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第2版)
作者: 林树昌、胡乃非、曾泳淮
出版时间:2004-06-3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44468
 - 2
 - 252079
 - 平装
 - 16开
 - 2004-06-30
 - 430
 - 356
 
 本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第一版曾获国家教委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全书分为《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和《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两册。本册为化学分析部分。
本书是在1993年出版的《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的基础上修订的。根据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国内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本书将内容进行了简化:删除了化学定性分析;对原书篇幅较大的酸碱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等章的内容进行了精选和适当更新;去掉庞杂和繁复的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了对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在学习中充分运用的引导,使本书已有的“概念确切、推理严谨、条理清晰、文字简洁”的特色更加鲜明。更突出了本书作为大学基础课教材的特点,便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本书可用作高等师范学校化学系分析化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理、工、农、医等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概况
  第2章 定量分析概论
   2-1 定量分析过程概述
   2-2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习题
  第3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3-1 实验误差
   3-2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3-3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3-4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
   3-5 有限次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习题
  第4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4-1 滴定分析的特点、分类和术语
   4-2 滴定分析的方式
   4-3 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
   4-4 滴定分析的计算
   习题
  第5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5-1 酸碱的解离常数
   5-2 酸碱质子概念
   5-3 溶液中酸碱型体的分布分数
   5-4 简单酸碱溶液的pH计算
   5-5 酸碱缓冲溶液
   5-6 酸碱指示剂
   5-7 水溶液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8 酸碱滴定的应用
   5-9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
   习题
  第6章 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法
   6-1 概述
   6-2 络合平衡
   6-3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6-4 混合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6-5 络合滴定的应用
   习题
  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7-1 氧化还原平衡
   7-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7-3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7-4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7-5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7-6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习题
  第8章 沉淀重量法和沉淀滴定法
   8-1 沉淀重量法概述
   8-2 沉淀溶解平衡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8-3 沉淀的形成
   8-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8-5 沉淀条件的选择
   8-6 有机沉淀剂
   8-7 沉淀滴定法
   习题
  第9章 吸光光度法
   9-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9-2 朗伯-比尔定律
   9-3 吸光光度法的仪器
   9-4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9-5 光度法的应用
   习题
  第10章 常用的分离方法
   1-0-1 概述
   1-0-2 沉淀分离法
   1-0-3 萃取分离法
   1-0-4 离子交换分离法
   1-0-5 液相色谱分离法
   习题
  第11章 一般物质的分析
   1-1-1 分析试液的制备
   1-1-2 实物全分析示例
   1-1-3 过程分析概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物理、物理化学常数表
   表1 根据戴维斯方程求得的各类离子活度系数值
   表2 弱酸在水中的解离常数
   表3 金属络合物的形成常数
   表4 金属离子氨羧络合剂络合物的形成常数
   表5 EDTA-的lgαY(H)值
   表6 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M(OH)值
   表7 金属指示剂的lgαIn(H)值及金属指示剂变色点的pM值
   表8 标准电极电位
   表9 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
   表10 难溶化合物的活度积
   表11 化合物的摩尔质量表
   表1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附录二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主题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