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 下册
作者: 王泽龙,李遇春
出版时间:2024-0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601268
 - 1版
 - 509188
 - 46260139-4
 - 平装
 - 16开
 - 2024-01
 - 740
 - 496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 高职
 
本套教材分上、下两册,本书为下册,主要遴选1949年以后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讲。全书以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进行编排,由作品与讲析两部分组成,按照新世纪的文学史经典标准与学术眼光,对当代文学作品作了重新取舍,选入了不少以前被忽略的经典作品,在文学作品的讲析中有效吸收了学界近十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力争反映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水平。本书通过对作品的细读分析,对文本在思想内涵、叙事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掘,由此引导学生对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全面与深层次的把握。每个选篇讲析后均附思考题、延伸阅读及参考文献,以便提示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及阅读、探究。本书选篇精练、经典,讲析细致深入、层次分明,可供全国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学生或新闻、艺术类学生使用。
  小说
   孙犁:山地回忆
    诗意的诞生(李遇春)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存目)
    艰难忍受中的崇高(黄忠顺)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存目)
    官僚主义的艺术批判(李遇春)
   邓友梅:在悬崖上
    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樊星)
   宗璞:红豆
    “革命+恋爱”模式的承续与背离(叶君)
   梁斌:红旗谱(存目)
    家国同构的革命叙事(陈国和)
   杨沫:青春之歌(存目)
    叙事模式与象征意蕴(李遇春)
   茹志鹃:百合花
    政治·人性·心理补偿(李遇春)
   赵树理:“锻炼锻炼”(存目)
    叙述的张力(李遇春姚楠)
   周立波:山那面人家
    新农村的抒情小品(王艳文)
   柳青:创业史(存目)
    新的民族国家形象的建构(张军)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存目)
    历史叙述与个人话语(叶君)
   浩然:艳阳天(存目)
    “十七年文学”的落幕之作(叶君)
   刘心武:班主任(存目)
    穿越政治的启蒙声音(王艳文)
   王蒙:春之声
    色调明快的“意识流”小说(樊星)
   汪曾祺:受戒(存目)
    俗界与净界(李遇春)
   张承志:黑骏马(存目)
    精神圣地中的苦难认同(叶立文陈国恩)
   张贤亮:绿化树(存目)
    扭曲的真实(李遇春)
   阿城:棋王
    传统人格的现代塑造(李遇春)
   史铁生:命若琴弦
    宿命中的抗争(叶立文)
   韩少功:爸爸爸(存目)
    寻父之举的精神远游(叶立文)
   残雪:山上的小屋
    焦虑与幻象(叶君)
   莫言:红高粱(存目)
    生命强力与民族寓言(叶立文)
   马原:虚构(存目)
    中国式“元小说”(李勇)
   张炜:古船(存目)
    家族与民族苦难的沉重思考(樊星)
   路遥:平凡的世界(存目)
    反抗苦难的人间史诗(王艳文)
   贾平凹:浮躁(存目)
    世相与心相(叶君)
   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存目)
    家族记忆与历史真实(叶立文)
   余华:一九八六年(存目)
    暴力叙事与思想启蒙(叶立文)
   格非:迷舟(存目)
    诡秘幽深的叙事迷宫(叶君)
   铁凝:玫瑰门(存目)
    追问女性的女性文学(樊星)
   刘恒:伏羲伏羲(存目)
    绝望中的挣扎(李遇春)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汉味小说”的代表作(樊星)
   王小波:黄金时代(存目)
    另类的知青叙事(李勇)
   陈染:无处告别(存目)
    女性意识与超性别眼光(魏天真)
   刘醒龙:凤凰琴(存目)
    山村教师的道德救赎(姚楠李遇春)
   余华:活着(存目)
    “活着是生命的唯一要求”(叶立文)
   陈忠实:白鹿原(存目)
    文化寻根与民族心史(李遇春)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存目)
    女性自我的成长与张扬(魏天真)
   迟子建:逝川
    生命之河与生命之诗(李勇)
   王安忆:长恨歌(存目)
    生命与历史的纠缠(周新民)
   红柯:鹰影
    诗化叙事与西部精神(李勇)
   阿来:尘埃落定(存目)
    权力叙事与历史挽歌(黄忠顺)
   毕飞宇:玉米(存目)
    权力与女殇(李勇)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存目)
    日常生活中的生命体验(王彪)
   麦家:暗算(存目)
    名为“英雄”的普通人(朱一帆宋硕夫)
   乔叶:最慢的是活着(存目)
    小切口,大世界(朱一帆宋硕夫)
   徐则臣:北上(存目)
    史诗气质与文化品格(鲁微)
   刘慈欣:三体(存目)
    宇宙想象与人性真实(邱婕)
   李碧华:霸王别姬(存目)
    时代尘埃下的人生困境与人性追寻(朱一帆刘美毓)
   陈映真:将军族(存目)
    底层小人物的生命反抗之歌(朱一帆孔德玉)
   白先勇:游园惊梦(存目)
    今昔对比中的人世沧桑与变幻无常(朱一帆华继聪)
  诗歌
   闻捷:种瓜姑娘
    革命语境中的爱情牧歌(杨四平李曼)
   艾青:礁石
    以微笑面对苦难(张岩泉)
   贺敬之:回延安(存目)
    红色文化的心理认同(杨四平陶婧)
   唐湜:划手周鹿之歌(存目)
    艰难困苦中酿成的蜜(叶琼琼)
   陈敬容:芭蕾舞素描
    大音希声至美无形(叶琼琼)
   绿原:又一名哥伦布
    生命与希望同在(张岩泉)
   昌耀:凶年逸稿(存目)
    “思”与“在”的变奏(魏天无)
   流沙河:故园六咏
    通俗中的脱俗(叶琼琼)
   食指:相信未来
    理想主义者的真诚呼唤(张桃洲李丹丹)
   曾卓:悬崖边的树
    倾跌中渴望飞翔(张岩泉)
   牛汉:华南虎
    囚禁不住的自由意志(张岩泉)
   北岛:回答
    “一代人的思想宣言”(张桃洲)
   蔡其矫:思念
    特殊年代的爱情歌谣(叶琼琼)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存目)
    矛盾重重的诗篇(杨四平)
   穆旦:智慧之歌
    苦汁喂养的智慧之树(张岩泉)
   舒婷:致橡树
    觉醒的女性与含混的意识(魏天无)
   杜运燮:秋
    综合的艺术(叶琼琼)
   陈敬容:老去的是时间
    时间河流中的老划手(叶琼琼)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存目)
    寻找与反思(魏天无)
   顾城:远和近
    “远”和“近”中的“你”和“我”(魏天无)
   江河:纪念碑
    民族史诗与英雄情怀(曾利君)
   唐祈:恋歌
    一首精巧的十四行情诗(叶琼琼)
   辛笛:蝴蝶、蜜蜂和常青树
    古典韵味与现代情怀(叶琼琼)
   杨炼:大雁塔(存目)
    历史文化的追寻与反思(曾利君)
   郑敏:晓荷
    生命的回眸(叶琼琼)
   骆一禾:先锋
    诗人何为(荣光启)
   翟永明:女人(存目)
    黑夜意识与女性自白(曾利君)
   李亚伟:中文系(存目)
    中文系、大学生活及其他(曾利君)
   海子:亚洲铜
    中国土地的神秘隐喻(荣光启)
   韩东:你见过大海
    还原事物的本真(曾利君)
   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神秘的抒情诗(荣光启)
   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存目)
    身体的自由与灵魂的焦虑(荣光启)
   欧阳江河:玻璃工厂
    智性的玄思与语词的舞蹈(曾利君)
   于坚:感谢父亲
    父亲是这样一个人(曾利君)
   臧棣:纪念维特根斯坦
    想象死亡的智性写作(荣光启)
   田禾:喊故乡
    召唤故乡的精魂(李遇春)
   郑小琼:方言
    身份的异化与寻回(邱婕)
   洛夫:烟之外
    一曲追寻与幻灭的哀歌(朱一帆李梦颖)
   余光中:乡愁
    离别与回归(朱一帆华继聪)
   郑愁予:错误
    古典闺怨传统的现代转化(朱一帆孔德玉)
  散文
   巴人:况钟的笔
    唤醒社会责任感(孙德喜)
   沈从文:跑龙套
    庄中寓谐婉而多讽(孙德喜)
   冰心:小橘灯(存目)
    人间自有真情在(孙德喜)
   杨朔:海市(存目)
    诗情画意的政治想象(孙德喜)
   邓拓:王道和霸道
    借古讽今的反思之作(陈晓燕)
   丰子恺:癞六伯
    孤独的怀念(孙德喜)
   巴金:怀念萧珊
    悼亡与倾诉(李勇)
   杨绛:下放记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严辉)
   孙犁:亡人逸事
    追忆中的悔意(卢付林)
   贾平凹:秦腔
    乡土的旧梦(李勇)
   周涛:巩乃斯的马
    力与美的生命象征(陈晓燕)
   张中行:朱自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陈晓燕)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为一位哲学家画像(严辉)
   史铁生:我与地坛(存目)
    天地间的生命沉思(陈晓燕)
   余秋雨:白发苏州
    穿越历史的文化感悟(杜正华)
   张炜:融入野地
    面向内心的诗性独语(陈晓燕)
   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存目)
    献给母亲的哀歌(孙德喜)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以小见大以悔显爱(卢付林)
   张承志:汉家寨
    在绝地中坚守(严辉)
   韩少功:性而上的迷失(存目)
    思辨的张力(陈晓燕)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抗拒设置与追求自由(陈晓燕)
   刘醒龙:抱着父亲回故乡
    亲情与乡土交织而成的精神家园(王彪)
   小思:湾仔(之一)
    新旧时空交叠下的香港情怀(朱一帆刘美毓)
   董桥:随意到天涯
    “旧派文人”的闲适情趣(朱一帆李梦颖)
   王鼎钧:大气游虹(存目)
    异乡人的精神诉求与家国情怀(朱一帆华继聪)
  报告文学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存目)
    真挚深情的英雄赞歌(张瑷)
   穆青冯健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存目)
    人民公仆的艺术塑像(张瑷)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存目)
    知识分子形象的涅槃(张军)
   钱钢:唐山大地震(存目)
    全景透视下的深刻反思(陈爱梅)
   麦天枢:西部在移民(存目)
    在达摩克利斯剑的笼罩下(张军)
   徐刚:伐木者,醒来!(存目)
    生态危机的文学警示(张军)
   黄传会:“希望工程”纪实(存目)
    托起明天的太阳(陈爱梅)
   梁鸿:中国在梁庄(存目)
    以“跨界”姿态介入真实的乡土现场(朱一帆宋硕夫)
  戏剧
   海默:洞箫横吹(存目)
    声声洞箫喜怒情(岳凯华)
   老舍:茶馆(存目)
    小茶馆里的大世界(岳凯华)
   田汉:关汉卿(存目)
    历史虚构中的自我潜影(岳凯华)
   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集体编剧:洪湖赤卫队(存目)
    从地方走向世界(岳凯华)
   沈西蒙(执笔)漠雁吕兴臣:霓虹灯下的哨兵(存目)
    凡人英雄的战斗史诗(邱婕)
   魏明伦:潘金莲(存目)
    荒诞的审判(张园)
   刘锦云:狗儿爷涅槃(存目)
    一代农民的终结(张园)
   廖一梅孟京辉:恋爱的犀牛(存目)
    爱情偏执狂(张园)
   杜国威蔡锡昌:我系香港人(存目)
    在历史发展中探寻“香港”的身份认同(朱一帆刘美毓)
   姚一苇:红鼻子(存目)
    现实与荒诞交织的“人”的戏剧(朱一帆孔德玉)
   赖声川:暗恋桃花源(存目)
    忘不掉的暗恋,寻不到的桃花源(朱一帆李梦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