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第4版)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 戴鸿哲,王伟,王焕定
出版时间:2022-0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80365
 - 4版
 - 417834
 - 48264224-6
 - 平装
 - 16开
 - 2022-01
 - 600
 - 392
 - 土木、水利类
 - 本科
 
本书是在第3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订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而成。
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杆系结构的组成分析、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矩阵位移法、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结构动力分析、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和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工程力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前辅文
  第1章 绪论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1-1 研究对象
    1-1-2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
    1-1-3 结构力学与其他课程和结构设计的关系
   §1-2 一些工程结构实例与计算简图
   §1-3 杆件结构分类
   §1-4 结论与讨论
    1-4-1 结论
    1-4-2 讨论
  第2章 杆系结构的组成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
    2-1-2 自由度
    2-1-3 约束
    2-1-4 必要约束、多余约束
    2-1-5 计算自由度
    2-1-6 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
   §2-2 静定结构的组成规则
    2-2-1 静定结构组成规则
    2-2-2 组成分析举例
   §2-3 结论与讨论
    2-3-1 结论
    2-3-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
   §3-1 弹性杆内力分析回顾和补充
    3-1-1 材料力学内容回顾
    3-1-2 曲杆平衡方程
    3-1-3 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内力规定的异同
    3-1-4 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3-2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
    3-2-1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方法
    3-2-2 支座反力(或约束力)计算方法
    3-2-3 受弯结构作内力图的顺序
   §3-3 桁架结构受力分析
    3-3-1 桁架结构
    3-3-2 结点法
    3-3-3 截面法
    3-3-4 联合法
    3-3-5 杆件代替法
   §3-4 三铰拱受力分析
    3-4-1 拱反力计算
    3-4-2 竖向荷载作用下等高拱指定截面内力计算公式
    3-4-3 合理拱轴
   §3-5 梁、刚架及组合结构的受力分析
    3-5-1 多跨静定梁
    3-5-2 静定刚架
    *3-5-3 静力学中的反分析
    3-5-4 组合结构
   §3-6 各类结构的受力特点
   §3-7 静定结构的性质
    3-7-1 静定结构解答唯一性
    3-7-2 用零载法对平面桁架进行组成分析
    3-7-3 导出的性质
   §3-8 结论与讨论
    3-8-1 结论
    3-8-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4-1 弹性杆件的变形与变形能计算
   §4-2 变形体虚功原理
    4-2-1 变形体虚功原理的表述与说明
    4-2-2 杆系结构的虚功方程
   §4-3 单位荷载法及位移计算公式
    4-3-1 结构的位移
    4-3-2 单位荷载法
    4-3-3 各种外因下的位移计算公式
   §4-4 图乘法
    4-4-1 图乘法原理
    4-4-2 图乘法求位移时需注意的问题
   §4-5 位移计算举例
   §4-6 互等定理
    4-6-1 功的互等定理
    4-6-2 位移互等定理
    4-6-3 反力互等定理
    *4-6-4 位移-反力互等定理
   §4-7 结论与讨论
    4-7-1 结论
    4-7-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力法
   §5-1 求解超静定结构的一般方法
   §5-2 力法的基本思想及解题步骤
    5-2-1 力法求解的基本思路
    5-2-2 超静定次数及力法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的确定
    5-2-3 力法的解题步骤
   §5-3 力法举例
   §5-4 力法计算的简化
    5-4-1 无弯矩状态的判别
    5-4-2 对称性利用
    *5-4-3 其他简化措施
   §5-5 超静定结构特性
   §5-6 结论与讨论
    5-6-1 结论
    5-6-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位移法
   §6-1 基本概念
    6-1-1 转角位移方程
    6-1-2 平衡方程法思想
    6-1-3 典型方程法思想
    6-1-4 基本未知量及基本结构
    6-1-5 典型方程法解题步骤
   §6-2 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
    6-2-1 无侧移结构
    6-2-2 有侧移结构
   §6-3 计算无侧移结构的弯矩分配法
    6-3-1 单结点弯矩分配基本概念
    6-3-2 单结点弯矩分配举例
    6-3-3 多结点弯矩分配
   §6-4 计算有侧移结构的反弯点法
    6-4-1 剪力分配系数及剪力分配法
    6-4-2 反弯点法
   §6-5 结论与讨论
    6-5-1 结论
    6-5-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矩阵位移法
   §7-1 概述
   §7-2 单元刚度方程
    7-2-1 平面桁架单元刚度方程
    7-2-2 连续梁单元刚度方程
    7-2-3 不考虑轴向变形的平面弯曲单元刚度方程
    7-2-4 平面弯曲自由式单元刚度方程
    7-2-5 单元刚度矩阵性质
    7-2-6 单元分析举例
    7-2-7 单元分析子程序
   §7-3 坐标转换问题
    7-3-1 平面自由式单元位移、力的坐标转换
    7-3-2 平面自由式单元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方程
    7-3-3 平面桁架单元的坐标转换
    7-3-4 坐标转换程序段
    7-3-5 坐标转换举例
   §7-4 整体分析
    7-4-1 连续梁结构刚度方程
    7-4-2 平面刚架结构刚度方程
    7-4-3 结构刚度方程集成子程序段
    7-4-4 结构刚度方程集成举例
   §7-5 结构刚度和综合结点荷载元素速算法及单元内力计算
    7-5-1 结构刚度矩阵元素速算确定方法
    7-5-2 综合结点荷载元素的速算确定方法
    7-5-3 单元内力计算
    7-5-4 计算程序的主程序框图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8-1 移动荷载及影响线概念
    8-1-1 活荷载
    8-1-2 影响线
   §8-2 静力法作影响线
    8-2-1 静定梁影响线
    8-2-2 经结点传荷的主梁影响线
    8-2-3 静定桁架影响线
    8-2-4 三铰拱影响线
    8-2-5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
   §8-3 虚功法作影响线
    8-3-1 虚功(机动)法基本原理
    8-3-2 虚功法作影响线举例
   §8-4 影响线的应用
    8-4-1 利用影响线求固定荷载作用的量值
    8-4-2 利用影响线确定定位荷载最不利荷载分布
    8-4-3 利用影响线确定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
    8-4-4 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8-4-5 内力包络图
   §8-5 结论与讨论
    8-5-1 结论
    8-5-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结构动力分析
   §9-1 动荷载及其分类
    9-1-1 动荷载的定义
    9-1-2 动荷载的分类
   §9-2 结构动力分析中的计算简图与动力自由度
    9-2-1 动力分析中的计算简图
    9-2-2 振动自由度
   §9-3 体系的运动方程
   §9-4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分析
    9-4-1 无阻尼自由振动分析
    9-4-2 计阻尼自由振动
   §9-5 单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分析
    9-5-1 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9-5-2 单自由度体系受迫振动的一般解
    9-5-3 几种常见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9-6 单自由度非线性体系的响应分析
    9-6-1 非线性运动的增量方程
    9-6-2 线加速度法解非线性问题
    9-6-3 程序计算结果举例
   §9-7 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分析
    9-7-1 两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的特解和通解
    9-7-2 两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振型
    9-7-3 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和频率
   §9-8 多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分析
    9-8-1 简谐荷载作用下的无阻尼受迫振动分析
    9-8-2 无阻尼体系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分析
    9-8-3 无阻尼结构的动内力计算
    9-8-4 有阻尼受迫振动分析
    9-8-5 有关阻尼矩阵的补充说明
   *§9-9 多自由度体系的逐步积分方法
    9-9-1 线加速度法
    9-9-2 Wilson-θ法
    9-9-3 Newmark-β法
   §9-10 频率和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
    9-10-1 能量法
    9-10-2 迭代法求频率和振型
   §9-11 结论与讨论
    9-11-1 结论
    9-11-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 结构的稳定性计算
   §10-1 两类稳定性问题概述
    10-1-1 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10-1-2 稳定性问题分类
   §10-2 两类稳定性问题分析的方法及简例
    10-2-1 完善体系分支点失稳分析简例
    10-2-2 非完善体系极值点失稳分析简例
   *§10-3 简单弹性结构稳定性问题分析简介
    10-3-1 材料力学中心受压杆的Euler临界荷载
    10-3-2 简单弹性结构简化为弹性支承的中心受压杆
    10-3-3 简单弹性结构稳定性方程的建立
    10-3-4 简单弹性结构稳定性方程举例
   §10-4 结论与讨论
    10-4-1 结论
    10-4-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计算
   §11-1 结构的极限荷载
    11-1-1 基本假定
    11-1-2 基本概念
   §11-2 极限平衡法及比例加载时极限荷载的一些定理
    11-2-1 极限平衡法
    11-2-2 比例加载时判定极限荷载的若干定理
   *§11-3 增量变刚度法分析刚架极限荷载
    11-3-1 增量变刚度法
    11-3-2 单元刚度矩阵的修正
    11-3-3 增量变刚度法确定刚架极限荷载的计算过程
   §11-4 结论与讨论
    11-4-1 结论
    11-4-2 讨论
   思考题
   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