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现象与阐释:言语冲突下的课堂场域透视》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562280514
  • 275201
  • 2017年12月
作者简介
陈秀玲,女, 1980年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2009年获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方向博士学位;2013年、2015年分别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教育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教育学院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文教育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原理等,重点关注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以及相关阅读测评研究。近年来在《教育科学》《当代教育科学》《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相关教育教学研究项目9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创新奖二等奖1项,出版以及合作出版学术著作和高校教材3部。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冲突理论、言语理论、交往理论等理论的梳理,考察了近年来我国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课堂这一场域的现状,研究了我国新时期课堂场域中的各类冲突现象,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将课堂整体、课堂冲突纳入言语场域中再认识的观点。作者通过言语这一微观视角,关注课堂中各类冲突的产生、发展及其课堂表现,剖析并反思这些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深刻的社会学因素,也期望透过该研究发现在具体的课堂场域冲突现象中“我”的参与意义,从而拓宽目前课堂场域研究、课堂冲突研究的新视野,也为更深入地开展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整体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向中观和微观方向发展。
目录
导论第一节教育与言语关系的认知与观察一、对教育与言语关系的认识二、对新时期课堂冲突现象的观察三、课堂研究中言语视角的缺失第二节课堂冲突研究的价值导向一、教育研究中“我”的存在二、言语分析视角的教育转向三、课堂冲突的诠释与新诠释四、细致观察、剖析微观教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