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
作者: 张力为主编
出版时间:2007-02-0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09082
 - 1版
 - 33989
 - 45244819-4
 - 平装
 - 异16开
 - 2007-02-05
 - 580
 - 483
 - G804.8
 - 体育类
 - 本科 高职
 
本书是专为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开设的《运动心理学》本科课程编写的教材,共分7编20章,介绍了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脉络、研究特点和重要成果,讨论了运动员的动机基础、心理特征、认知过程、自我完善、心理健康和社会互动等问题。本书在吸纳国外同类教材长处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更能反映最新应用研究成果和更容易为大学生理解的运动心理学框架体系。作者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这一教材较为全面地认识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的心理特点,了解体育运动为什么可以成为人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
  前辅文
  第一编 总  论
   第一章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第一节 运动心理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专栏1-1 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第二编 运动员的动力来源
   第二章 运动活动的动机
    第一节 如何应用运动动机的理论
     专栏2-1 奖金会有副作用吗?
    第二节 如何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
   第三章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第一节 什么是竞赛焦虑
     专栏3-1 4 举4 落,一枪惊人
    第二节 动机如何影响运动表现
     专栏3-2 人到紧张的时候,只知道用力
    第三节 焦虑如何影响运动表现
     专栏3-3 如何用简单但有效的实验方法检验复杂的理论模型
     专栏3-4 哪个更重要:竞赛焦虑的强度还是竞赛焦虑的方向
   第四章 运动活动的归因
    第一节 各种归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 归因时容易产生哪些偏差
    第三节 归因可分为哪些不同方面
    第四节 无助感是怎样产生的
    第五节 如何归因才有助于训练比赛
     专栏4-1 年龄不同,归因大不一样
  第三编 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第五章 运动员的自信
    第一节 如何理解自信
     专栏5-1 自信帮助弱手战胜强敌
    第二节 如何测量自信
    第三节 如何培养自信
   第六章 运动员的智力
    第一节 智力与运动活动有什么关系
     专栏6-1 常用的智力测验
    第二节 运动员的智力测验成绩如何
     专栏6-2 Q 时代与QQ
     专栏6-3 低IQ 的专家会比高IQ 的专家强吗?
   第七章 运动员的人格
    第一节 特质学派心理学家如何界定人格
    第二节 体育运动与人格特征有什么关系
     专栏7-1 运动员都是寻求刺激者吗?
  第四编 运动员的认知过程
   第八章 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第一节 感觉系统对运动活动有哪些作用
    第二节 知觉系统对运动活动有哪些作用
     专栏8-1 方位知觉与人格特征
     专栏8-2 范·巴斯滕是怎么用脚接到那个球的
   第九章 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
    第一节 短时运动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 长时运动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节 运动表象的特点是什么
     专栏9-1 哪种表象更好:内部表象还是外部表象?
    第四节 专家与新手的运动记忆有何差别
   第十章 运动活动的思维过程
    第一节 运动员的操作思维有何特点
    第二节 运动员的问题解决有何特点
    第三节 运动活动与创造思维有何关系
     专栏10-1 谁站在霍金的肩上?
     专栏10-2 创造思维: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50 年的利器
   第十一章 运动活动的注意状态
    第一节 注意方式应因比赛任务不同而变化吗
    第二节 运动员的注意分配有哪些特点
     专栏11-1 运动员真的需要自始至终都盯着球吗
    第三节 警觉警戒和反应延迟有什么作用
  第五编 运动员的自我完善
   第十二章 心理技能训练
    第一节 心理训练的性质和目标是什么
    第二节 如何进行目标设置训练
     专栏12-1 射击运动员的苛求心理
    第三节 如何进行放松训练
    第四节 如何进行表象训练
     专栏12-2 “想”得多,赢得多
    第五节 如何进行注意训练
    第六节 如何进行暗示训练
    第七节 如何进行模拟训练
   第十三章 比赛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
    第一节 如何制定比赛方案
     专栏13-1 让人如此心痛的惨叫
    第二节 如何培养良好比赛心理定向
    第三节 如何调节比赛情绪
     专栏13-2 大赛之前逛公园
     专栏13-3 用“激将法”进行赛前动员
     专栏13-4 颜色调节与训练比赛
  第六编 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哪些心理原因与运动员受伤有关
     专栏14-1 运动损伤与人格有关吗?
     专栏14-2 伤痛与训练中的不适感
    第二节 运动员受伤后会产生哪些心理反应
     专栏14-3 一切都完了
    第三节 运动心理学对康复过程有哪些积极作用
   第十五章 心理疲劳与过度训练
    第一节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特点是什么
     专栏15-1 过度训练综合征
    第二节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节 如何监测运动性心理疲劳
    第四节 如何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
     专栏15-2 刺激的变化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第十六章 使用兴奋剂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什么是兴奋剂
     专栏16-1 基因兴奋剂产生了吗?
     专栏16-2 使用兴奋剂的代价
    第二节 运动员为什么要使用兴奋剂
     专栏16-3 使用兴奋剂的心路历程
    第三节 为什么有人使用娱乐性药物
    第四节 杜绝使用兴奋剂有哪些策略
  第七编 运动员的社会互动
   第十七章 运动团体的凝聚力
    第一节 团体凝聚力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节 哪些因素影响团体凝聚力
     专栏17-1 你一个人扣球,我们两个人使劲
    第三节 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有什么关系
     专栏17-2 三个和尚没水吃
   第十八章 教练员的领导与管理
    第一节 什么是领导方式与领导功能
     专栏18-1 教练风格有好坏之分吗
    第二节 哪些因素会影响教练员的领导行为
    第三节 教练员的影响力是怎么形成的
   第十九章 观众效应与主场效应
    第一节 什么是观众效应
     专栏19-1 最早的运动心理学实验
    第二节 什么是主场效应
     专栏19-2 比赛失常原因何在
   第二十章 运动中的攻击与暴力
    第一节 什么是攻击行为
     专栏20-1 你能判别哪些是攻击行为吗?
     专栏20-2 体育运动中攻击的典型案例
     专栏20-3 拳击比赛与暴力
    第二节 人为什么会攻击
     专栏20-4 坏孩子比利
    第三节 体育运动中的攻击有哪些规律
  名词解释
  主题索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