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571810
 - 1-2
 - 208994
 - 46257113-4
 - 平装
 - 16开
 - 2018-04
 - 525
 - 298
 - TH12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科“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思想为指导,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机械设计概论,机械零件的强度,摩擦、磨损及润滑,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键、花键、销、无键联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轴,联轴器和离合器等。                            
                            
                        
                            目录
                        
                        
                                前 言常用力学计算符号表第1 章 绪论  1 1. 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1 1. 2 本课程研究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2 1. 3 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2 思考题  3第2 章 机械设计概论  4 2. 1 机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4 2. 2 机器设计的主要内容及一般程序  5 2. 3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步骤  7  2. 3. 1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7  2. 3. 2 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8 2. 4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  8  2. 4. 1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8  2. 4. 2 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9 2. 5 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  10  2. 5. 1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  10  2. 5. 2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  11 2. 6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  12  2. 6. 1 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12  2. 6. 2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  13 2. 7 机械设计方法及其发展  13  2. 7. 1 传统设计方法  13  2. 7. 2 设计方法的新发展  14  2. 7. 3 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  15 思考题  16第3 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17 3. 1 载荷和应力的分类  17  3. 1. 1 载荷的分类  17  3. 1. 2 应力的分类  17 3. 2 静应力状态下机械零件的整体强度  18  3.2.1 静应力状态下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  18  3. 2. 2 许用安全系数的选择  20 3. 3 变应力状态下机械零件的整体强度  20  3. 3. 1 材料的疲劳曲线  20  3. 3. 2 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图  21  3. 3. 3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22 3. 4 机械零件的表面接触疲劳强度  25 3. 5 机械零件的刚度  26  3. 5. 1 刚度的影响  26  3. 5. 2 刚度计算概述  26  3. 5. 3 影响刚度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26 3. 6 机械零件的可靠性  27  3. 6. 1 可靠性概念  27  3. 6. 2 提高机械零件可靠性的措施  28 思考题  28第4 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  29 4. 1 摩擦的种类及其性质  29  4. 1. 1 摩擦表面的形貌  29  4. 1. 2 摩擦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  30 4. 2 磨损  34  4. 2. 1 典型磨损过程  34  4. 2. 2 磨损的分类  35 4. 3 润滑剂、添加剂  36  4. 3. 1 润滑剂的作用  36  4. 3. 2 润滑剂的种类及其性能指标  37  4. 3. 3 添加剂  41 4. 4 润滑状态  41  4. 4. 1 边界润滑  42  4. 4. 2 流体润滑  42  4. 4. 3 混合润滑  43  4. 4. 4 润滑状态的转化  43 思考题  43第5 章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44 5. 1 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材料和精度  44  5. 1. 1 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  45  5. 1. 2 螺纹联接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46 5. 2 螺纹联接的拧紧和防松  49  5. 2. 1 螺纹联接的拧紧  49  5. 2. 2 螺纹联接的防松  52 5. 3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和受力分析  55  5. 3. 1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  55  5. 3. 2 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57 5. 4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60  5. 4. 1 螺纹联接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60  5. 4. 2 普通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60机械设计Ⅵ   5. 4. 3 铰制孔用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64 5. 5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65  5. 5. 1 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  65  5. 5. 2 减小螺栓的应力幅  66  5. 5. 3 避免附加弯曲应力  67  5. 5. 4 避免应力集中  68  5. 5. 5 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  68 5. 6 螺旋传动  70  5. 6. 1 常用的传动螺旋副  71  5. 6. 2 螺旋传动的失效、结构和材料  72  5. 6. 3 滑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  73 思考题  76 习题  76第6 章 键、花键、销、无键联接  79 6. 1 键联接  79  6. 1. 1 键联接的功能、分类、结构形式及应用  79  6. 1. 2 键的选择和键联接强度计算  81 6. 2 花键联接  83  6. 2. 1 花键联接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83  6. 2. 2 花键联接强度计算  84 6. 3 销联接  85 6. 4 无键联接  87  6. 4. 1 过盈联接  87  6. 4. 2 胀紧联接  88  6. 4. 3 型面联接  88 思考题  89 习题  89第7 章 带传动  91 7. 1 概述  91  7. 1. 1 带传动的类型  91  7. 1. 2 带传动的特点  93 7. 2 V 带和带轮  93  7. 2. 1 V 带的构造和类型  93  7. 2. 2 V 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95 7. 3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97  7. 3. 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97  7. 3. 2 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97  7. 3. 3 带的极限有效拉力Felim及其影响因素  98  7. 3. 4 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99  7. 3. 5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100 7. 4 V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100  7. 4. 1 设计准则和单根V 带的额定功率  100  7. 4. 2 带传动的设计步骤和参数选择  103 7. 5 带传动的张紧和维护  107  7. 5. 1 带传动的张紧和调整  107  7. 5. 2 带传动的安装和维护  109 思考题  109 习题  109第8 章 链传动  111 8. 1 概述  111 8. 2 滚子链和链轮  112  8. 2. 1 滚子链的结构  112  8. 2. 2 滚子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113  8. 2. 3 滚子链链轮  113 8. 3 滚子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及受力分析  116  8. 3. 1 传动比、链速和速度不均匀性  116  8. 3. 2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  118 8. 4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18  8. 4. 1 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118  8. 4. 2 额定功率曲线  119  8. 4. 3 链传动的设计准则和链的额定功率曲线  119  8. 4. 4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及主要参数的选择  120 8. 5 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124  8. 5. 1 链传动的布置  124  8. 5. 2 链传动的张紧  125  8. 5. 3 链传动的润滑  125 思考题  126 习题  126第9 章 齿轮传动  128 9. 1 概述  128  9. 1. 1 齿轮传动的优缺点  128  9. 1. 2 齿轮传动的分类  128  9. 1. 3 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128 9. 2 齿轮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129  9. 2. 1 齿轮的失效形式  129  9. 2. 2 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131 9. 3 齿轮的材料、热处理及其许用应力  132  9. 3. 1 齿轮的常用材料  132  9. 3. 2 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  133  9. 3. 3 齿轮材料的热处理  134  9. 3. 4 齿轮的许用应力  134目  录Ⅶ  9. 4 圆柱齿轮传动的载荷计算  139  9. 4. 1 计算载荷和载荷系数  139  9. 4. 2 载荷系数说明  140 9. 5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44  9. 5. 1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144  9. 5. 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45  9. 5. 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46  9. 5. 4 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和传动精度的选择  148 9. 6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51  9. 6. 1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151  9. 6. 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52  9. 6. 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53 9. 7 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56  9. 7. 1 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156  9. 7. 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57  9. 7. 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58 9. 8 齿轮的结构设计  160 9. 9 齿轮传动的润滑  162 思考题  163 习题  164第10 章 蜗杆传动  166 10. 1 概述  166  10. 1. 1 蜗杆传动的特点  166  10. 1. 2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166 10. 2 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169  10. 2. 1 蜗轮与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  169  10. 2.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  169  10. 2. 3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173 10. 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材料选择  174  10. 3. 1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174  10. 3. 2 蜗杆传动的材料选择  175 10. 4 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176  10. 4. 1 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76  10. 4. 2 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177 10. 5 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180  10. 5. 1 蜗杆传动的效率和自锁  180  10. 5. 2 蜗杆传动的润滑  182  10. 5. 3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182 10. 6 蜗杆、蜗轮的结构  183  10. 6. 1 蜗杆的结构  183  10. 6. 2 蜗轮的结构  183 思考题  186 习题  187第11 章 滑动轴承  188 11. 1 概述  188 11. 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  188  11. 2. 1 整体式轴承  188  11. 2. 2 剖分式轴承  189 11. 3 滑动轴承的材料和轴瓦结构  189  11. 3. 1 轴承材料的要求  189  11. 3. 2 常用轴承材料  190  11. 3. 3 轴瓦结构  195 11. 4 滑动轴承的润滑  197 11. 5 不完全油膜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  200  11. 5. 1 不完全油膜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200  11. 5. 2 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201 11. 6 液体动压润滑的基本方程  202  11. 6. 1 雷诺润滑方程式  202  11. 6. 2 油楔承载机理  204 11. 7 液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204  11. 7. 1 几何关系  204  11. 7. 2 动压润滑状态的建立  205 思考题  212 习题  213第12 章 滚动轴承  214 12. 1 概述  214  12. 1. 1 滚动轴承的工作特点  214  12. 1. 2 滚动轴承的构造和常用材料  214 12. 2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选择  215  12. 2. 1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性能与特点  215  12. 2. 2 滚动轴承的三个重要结构特性  218  12. 2. 3 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  219 12. 3 滚动轴承的代号  220机械设计Ⅷ  12. 4 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分析  222  12. 4. 1 受力分析  222  12. 4. 2 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223 12. 5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224  12. 5. 1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  224  12. 5. 2 滚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