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第7版)下册(附送电子教案) /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 马文蔚,解希顺,周雨青
出版时间:2020-1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38229
 - 7版
 - 336016
 - 48261958-2
 - 平装
 - 异16开
 - 2020-10
 - 570
 - 476
 - 工学
 - 本科
 
本书是在《物理学》(第六版)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修订而成的,书中涵盖了基本要求中所有的核心内容,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扩展内容,供不同专业选用。在修订过程中,本书保持原书体系合理,适应面宽等特点,添加了部分近代物理的内容,加强用现代观点来诠释经典物理的思想,从而体现出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认识自然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下册包括振动、波动、光学、热学和近代物理。与本书相配套的资源有《物理学(第七版)电子教案》《物理学(第七版)习题分析与解答》《物理学(第七版)思考题分析与解答》《物理学(第七版)学习指导》和《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版)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学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文科相关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前辅文
  第九章 振动
   9-1 简谐振动 振幅 周期和频率 相位
    一、简谐振动
    二、振幅
    三、周期和频率
    四、相位
    五、常量A和φ的确定
   9-2 旋转矢量
   9-3 单摆和复摆
    一、单摆
    二、复摆
   9-4 简谐振动的能量
   9-5 简谐振动的合成
    一、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二、两个相互垂直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三、多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四、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拍
   9-6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一、阻尼振动
    二、受迫振动
    三、共振
   9-7 电磁振荡
    一、振荡电路 无阻尼自由电磁振荡
    二、无阻尼电磁振荡的方程
    三、无阻尼电磁振荡的能量
   9-8 简述非线性系统
   问题
   习题
  第十章 波动
   10-1 机械波的几个概念
    一、机械波的形成
    二、横波与纵波
    三、波长 波的周期和频率 波速
    四、波线 波面 波前
   10-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二、波函数的物理含义
   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一、波动能量的传播
    二、能流和能流密度
   10-4 惠更斯原理 波的衍射和干涉
    一、惠更斯原理
    二、波的衍射
    三、波的干涉
   10-5 驻波
    一、驻波的产生
    二、驻波方程
    三、相位跃变
    四、驻波的能量
    五、振动的简正模式
   10-6 多普勒效应
    一、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以速度v0运动
    二、观察者不动,波源相对介质以速度vs运动
    三、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
   10-7 平面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二、平面电磁波的特性
    三、电磁波的能量
    四、电磁波谱
   10-8 声波 超声波与次声波
    一、声波
    二、超声波
    三、次声波
   问题
   习题
  第十一章 光学
   11-1 相干光
   11-2 杨氏双缝干涉 劳埃德镜
    一、杨氏双缝干涉
    二、杨氏双缝干涉的光强分布
    三、光程和光程差
    四、缝宽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空间相干性
    五、劳埃德镜
   11-3 薄膜干涉
    一、薄膜干涉的光程差
    二、等倾干涉
   11-4 劈尖 牛顿环 迈克耳孙干涉仪
    一、劈尖
    二、牛顿环
    三、迈克耳孙干涉仪
    四、时间相干性
   11-5 光的衍射
    一、光的衍射现象
    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三、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11-6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11-7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11-8 衍射光栅
    一、光栅
    二、光栅衍射条纹的形成
    三、衍射光谱
    四、X射线的衍射
   11-9 光的偏振性 马吕斯定律
    一、自然光 偏振光
    二、偏振片 起偏与检偏
    三、马吕斯定律
   11-10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
   11-11 双折射
    一、双折射的寻常光和非常光
    二、惠更斯原理对双折射现象的解释
    三、1/4波片和半波片
    四、人为双折射现象
   11-12 偏振光的干涉
    一、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二、偏振光的干涉
   11-13 液晶
    一、液晶的分类
    二、液晶的电光效应与显示原理
    三、液晶显示
   11-14 几何光学
    一、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二、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成像
    三、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成像
    四、薄透镜
    五、显微镜、望远镜和照相机
   问题
   习题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12-1 平衡态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热力学第零定律
    一、气体的物态参量
    二、平衡态
    三、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四、热力学第零定律
   12-2 物质的微观模型 统计规律性
    一、分子的线度和分子力
    二、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及统计规律性
   12-3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二、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12-4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12-5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内能
    一、自由度
    二、能量均分定理
    三、理想气体的内能
   12-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一、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二、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三、三种统计速率
    *四、关于地球大气层气体逃逸问题和对克劳修斯的质疑
   12-7 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 等温气压公式
    一、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
    二、重力场中的等温气压公式
   12-8 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12-9 气体的迁移现象
    一、黏性现象
    二、热传导现象
    三、扩散现象
    四、三种迁移系数
   12-10 实际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
   问题
   习题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13-1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一、准静态过程
    二、功
    三、热量
   13-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13-3 理想气体的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 摩尔热容
    一、等容过程 摩尔定容热容
    二、等压过程 摩尔定压热容
    三、固体热容
    四、比热容
   13-4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多方过程
    一、等温过程
    二、绝热过程
    三、绝热线和等温线
    四、多方过程
   13-5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一、循环过程
    二、热机和制冷机
    三、卡诺循环
   13-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卡诺定理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二、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三、卡诺定理
    四、能量品质
   13-7 熵 熵增加原理
    一、熵
    二、熵变的计算
    三、熵增加原理
    四、熵增加原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13-8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一、熵与无序度
    二、无序度与微观状态数
    三、熵与热力学概率 玻耳兹曼关系式
    四、自组织现象
   13-9 信息熵简介
    一、信息和熵的关系
    二、信息量
    三、信息熵
   问题
   习题
  第十四章 相对论
   14-1 伽利略变换式 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一、伽利略变换式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二、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14-2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否定了绝对参考系的存在
   14-3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洛伦兹变换式
    一、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二、洛伦兹变换式
    *三、洛伦兹速度变换式
   14-4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一、同时的相对性
    二、长度的收缩
    三、时间的延缓
    四、关于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的实验证明
   14-5 光的多普勒效应
   14-6 相对论性动量和能量
    一、动量与速度的关系
    二、狭义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
    三、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四、质能关系式在原子核裂变和聚变中的应用
    五、动量与能量的关系
   14-7 等离子体与受控核聚变
    一、等离子体及其基本性质
    二、等离子体在磁场中的特性
    三、受控核聚变的展望
   14-8 广义相对论简介
    一、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
    二、广义相对论时空特性的几个例子
   问题
   习题
  第十五章 量子物理
   15-1 黑体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一、黑体 黑体辐射
    二、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
    三、黑体辐射的瑞利-金斯公式 经典物理的困难
    四、普朗克假设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15-2 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
    二、光子 光电效应方程
    三、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四、光的波粒二象性
   15-3 康普顿效应
   15-4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一、近代氢原子观的回顾
    二、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及其困难
   15-5 弗兰克-赫兹实验
   15-6 德布罗意波 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一、德布罗意假设
    二、德布罗意波的实验证明
    三、应用举例
    四、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
   15-7 不确定关系
   15-8 量子力学简介
    一、波函数 概率密度
    二、薛定谔方程
    三、一维势阱问题
    *四、对应原理
    五、一维方势垒 隧道效应
   15-9 氢原子的量子理论简介
    一、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二、三个量子数
    三、氢原子在基态时的径向波函数和电子的分布概率
   15-10 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
    一、电子自旋 自旋磁量子数
    二、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
   *15-11 激光
    一、自发辐射 受激辐射
    二、激光原理
    三、激光器
    四、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15-12 半导体
    一、固体的能带
    二、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
    三、pn结
    四、光生伏打效应
   *15-13 超导电性
    一、超导体的转变温度
    二、超导体的主要特性
    三、超导电性的BCS理论
    四、超导体的应用前景
    五、简介约瑟夫森效应
   15-14 扫描隧穿显微镜
    一、STM的原理简介
    二、STM的工作方式
    三、STM的应用
    四、STM的发展
   15-15 纳米材料简介
    一、纳米效应
    二、纳米材料的制备
    三、与碳纳米有关的两种新材料
   问题
   习题
  *第十六章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简介
   16-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一、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二、原子核的变化及其规律
   16-2 粒子的相互作用及粒子的分类
    一、粒子的相互作用
    二、粒子的分类
    三、粒子的观测
   16-3 守恒量、对称性和标准模型
    一、守恒量与对称性
    二、标准模型
   问题
   习题
  部分习题答案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