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第2版)(I)(附光盘1片)
作者: 王焕定等
出版时间:2004-07-1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44802
 - 2
 - 248914
 - 平装
 - 16开
 - 2004-07-19
 - 360
 - 295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版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并保留了原有的体系和特色。
全书分Ⅰ,Ⅱ两册。第Ⅰ册为结构静力分析篇,共7章,为本学科的经典内容;第Ⅱ册为结构计算机分析篇和结构动力分析篇,共10章。
本书附有《结构力学教学实践和工程计算分析软件》光盘1张,内容包括思考题答案、附加例题、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习题所对应的计算数据文件、电子教案、结构力学练习及测试系统、课外读物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力学等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书第Ⅰ册还可作为非结构类专业和各层次土木类相关专业的教材。
  第0章 结构力学绪论
   §0-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0-1-1 研究对象
    0-1-2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
    0-1-3 结构力学与其他课程和结构设计的关系
   §0-2 一些工程结构实例与计算简图
  结构静力分析篇
   第1章 杆系结构的组成分析
    §1-1 基本概念
     1-1-1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
     1-1-2 自由度
     1-1-3 约束
     1-1-4 必要约束、多余约束
     1-1-5 计算自由度
     1-1-6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
    §1-2 静定结构的组成规则
     1-2-1 静定结构组成规则
     1-2-2 组成分析举例
    §1-3 结论与讨论
     1-3-1 结论
     1-3-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2-1 弹性杆内力分析回顾和补充
     2-1-1 材料力学内容回顾
     2-1-2 曲杆平衡方程
     2-1-3 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内力规定的异同
     2-1-4 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2-2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
     2-2-1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方法
     2-2-2 支座反力(或联系力)计算方法
     2-2-3 受弯结构求作内力图的顺序
    §2-3 桁架受力分析
     2-3-1 桁架结构
     2-3-2 结点法
     2-3-3 截面法
     2-3-4 联合法
    §2-4 三铰拱受力分析
     2-4-1 拱反力计算
     2-4-2 竖向荷载作用下等高拱指定截面内力计算公式
     2-4-3 拱的内力图
     2-4-4 合理拱轴线
    §2-5 受弯结构受力分析
     2-5-1 多跨静定梁
     2-5-2 静定刚架
     2-5-3 静力学中的反分析
     2-5-4 组合结构
    §2-6 各类结构的受力特点
    §2-7 静定结构性质
     2-7-1 静定结构解答唯一性
     2-7-2 导出的性质
    §2-8 结论与讨论
     2-8-1 结论
     2-8-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结构位移计算
    §3-1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变形能计算
    §3-2 变形体虚功原理
     3-2-1 变形体虚功原理
     3-2-2 杆系结构的虚功方程
    §3-3 单位荷载法
     3-3-1 结构位移
     3-3-2 单位荷载法
     3-3-3 各种外因下的位移计算公式
    §3-4 图乘法
     3-4-1 图乘法原理
     3-4-2 图乘法求位移时需注意的问题
    §3-5 各种外因引起的位移计算
    §3-6 互等定理
     3-6-1 功的互等定理
     3-6-2 位移互等定理
     3-6-3 反力互等定理
     3-6-4 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3-7 结论与讨论
     3-7-1 结论
     3-7-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超静定结构解法
    §4-1 求解超静定结构的一般方法
    §4-2 力法
     4-2-1 力法思路
     4-2-2 超静定次数及力法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的确定
     4-2-3 力法的解题步骤
     4-2-4 力法解超静定结构举例
    §4-3 力法计算的简化
     4-3-1 无弯矩状态的判别
     4-3-2 对称性利用
     4-3-3 其他简化措施
    §4-4 位移法
     4-4-1 位移法的准备工作
     4-4-2 位移法思路
     4-4-3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及基本结构
     4-4-4 典型方程位移法解题步骤
     4-4-5 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举例
    *§4-5 混合法
    §4-6 超静定结构特性
    §4-7 结论与讨论
     4-7-1 结论
     4-7-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5-1 移动荷载及影响线概念
     5-1-1 活荷载
     5-1-2 影响线
    §5-2 静力法作影响线
     5-2-1 静定梁影响线
     5-2-2 经结点传荷的主梁影响线
     5-2-3 静定桁架影响线
     5-2-4 三铰拱影响线
     5-2-5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
    §5-3 虚功法作影响线
     5-3-1 虚功(机动)法基本原理
     5-3-2 虚功法作影响线举例
    §5-4 影响线应用
     5-4-1 利用影响线求固定荷载作用的量值
     5-4-2 利用影响线确定定位荷载最不利荷载分布
     5-4-3 利用影响线确定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
     5-4-4 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5-4-5 内力包络图
    §5-5 结论与讨论
     5-5-1 结论
     5-5-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矩阵位移法
    §6-1 概述
    §6-2 单元刚度方程
     6-2-1 平面桁架单元刚度方程
     6-2-2 连续梁单元刚度方程
     6-2-3 不考虑轴向变形的平面弯曲单元刚度方程
     6-2-4 平面弯曲自由式单元刚度方程
     6-2-5 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
     6-2-6 单元分析举例
    §6-3 坐标转换问题
     6-3-1 平面自由式单元位移、力的坐标转换
     6-3-2 平面自由式单元刚度方程的坐标转换
     6-3-3 平面桁架单元的坐标转换
     6-3-4 坐标转换举例
    §6-4 整体分析
     6-4-1 连续梁的结构刚度方程
     6-4-2 平面刚架的结构刚度方程
     6-4-3 结构刚度方程集成举例
    §6-5 结构刚度和综合荷载元素速算法及单元内力计算
     6-5-1 结构刚度矩阵元素速算确定方法
     6-5-2 综合结点荷载元素速算确定方法
     6-5-3 单元内力的计算
    §6-6 计算程序的主程序框图及算例
     6-6-1 主程序框图
     6-6-2 程序计算算例
    §6-7 结论和讨论
     6-7-1 结论
     6-7-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结构稳定及极限荷载计算的基本知识
    §7-1 两类稳定问题概述
     7-1-1 工程结构的稳定问题
     7-1-2 稳定问题分类
    §7-2 两类稳定问题分析的方法及简例
     7-2-1 完善体系分支点失稳分析简例
     7-2-2 非完善体系极值点失稳分析简例
    *§7-3 简单弹性结构稳定问题分析简介
     7-3-1 简单弹性结构简化为弹性支承的中心受压杆
     7-3-2 简单弹性结构稳定性方程的建立
    §7-4 结构的极限荷载
     7-4-1 基本假定
     7-4-2 基本概念
    §7-5 极限平衡法及比例加载时极限荷载的一些定理
     7-5-1 极限平衡法
     7-5-2 比例加载时判定极限荷载的若干定理
    §7-6 结论和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索引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