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出版时间:1995-07-1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无机化学(第三版)(上册)》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045819
  • 3
  • 174341
  • 0045152705-5
  • 平装
  • 32开
  • 1995-07-15
  • 430
  • 513
  • 理学
  • 化学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三版是在原无机化学编写组编写的《无机化学》第二版基础上修订的,第三版共24章,分上下两册出版。这次修订保持了该书第二版的编排体系与特点,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或改写,新增了生物无机化学简介一章,更换了近50%的习题。书中理论部分充分注意与中学教材的衔接及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元素与化合物叙述部分力求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对基本无机反应和元素与化合物性质内容介绍增加了推理性,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触类旁通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系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课程的教材,亦可供其他各类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及化工专业在教学中参考。

目录

 前辅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
   1-1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2 研究化学的目的
   1-3 研究化学的方法
  §1-2 化学发展简史
   2-1 古代化学
    (1) 实用和自然哲学时期(——公元前后)
    (2) 炼金术、炼丹时期(公元前后—公元1500年)
    (3) 医化学时期(公元1500—1700年)
    (4) 燃素学说时期(公元1700—1774年)
   2-2 近代化学的萌芽
   2-3 化学的现状
  §1-3 无机化学简介
   3-1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
   3-2 无机化学的任务
 第二章 物质的状态
  §2-1 气体
   1-1 理想气体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2) 气体分压定律
    (3) 气体扩散定律
   1-2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式
   1-3 气体的液化
   1-4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
   1-5 气体分子运动论
  §2-2 液体
   2-1 液体的蒸发
    (1) 蒸发过程
    (2) 饱和蒸气压
    (3) 蒸发热
   2-2 液体的沸点
  §2-3 固体
   3-1 晶体与非晶体
   3-2 晶体的外形 七大晶系
   3-3 晶体的内部结构
    (1) 十四种晶格
    (2) 晶胞
 第三章 原子结构
  §3-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 氢原子光谱
    (2) 玻尔理论
   1-2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 光的二象性
    (2)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3)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1-3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 薛定谔方程——微粒的波动方程
    (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4 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1) 电子云的概念
    (2) 几率密度和电子云
    (3) 几率密度分布的几种表示法
   1-5 波函数的空间图象
    (1) 径向分布
    (2) 角度分布
   1-6 四个量子数
    (1) 主量子数(n)
    (2) 角量子数(l)
    (3) 磁量子数(m)
    (4) 自旋量子数(ms)
  §3-2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2-1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 鲍林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
    (2) 屏蔽效应
    (3) 钻穿效应
    (4) 科顿原子轨道能级图
   2-2 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
    (1) 能量最低原理
    (2) 保里原理
    (3) 洪特规则
   2-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2)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分区
    (3)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的关系
    (4)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族的关系
  §3-3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3-1 原子半径
    (1) 原子半径在周期中的变化
    (2) 镧系收缩
    (3) 原子半径在同族中的变化
   3-2 电离能
   3-3 电子亲合能
   3-4 元素的电负性
 第四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4-1 离子键理论
   1-1 离子键的形成
   1-2 离子键的特点
    (1)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
    (2)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3) 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4) 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1-3 离子的特征
    (1) 离子的电荷
    (2) 离子的电子层构型
    (3) 离子半径
   1-4 离子晶体
    (1) 离子晶体的特性
    (2) 离子晶体的类型
    (3) 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和晶体构型的关系
   1-5 晶格能
  §4-2 共价键理论
   2-1 价键理论
    (1) 共价键的本质
    (2) 成键的原理
    (3) 共价键的特点
   2-2 杂化轨道理论
    (1) 杂化与杂化轨道的概念
    (2) 杂化轨道的类型
    (3) 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
    (4)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2-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2) 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一般规则
    (3) 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实例
   2-4 分子轨道理论
    (1)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2)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类型
    (3)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原则
    (4)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5) 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2-5 键参数与分子的性质
    (1) 键级
    (2) 键能
    (3) 键长
    (4) 键角
    (5) 键的极性
   2-6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1) 分子晶体
    (2) 原子晶体
  §4-3 金属键理论
   3-1 金属键的改性共价理论
   3-2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
   3-3 金属晶体
  §4-4 分子间作用力
   4-1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4-2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4-3 离子的极化
    (1) 离子的极化作用
    (2) 离子的变形性
    (3) 相互极化作用(或附加极化作用)
    (4) 离子极化学说在晶体化学中的应用
   4-4 氢键
    (1) 氢键的形成
    (2) 氢键的特点
    (3) 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第五章 氢和稀有气体
  §5-1 氢
   1-1 氢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2 氢的成键特征
    (1) 形成离子键
    (2) 形成共价键
    (3) 独特的键型
   1-3 氢的性质和用途
    (1) 单质氢
    (2) 原子氢
   1-4 氢的制备
   1-5 氢化物
    (1) 离子型氢化物
    (2) 金属型氢化物
    (3) 分子型氢化物
   1-6 氢能源
  §5-2 稀有气体
   2-1 历史的回顾
   2-2 通性和用途
   2-3 稀有气体在自然界的分布和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
   2-4 化合物
    (1) 氙的氟化物的合成和性质
    (2) 含氧化合物
    (3) 其它稀有气体化合物
   2-5 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
    (1) 杂化轨道法
    (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3) MO法处理氙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6-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 基本概念
    (1) 体系和环境
    (2) 状态和状态函数
    (3) 过程和途径
    (4) 体积功和pV图
    (5) 热力学能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2) 功和热
   1-3 可逆途径
  §6-2 热化学
   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 恒容反应热
    (2) 恒压反应热
    (3) Qp和QV的关系
   2-2 盖斯定律
    (1) 热化学方程式
    (2) 盖斯定律
   2-3 生成热
    (1) 生成热的定义
    (2) 标准生成热的应用
   2-4 燃烧热
   2-5 从键能估算反应热
  §6-3 化学反应的方向
   3-1 反应方向概念
    (1) 标准状态下的化学反应
    (2)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式
   3-2 反应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3-3 状态函数 熵
    (1) 混乱度和微观状态数
    (2) 状态函数 熵
    (3)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
    (4) 对过程熵变情况的估计
   3-4 状态函数 吉布斯自由能
    (1)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2)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
  §7-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7-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1 碰撞理论
   2-2 过渡状态理论
    (1) 活化配合物
    (2) 反应历程势能图
  §7-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反应的分子数和反应级数
    (3) 速率常数k
   3-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均相催化
    (2) 多相催化
    (3) 催化剂的选择性
 第八章 化学平衡
  §8-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8-2 平衡常数
   2-1 经验平衡常数
   2-2 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程度
   2-3 标准平衡常数
   2-4 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8-3 标准平衡常数K与ΔrGm的关系
   3-1 化学反应等温式
   3-2 ΔfGm、ΔrGm和ΔrGm的关系
  §8-4 化学平衡的移动
   4-1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4-2 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4-3 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4-4 选择合理生产条件的一般原则
 第九章 溶液
  §9-1 溶液
   1-1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 质量摩尔浓度
    (2) 物质的量浓度
    (3) 质量分数
    (4) 摩尔分数
    (5) 体积分数
   1-2 溶解度原理
    (1)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2) 压强的影响——亨利(Henry)定律
   1-3 分配定律
  §9-2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2-1 蒸气压下降——拉乌尔(Raoult)定律
   2-2 沸点升高
   2-3 凝固点下降
   2-4 渗透压
   2-5 依数性的应用
  §9-3 溶胶
   3-1 分散体系
   3-2 溶胶
    (1)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2) 溶胶的光学性质
    (3) 溶胶的电泳和粒子结构
   3-3 溶胶的聚沉和稳定性
    (1)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2) 电解质混合物的聚沉作用
    (3) 相互聚沉现象
    (4) 溶胶的稳定性
   3-4 高分子溶液
 第十章 电解质溶液
  §10-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1-1 离子氛和离子强度
   1-2 活度和活度系数
  §10-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2-1 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 电离常数和解离度
    (2)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2-2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
    (1) 水的离子积常数
    (2) 溶液的pH
    (3) 酸碱指示剂
   2-3 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2-4 缓冲溶液
  §10-3 盐的水解
   3-1 各种盐的水解
    (1) 弱酸强碱盐
    (2) 强酸弱碱盐
    (3) 弱酸弱碱盐
    (4) 弱酸的酸式盐
   3-2 影响水解的因素
    (1) 平衡常数的影响
    (2) 外界条件的影响
  §10-4 酸碱理论的发展
   4-1 酸碱质子理论
    (1) 酸碱定义
    (2) 酸碱的强度
    (3) 酸碱反应
    42 酸碱电子理论
    (1) 酸碱定义
    (2) 反应
  §10-5 难溶性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5-1 溶度积和溶解度
    (1) 溶度积常数
    (2)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5-2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 沉淀的生成
    (2) 沉淀的溶解
    (3) 分步沉淀
    (4) 沉淀的转化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
  §11-1 基本概念
   1-1 原子价和氧化数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1-3 氧化剂和还原剂
   1-4 氧化还原电对
  §1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1 氧化数法
   2-2 离子电子法
  §11-3 电极电势
   3-1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1) 原电池
    (2) 电极电势
    (3) 标准氢电极和标准电极电势
    (4) 电极的类型与原电池的表示法
   3-2 电池的电动势和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
   3-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 定性讨论
    (2) 奈斯特(Nerst)方程
   3-4 电极电势的应用
    (1)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2) 求平衡常数和溶度积常数
    (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进行的程度
  §11-4 电势图解及其应用
   4-1 元素电势图
   4-2 氧化态图
   4-3 电势 pH图及其应用
    (1) 水的热力学稳定区
    (2) 应用
  §11-5 电解
   5-1 原电池和电解池
   5-2 电解定律
   5-3 分解电压
  §1-16 化学电源简介
 附录
  (一) 普通物理常数
  (二) 单位和换算因数
  (三)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1979)
  (四) 热力学数据(29815K)
  (五)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98K)
  (六) 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91—298K)
  (七) 标准电极电势(298K)
  (八)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91—298K)
 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