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 #

出版时间:2012-07-0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获奖信息:十二五规划教材  

以下为《中医护理学(第3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159456
  • 108447
  • 0049150244-9
  • 2012-07-03
  • 医学
  • 护理学
  • R248
  • 护理
  • 本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近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三、现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施护 三、防护结合 第三节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第四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展望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藏象学说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概念与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十二经脉 三、奇经八脉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第六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第七节 四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八节 辨证 一、八纲辨证 二、气血津液辨证 三、脏腑辨证 四、卫气营血辨证第三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 病情观察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 第二节 生活起居护理 一、起居有常 二、劳逸适度 三、环境适宜 第三节 情志护理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二、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三、情志护理的目的 四、情志护理的原则 五、情志护理的方法 六、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第四节 饮食护理 一、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三、食物的性味与功效 四、食物的分类 五、饮食宜忌 第五节 体质调护 一、概述 二、体质的分类及特征 三、体质调护 第六节 方药及用药护理 一、中药的性能 二、中药的用法 三、中药分类与常用中药 四、方剂的组成与剂型 五、常用方剂 六、用药护理 七、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第七节 传统运动养生 一、传统运动养生的概念 二、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和功能 三、传统运动养生的方法第四章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 第一节 腧穴 一、概述 二、常用腧穴 第二节 针刺法 一、毫针刺法 二、皮肤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水针法 五、电针法 第三节 灸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四节 穴位按摩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按摩手法 四、注意事项 第五节 拔罐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六节 耳穴压豆法 一、适用范围 二、吊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七节 刮痧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八节 热熨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九节 熏洗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十节 贴敷法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十一节 中药保留灌肠 一、适用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第五章 辨证施护 第一节 辨证施护的程序和原则 一、辨证施护的程序 二、辨证施护的原则 第二节 内科病证辨证施护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喘证 四、心悸 五、中风 六、胃痛 七、泄泻 八、黄疸 九、水肿 十、消渴 第三节 外科病证辨证施护 一、疮疡 痈 有头疽 二、肛肠疾病 痔 肛裂 三、乳房疾病 乳痈 四、皮肤疾病 湿疮 第四节 妇科病证辨证施护 一、月经病 月经不调 二、带下病 三、妊娠病 胎漏、胎动不安 四、产后病 产后恶露不绝 第五节 儿科病证辨证施护 一、常见病证 肺炎喘嗽 二、时行疾病 麻疹 三、小儿杂病 遗尿 四、新生儿疾病 胎黄附录一 中医护理常用术语简要解释附录二 常用方剂汇编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