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8年9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丛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95417
  • 268482
  • 2008年9月
内容简介
人文素质教育本身是如此的重要,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有很多方面还不能使我们感觉到有那样重要。法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蒙田说过,学习和教育只服从于使学生养成“完美的判断力的目的”,但现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措施、方法、手段、模式、条件和环境,与培养学生把握做人和为人的判断力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现实中则常常被当做与它迥然不同的灌输教育和应对教育,它要使人获得做人的常识,这种常识明明是单靠书本教不出来的,而我们的教育仍然偏重于书本教学;它要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这种道理明明是光用灌输不能达致的,而我们的教育仍然超越不了灌输的模式;它要使入掌握做人的本领,这种本领明明是仅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而我们的教育仍然走不出课堂。面对顽固的时弊,要激发人文素质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自然锁定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构架上。本书的宗旨,是要在系统回顾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和历程,总结其中成绩与不足、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人文素质的概念,重申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制度设计和安排的角度明确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功能、内容、任务、路径、方法,明确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试图以此促进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再上新的台阶,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再上新的层次,促进入文素质教育的成果再上新的水平,产生一点建设性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人文素质概念 一、人文、素质、人文素质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文素质 三、科技时代的人文素质 四、人文素质构成要素第二章 人文素质教育概念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种代表性定义 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讨论与确认 三、人文素质教育系统的构成 四、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第三章 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及其变迁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内涵 二、作为制度和制度安排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中国人文素质教育制度的变迁 四、西方人文素质教育制度的变迁第四章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结构 一、人文素质教育制度结构的基本原理 二、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三、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制度的正式约束第五章 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实施对比 一、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制度实践 二、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制度实践第六章 人文素质教育的规格与特色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规格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第七章 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系统 一、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分类 二、法律道德素质教育目标 三、文化素质教育目标 四、科学素质教育目标 五、审美素质教育目标 六、环保素质教育目标第八章 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构成 一、教育目标是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 三、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伸缩性与综合性 四、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载体第九章 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高校人文课程概念 二、国外高校人文课程设置思路 三、我国高校人文课程设置状况 四、理工科人文课程 五、文艺科人文课程第十章 人文素质综合教育与综合课程 一、学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单一性问题 二、综合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文理艺工大综合人文课程 四、潜在课程与社会实践第十一章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家庭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社会的人文素质教育 四、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第十二章 数字化时代人文素质新概念教育第十三章 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结语 做一个“纯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