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21-04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获奖信息:“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食品生物化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9787518072590
  • 1版
  • 409247
  • 49242033-6
  • 平装
  • 16开
  • 2021-04
  • 339
  • 272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TS201.2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本科
作者简介
张忠,西昌学院副教授。主讲《仪器分析》《标准与计量》《食品分析与检测》《条形码技术》等课程。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主研了四川省教育厅下达的四项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参研、主研、主持科研课题10余项,参加编写研究专著、教材四部;曾获四川省教育厅、凉山州政府、西昌学院科技进步奖六项,其中主研完成的“苦荞麦方便食品工艺改良研究”“苦荞麦系列饮料的研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两次获凉山州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西昌学院优秀骨干教师,2009、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编著教材有《食品生物化学》——主编,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食品营养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酱油•醋生产技术》——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我国高等院校食品专业的教学特点和需要,
结合国内外食品生物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的。 此
次参加编写的人员大多是我国高等院校本学科处于教学和
科研一线的教师和研究人员。 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努力结合
目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在保证科学性、先进性
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体现食品专业生物化学教材的
特点,注重本专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触及本学科的前
沿,反映当代的发展水平,力求做到编写内容丰富、条理清
晰、特色突出。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高等职业院校食品及相关专业的
教材,也可作为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研究机构有关人员的参
考用书。
目录
(目录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绪论 ……………………………………………………………………………………… ( 1 )
一、食品生物化学的概念和内容…………………………………………………… ( 1 )
二、食品生物化学在食品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1 )
三、食品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 1 )
第一章 水分 …………………………………………………………………………… ( 3 )
第一节 概述 ………………………………………………………………………… ( 3 )
一、水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及生理功用……………………………………………… ( 3 )
二、水和冰的物理性质……………………………………………………………… ( 3 )
第二节 食品中的水 ………………………………………………………………… ( 4 )
一、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 ( 4 )
二、水在不同条件下与食物成分的作用…………………………………………… ( 6 )
第三节 水分活度 …………………………………………………………………… ( 7 )
一、水分活度及其测定……………………………………………………………… ( 7 )
二、水分活度与食品含水量的关系………………………………………………… ( 8 )
三、水分活度的实践意义…………………………………………………………… ( 10 )
第二章 矿物质 ………………………………………………………………………… ( 11 )
第一节 矿物质概述 ………………………………………………………………… ( 11 )
一、矿物质的分类及特点…………………………………………………………… ( 11 )
二、矿物质的存在形式……………………………………………………………… ( 11 )
三、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 12 )
四、成酸和成碱食品………………………………………………………………… ( 12 )
五、食品中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 ( 13 )
第二节 重要的矿物质 ……………………………………………………………… ( 14 )
一、钙………………………………………………………………………………… ( 14 )
二、磷………………………………………………………………………………… ( 15 )
三、镁………………………………………………………………………………… ( 15 )
四、钾………………………………………………………………………………… ( 15 )
五、钠………………………………………………………………………………… ( 16 )
六、铁………………………………………………………………………………… ( 16 )
七、碘………………………………………………………………………………… ( 17 )
八、锌………………………………………………………………………………… ( 17 )
九、硒………………………………………………………………………………… ( 18 )
十、铜………………………………………………………………………………… ( 18 )
第三节 食品加工对矿物质的影响 ………………………………………………… ( 18 )
一、烫漂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 19 )
二、烹调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 19 )
三、碾磨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 20 )
第三章 糖类 …………………………………………………………………………… ( 21 )
第一节 概述 ………………………………………………………………………… ( 21 )
一、糖的定义及分类………………………………………………………………… ( 21 )
二、重要理化性质…………………………………………………………………… ( 22 )
第二节 食品中的糖类物质 ………………………………………………………… ( 25 )
一、食品中常见的糖类物质………………………………………………………… ( 25 )
二、糖类物质的重要食品功能性…………………………………………………… ( 35 )
三、食品加工贮藏对糖类物质的影响……………………………………………… ( 36 )
第三节 糖代谢 ……………………………………………………………………… ( 38 )
一、食物中糖的消化和吸收………………………………………………………… ( 38 )
二、糖酵解…………………………………………………………………………… ( 38 )
三、糖的有氧氧化…………………………………………………………………… ( 45 )
四、磷酸戊糖途径…………………………………………………………………… ( 53 )
五、糖异生作用……………………………………………………………………… ( 57
六、双糖和多糖的分解与合成……………………………………………………… ( 61 )
第四章 脂类 …………………………………………………………………………… ( 70 )
第一节 生物体中的脂类物质 ……………………………………………………… ( 70 )
一、单纯脂类………………………………………………………………………… ( 70 )
二、复合脂类………………………………………………………………………… ( 73 )
三、衍生脂类………………………………………………………………………… ( 76 )
第二节 食品中的脂类物质 ………………………………………………………… ( 80 )
一、食品中常见的脂类物质………………………………………………………… ( 80 )
二、脂类的性质……………………………………………………………………… ( 81 )
三、食品加工贮藏中脂类的变化…………………………………………………… ( 85 )
第三节 脂类代谢 …………………………………………………………………… ( 89 )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 ( 89 )
二、脂肪的合成代谢………………………………………………………………… ( 97 )
三、甘油磷脂的代谢………………………………………………………………… (103)
四、人体胆固醇的转变……………………………………………………………… (105)
第五章 蛋白质 ………………………………………………………………………… (107)
第一节 概述 ………………………………………………………………………… (107)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107)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09)
三、蛋白质的分类…………………………………………………………………… (113)
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14)
第二节 食品中的蛋白质 …………………………………………………………… (117)
一、食品中常见的蛋白质…………………………………………………………… (117)
二、蛋白质的食品加工性质………………………………………………………… (118)
三、食品加工和贮藏对蛋白质的影响……………………………………………… (120)
第三节 蛋白质代谢 ………………………………………………………………… (122)
一、蛋白质的降解…………………………………………………………………… (122)
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123)
三、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131)
第六章 核酸 …………………………………………………………………………… (134)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 (134)
一、核苷酸中的碱基成分…………………………………………………………… (134)
二、戊糖与核苷……………………………………………………………………… (135)
三、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 (136)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 (137)
一、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结构 …………………………………………… (137)
二、核糖核酸(RNA)的分子结构 ………………………………………………… (142)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和分离提纯 ……………………………………………… (145)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145)
二、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145)
三、核酸的提取……………………………………………………………………… (146)
第四节 核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7)
一、风味成分………………………………………………………………………… (147)
二、保健成分………………………………………………………………………… (147)
第五节 核酸代谢 …………………………………………………………………… (148
一、核酸的降解……………………………………………………………………… (148)
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48)
三、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51)
第七章 酶 ……………………………………………………………………………… (158)
第一节 概述 ………………………………………………………………………… (158)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 (158)
二、酶的分类和命名………………………………………………………………… (160)
第二节 酶的分子结构和酶的催化机制 …………………………………………… (161)
一、酶的分子组成…………………………………………………………………… (161)
二、酶的活性中心…………………………………………………………………… (162)
三、酶的催化机制…………………………………………………………………… (163)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 (165)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65)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67)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67)
四、pH 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168)
五、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69)
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170)
七、酶活力测定与酶活力单位……………………………………………………… (171)
第四节 酶的调节 …………………………………………………………………… (171)
一、酶活性的调节…………………………………………………………………… (171)
二、酶含量的调节…………………………………………………………………… (173)
三、同工酶…………………………………………………………………………… (173)
第五节 食品加工中重要的酶 ……………………………………………………… (174)
一、淀粉酶…………………………………………………………………………… (174)
二、蛋白酶…………………………………………………………………………… (175)
三、果胶酶…………………………………………………………………………… (176)
四、多酚氧化酶……………………………………………………………………… (177)
五、其他酶类………………………………………………………………………… (178)
第八章 维生素与辅酶 ………………………………………………………………… (180)
第一节 概述 ………………………………………………………………………… (180)
一、维生素的共同特点……………………………………………………………… (180)
二、维生素的命名…………………………………………………………………… (180)
三、维生素的分类…………………………………………………………………… (181)
四、维生素的主要作用……………………………………………………………… (182)
五、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182)
第二节 食品中的维生素 …………………………………………………………… (183)
一、抗坏血酸………………………………………………………………………… (183)
二、B 族维生素……………………………………………………………………… (184)
三、维生素 A ……………………………………………………………………… (191)
四、维生素 D ……………………………………………………………………… (191)
五、维生素 E ……………………………………………………………………… (192)
六、维生素 K ……………………………………………………………………… (193)
第三节 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维生素的损失 …………………………………… (194)
一、维生素损失的途径……………………………………………………………… (194)
二、不同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的损失…………………………………………… (195)
三、食品烹饪过程中维生素的损失………………………………………………… (196)
第九章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 …………………………………………………………… (197)
第一节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 ………………………………………………………… (197)
一、四吡咯色素……………………………………………………………………… (197)
二、类胡萝卜素化合物……………………………………………………………… (201)
三、花青苷类和类黄酮色素………………………………………………………… (205)
四、其他天然色素…………………………………………………………………… (209)
第二节 合成色素 …………………………………………………………………… (212)
一、苋菜红…………………………………………………………………………… (212)
二、胭脂红…………………………………………………………………………… (212)
三、柠檬黄…………………………………………………………………………… (213)
四、靛蓝……………………………………………………………………………… (213)
第十章 食品风味物质 ………………………………………………………………… (214)
第一节 味感现象 …………………………………………………………………… (214)
一、味感的概念及分类……………………………………………………………… (214)
二、味感的生物学基础……………………………………………………………… (215)
三、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 (216)
第二节 呈现各种味感的物质 ……………………………………………………… (217)
一、酸味和酸味物质………………………………………………………………… (217)
二、甜味和甜味物质………………………………………………………………… (219)
三、苦味和苦味物质………………………………………………………………… (225)
四、咸味和咸味物质………………………………………………………………… (228)
五、其他味感和味感物质…………………………………………………………… (229)
第三节 嗅感和嗅感物质 …………………………………………………………… (231)
一、嗅感的概念及生理基础………………………………………………………… (231)
二、食品中嗅感物质的形成………………………………………………………… (232)
第四节 食品的香气 ………………………………………………………………… (237)
一、植物性食品的香气……………………………………………………………… (237)
二、动物性食品的香气……………………………………………………………… (238)
三、发酵食品的香气………………………………………………………………… (240)
四、烘烤食品的香气………………………………………………………………… (241)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与食品原料保鲜 ………………………………………………… (242)
第一节 生物氧化 …………………………………………………………………… (242)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242)
二、生物氧化的方式………………………………………………………………… (242)
三、呼吸链…………………………………………………………………………… (244)
四、氧化磷酸化……………………………………………………………………… (248)
五、其他生物氧化体系……………………………………………………………… (253)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 ……………………………………………… (255)
一、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联系……………………………………………………… (256)
二、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256)
三、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的相互联系…………………………………………… (256)
四、核酸代谢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 (256)
五、代谢的调节……………………………………………………………………… (257)
第三节 新鲜天然食物组织中代谢活动的特点 …………………………………… (258)
一、动物屠宰后组织的代谢特点…………………………………………………… (258)
二、植物采后组织代谢特点………………………………………………………… (258)
参考文献 …………………………………………………………………………………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