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进入在线书城
#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自主性问题研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787516144602
  • 172418
  • 2014年5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G52
作者简介
王兆臻,男,甘肃临洮人。教育学博士。199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4年6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现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西北师大学报》编辑部副主任、社会科学版副主编,教育史专业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比较教育研究》等核心期(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有《教学理论问题的知识学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和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成果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与综合国力的强盛,“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创新名词逐渐为国际社会所体认。它的出现,不仅成为国际社会理解、了解、探究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锁钥,亦内化到本土学者的学术视野中,成为本土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生命性词汇。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自主性问题研究》主要对作为教育科学反思基本维度的“中国经验”这一命题进行初始探讨。作者王兆璟试图透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建设路程,合理地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并对经验本身做出有价值的、逻辑性地展开,从而进行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本土性建构。
目录
自序: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地方性知识与学术原创
第一章 “中国经验”:教育科学研究反思的基本维度
 第一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性问题与“中国经验”的内在建构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的基本图景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的一般理路
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30年: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性探寻
 第二节 30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在变化
第三章 知识社会学视域中的教育知识生产
 第一节 我国国家化教育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分布看教育知识生产格局
 第三节 从立项课题看教育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第四章 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第一节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第二节 反本质主义与本质主义的时代论争
 第三节 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的接纳与吸收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第一节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研究取向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分析
 第三节 可能的解决路径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三种主流教育研究范式及原创性
 第一节 “批判性”研究及其反思
 第二节 移植性研究及其反思
 第三节 教育学科学术的“建设性”研究
 第四节 我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诉求
第七章 “本土建构”与中国教育学的“回乡”之路
 第一节 “本土建构”的中国语境
 第二节 中国教育学的“回乡”之路
 第三节 社会建构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建构
第八章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知识学思考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知识图景
 第二节 知识学视野中教育理论与实践主体的知识身份
 第三节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破解的知识学理路
第九章 教育研究的“主义”论述与知识学方式的分野
 第一节 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知识学转向
 第二节 “主义”论述与知识学方式的分野
第十章 有意义的教育研究
 第一节 从教育研究中的真假问题谈起
 第二节 意义问题释义及国际教育学者视阈中的有意义教育研究
 第三节 意义视野中我国教育研究的三大主潮
 结语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学论学者的学术自觉
 第一节 教学要素诸说概貌及其原旨
 第二节 教学要素说所显现的学术自觉与教学论学术研究功能的实现
 第三节 意识自觉与观念突破:教学要素说的学术镜像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念史分析
 第一节 从本质主义走向教育生活与质的研究
 第二节 从政策注解走向政策参与
 第三节 从理论移植走向自主创新
 第四节 从学科自足走向学术下移
 结语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的自主性历程反思
 第一节 思想解放背景下教育学的“学术转向”
 第二节 学科危机话语中教育学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我国教育科学的自主性历程反思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国经验
 第一节 以学科自觉为契机,积极推动教育学术发展
 第二节 以身份自由与领域开放,推进教育研究
 第三节 专注中国特色教育研究,服务本土教育
 第四节 通过理念移植,植根本土,服务教育实践
 第五节 积极“参政议政”,服务教育决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