-0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494495
  • 1版
  • 201371
  • 40240774-6
  • 平装
  • 16开
  • 2018-03
  • 276
  • 390
  • 历史学
  • 中国史
  • 通用
  • 本科 高职
目录

 引 言 001
 第一讲 天人合一 003
  一、 什么是“天人合一”? 003
  二、 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天人合一” 003
  三、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哲学观的由来 019
  四、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文化最为杰出的贡献 021
 第二讲 礼乐传统 025
  一、 中华礼乐传统溯源 025
  二、 中华礼乐的重要理论 026
  三、 中华传统艺术中的礼乐传统 029
  四、 中华礼乐传统的得失 043
  五、 对中华礼乐传统的继承、改造和扬弃 046
 第三讲 大象之美 051
  一、 什么是“象”? 051
  二、 《易传》说“象” 052
  三、 由“象”衍生而出的审美范畴 053
  四、 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大象之美 055
  五、 大象之美与艺术家蒙养 068
  六、 中华传统艺术重视大象之美的文化背景 069
  七、 中华传统艺术的高妙正在大象之美 070
 第四讲 比德思维 073
  一、 “于玉比德”与儒家修身学说 073
  二、 “于玉比德”观念的延伸 074
  三、 中华传统艺术的比德、寄兴与象征 080
  四、 比德思维的文化背景 085
  五、 比德思维的得失 086
 第五讲 吉祥意识 093
  一、 中华民族吉祥意识的渊源流变 093
  二、 中华民族吉祥意识的丰富内涵 094
  三、 中华民族吉祥意识的艺术表现 099
  四、 中华民族吉祥意识的文化背景 106
  五、 对中华吉祥意识的反思与审视 111
 第六讲 中和圆融 113
  一、 中华中和美溯源 113
  二、 儒家论道德境界的“和” 114
  三、 道家论自然境界的“和” 117
  四、 以中和为主导的中华传统艺术 118
  五、 对民族性格中和圆融的多面审视 130
 第七讲 气韵生动 135
  一、 释“气韵” 135
  二、 “气韵生动”审美命题的提出 137
  三、 “气韵生动”审美命题的拓展 137
  四、 气韵生动审美传统的源头在民间 144
  五、 “气韵生动”审美传统的文化背景 148
 第八讲 传神写意 153
  一、 “神”“传神”“畅神”命题的被提出 153
  二、 写意—文人画及其理论 155
  三、 中华民间艺术的传神写意传统 161
  四、 文人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双向作用 165
  五、 中华传统艺术传神写意的文化背景 169
 第九讲 曲线旋律 175
  一、 中华传统绘画“线”的丰富内涵 175
  二、 中华诗、书、画的融通 185
  三、 中华其他艺术中的曲线旋律 190
  四、 中华传统艺术线化的文化背景 197
 第十讲 稳定程式 201
  一、 中华各门类传统艺术的成熟程式 201
  二、 中华传统艺术形成程式的文化背景 213
  三、 一分为二看艺术程式 214
 第十一讲 海纳百川(之一) 217
  一、 古代别流旁支的艺术 218
  二、 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融会 225
 第十二讲 海纳百川(之二) 234
  一、 少数民族自成体系的文化艺术 234
  二、 维护文化生态,保护各民族艺术 251
  三、 结语 251
 参考文献 254
 代后记 我怎样讲通识课程“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2017年“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核心课程讲习营”演讲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